□本报记者 张 华
通 讯 员 查桂义 许雨欣 季莹莹
编者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自2014年10月以来,
先后派出5名扶贫干部赴宿州市埇桥区支河乡鸭湖村和芦岭镇陈堂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在6年的接力赛跑中,该校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贯穿于定点帮扶工作始终,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并将定点帮扶纳入年度党政工作要点,研究制定帮扶方案,不断创新帮扶举措,积极推进各项扶贫工作,在安徽教育扶贫事业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校选派的扶贫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工作中,2017年以来,两村脱贫贫困户人口数共计266户593人;陈堂村与鸭湖村村集体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42%和18.88%,学校为两村投入扶贫资金共计241.0435万元,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一项项扶贫成果深深镌刻在那片皖北大地。截至目前,陈堂村和鸭湖村已全面实现脱贫,正在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阔步前进。
余传文:小小瓜蒌结出“致富果”
2017年底,全村顺利出列;2018年,获“脱贫攻坚红旗村”及“优秀基层党组织”等称号。至2019年底,村中剩余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零。集体经济由三年前的10万元增加到18.8万多元。
一项项荣誉,一串串数字,写就了陈堂村耀眼的“脱贫成绩单”。从出了名的落后村到荣誉接踵而至的“明星村”,该村近年来可谓是焕然一新,一年一个台阶。
“变化背后是
三位扶贫干部没日没夜的付出。这可不是客套话,谁来了,我都这么说”。走在冬日的村子里,看着每家每户场院里晒着的香肠腊肉,随处可闻的鸡鸣狗吠声,以及田间里忙活的身影,村党支部叶书记连连夸起
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
余传文,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2017年4月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三年来,在其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为该村最后的“摘帽”工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用行动不负学校的重托,用付出赢得村民们的交口称赞。
陈堂村是由陈堂、北曹、王巷等三个自然村合并的村子,村里年轻劳动力多外出务工,剩下来的村民们以种植小麦和玉米谋生,产业结构单一且传统,发展一直迟缓不前。据统计,村里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0户299人,扶贫工作队去时尚有59户没有脱贫。经过几年奋斗,2017年脱贫39户86人,2018年脱贫8户26人。2019年脱贫12户15人。至2019年底,剩余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
“现在你瞧,进村的这条水泥路干净、宽敞,下雨天也不怕了。2017年,我们才来的时候,还是泥土路,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在余传文的带领下,记者先后到村里,以及贫困户家,每到一处,村民们都热情地和余传文打着招呼,忙不迭地向记者吐露余传文的扶贫故事。余传文则微笑地摆摆手:“都是我应该做的。”
过去这三年,余传文和扶贫工作队队员们吃住在村里,从最基础的入户走访开始,调研村里产业结构,协调流转土地。在发现村里种植结构过于传统之后,他们引进瓜蒌种植项目,以带动村民们增加经济收入。
“瓜萎籽是经济作物,经济效益比小麦、玉米高得多。而且种植方法简单,种植当年就能收回成本”。余传文说,定下来项目后,投入资金成了首要问题,为了减轻村民的投入压力,他和队员们回校报告了情况,争取来八万元的启动资金,后又争取了资金20万元,扩大种植了30亩,建设了烘干房,解决了瓜蒌收获的保存问题。如今,三年过去了,瓜蒌进入盛产期,通过种植、采摘,流转土地带动贫困户32户,亩均收入可达3000多元。
周东亮一家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夫妻俩带着三个女儿,最大的在上中学,最小的刚上幼儿园。夫妻俩没有什么文化,二女儿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使本来收入就不高的家庭更加拮据。后来,在余传文和扶贫工作队的鼓励下,夫妻俩开始了瓜蒌种植,瓜蒌下面还套种了花生,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每亩年收益可以达到3000元。生活有了盼头,周东亮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提升,不仅在自家地里忙活,农闲的时候还出去打点临工,妻子马春芝在村里担任保洁员公益岗,现在一家人脱了贫,收入提高了,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屋里。
小小的瓜蒌子结出亮闪闪的“致富果”。在陈堂村,周东亮一家的脱贫之路是该村“摘帽”的一个缩影。2016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来源只有蔬菜大棚一项。到2020年,村集体经济达到18.8万多元,来源包括光伏、大棚、资金入股、瓜蒌基地收益、自种花生收益等。经济收益增加后,村民的居住环境也随之发生很大的改观。据余传文介绍,2017年刚到村时,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还住在危房中,一些一般农户的房屋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扶贫工作队除了积极帮他们申报危房改造以外,还利用帮扶资金对一些小的房屋损坏由村里统一组织维修。几年里,危房改造73户,村里组织修补40多户。现在全村群众均住进了安全住房。
