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强:海南渡社区里的“活雷锋”
在芜湖海南渡社区老人的眼里,高志强就是个“活雷锋”。他们也许不知道这个小伙子家在哪里,但大家都知道他是
的一名学生。
高志强,这个朴实的宿州小伙,2009年考入
,就读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同年加入人文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也就是在这一年,高志强与本院服务队进入芜湖市最大的安置小区——海南渡社区,开展了多对一“结对帮扶,爱心陪伴空巢老人”的志愿服务活动。
结对帮扶,三次叩开信任的门
与高志强结对的是一位86岁高龄的孤寡老人。高志强清楚地记得,他和他的同伴第一次登门拜访时,刚敲开老人家的门,老人通过门缝探出头就说:“你们干什么的” ?表明来意之后,老人突然冒出一句“你们炸弹吧,我没钱,我不需要帮助”,然后“砰”地一声关上了门。那一刻,他们很无奈地摇摇头,强烈感觉到老人对陌生人的警觉,也隐约感觉到那冷漠的门后,一定深藏着习以为常的孤独。
一周过后,他婉拒了社区负责人关于更换陪护对象的建议,又一次登门对老人拜访。老人微微打开了门,依然没有让他们入门,只是没有再喊他“炸弹”。当他们表示要对她日常生活方面做出一些帮助时,老人又一次拒绝了。不管怎么讲老人都不准他们进去。第二次登门拜访仍旧是以失败而告终。
回到学校后,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其他几位成员也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有一个同学在遭到老人拒绝后更换了陪护对象。也有同学对他说:“你们真是无聊,都说了不需要你们帮助,连门都不让你们进,你们是不是傻了”。可是高志强不想就那样轻易放弃,他认为自己作为社工专业的学生,以后遇到“缺乏自身社会功能”的人还会很多,如果就这么容易放弃了,可能错过的就是一个最需要陪护的人。
于是在第二次拜访之后的周末,高志强和他的同伴第三次敲响了老人的门。老人这次很久才开门,开门后第一句话竟然是“我记得你们,你们怎么又来了,我不是说了不需要你们帮助吗,赶快回学校上学”。说完之后老人又准备关上门,高志强等人急忙阻止了她,并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老人才勉强同意让他们走进房间。
老人家里很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两张凳子、一个电饭锅、一副碗筷,家里唯一的大电器就是一台从来没有用过的电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老人捡来的废品。
这一次的谈话只进行了十分钟左右,高志强和他的同伴们就被老人赶了出来,但他们仍然感到非常高兴,毕竟终于可以和老人面对面了,尽管交流的很少,尽管老人仍心存疑虑,尽管老人对他们的志愿陪护的行为有太多的不理解,但高志强他们都清楚地知道,友善、关爱和陪伴,这些温暖的词语对于老人而言,已经陌生了太久。
爱心陪伴,两年打开孤独的心扉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高志强等人基本上每周去看望老人一到两次,陪老人聊天、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带老人散步,但是每次不超过半个小时,老人就会赶他们离开。直到有一次,许多邻居在老人家里串门,那一次老人才开始主动跟他们聊了一些自己的身世,说到一些心酸的事情,老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老人是湖南衡阳人,