“
扶贫工作队真是不错,几位队员都是大学老师,城里来的,在我们这干活一点也不含糊,帮我们收花生、打水井,忙着战‘疫’、防汛、抗旱,这些年多亏了他们”。比起腰包鼓起来,扶贫工作队的到来更像是一束光、一束希望,照亮了陈堂村村民的精神面貌。
高俊杰:黑了额头 亮了鸭湖
“这小伙子人呀,真不错,特别能吃苦,在村里,那摸排工作做的才叫扎实。说句玩笑话,村里的狗都认识他了。”
“别看他是一个大学老师,讲台上普通话说得溜。走到村民家里,一张嘴,一口宿州话,说得比我们这些村干部还要地道。”
“年纪轻轻的一小伙子,跟我们村非亲非故的,这几年为了村里的发展,东奔西走,带头下地、跑项目,硬是晒成一黑炭样。这样的扶贫干部,靠谱啊。”
……
走进宿州市埇桥区支河乡鸭湖村,一提起
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高俊杰,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这与两年多前,高俊杰初到时大家的看法大相径庭。据悉,彼时村民们多觉得“年纪轻轻的毛头小伙,能来干些什么?不过是走过场罢了”。
执拗的高俊杰硬用行动刷新村民们的认识:村里的道路泥泞不堪,高俊杰带头跑一些部门,修上了水泥路;生产方面,带头睡棚里,熬夜打机井,两年多来一共打了35个机井;亮化方面,从
争取到资金,安装了路灯。路好走了,村里亮堂了,高俊杰却晒黑了好几度。
“我是去年7月过来的,当时就听说村里来了个大学里的扶贫工作队队长,还以为是白白净净的那种,没想到见面时,黑的我都震惊了。”回忆起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支河乡副乡长彭艳娟笑着说。这之后,彭艳娟随高俊杰入户宣传扶贫政策,他对每家每户的情况及国家大小政策的熟悉程度,让彭艳娟刮目相看,“真的是完全融入了我们村”。
这种融入的背后是高俊杰对自己的高要求:妻子与儿女都远在山东省,自己孤身一人在他乡,言语不通,生活不便,他硬是将思念化在日常的扶贫工作中,“忙起来了,就顾不上其他的了”。
2017年10月的贫困户动态调整工作是高俊杰接手的第一项工作,为了摸清村里有没有返贫的,以及其他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高俊杰一户一户地过。随后,小组评议、民主评议,在村党支部书记刘正峰的指导下,高俊杰很快找到了节奏和方向。
鸭湖村农业生产一直是村民们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浇地问题却是个老大难。据刘正峰介绍,该村农业浇灌仅有一个水坑,经常坑里水没了,地还没浇完,泥巴都吸上来了。见状,高俊杰就带头钻井、打堰,给村民解决农业用水问题,保障粮食生产。
“还记得打堰的那几天,高队长带着全村老百姓在那几个线段没日没夜地干活,饿了就泡一碗方便面。有一天晚上,我看他没得吃,就拿了面条,接了白开水煮给他吃,看着都叫人心疼。”村民武玉良说。
回首两年多来,鸭湖村发展凝聚多少汗水和心血:支教留守儿童、发展养殖业、开发苗圃种植……在高俊杰和
的支持下,鸭湖村的发展逆势上扬,一跃位于乡里中上游。
领导点评
党委书记 刘 宁
一支来自江城的脱贫攻坚“工程队”
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把定点扶贫纳入学校年度党政工作要点,通过校党委常委会会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和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时传达上级工作要求,定期听取驻村工作队工作汇报,高站位谋划学校定点帮扶工作。
从2014年10月开始,学校先后派出三批五名扶贫专干赴宿州市埇桥区支河乡鸭湖村和芦岭镇陈堂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在六年的接力赛跑中,一支从江城芜湖出发的“工程队”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建功立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发挥学校智力优势,扶贫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六年来,在学校党政的组织领导下,在各级单位的亲切关怀下,在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学校连续多年获省直属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优秀”等次;扶贫专干鲍洁获2019年省属单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党建发展、村集体经济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消费扶贫、面向采购等工作中均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学校第一时间调整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扶贫工作任务清单,实行月度推进制度。学校党政领导积极深入定点帮扶村实地走访座谈、对接扶贫产业、共建基层党建、开展爱国卫生服务,研判扶贫工作趋势,转危为机,克服疫情影响促进发展。
希望驻村扶贫工作队全体成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饱满的工作热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一鼓作气,全力以赴夺取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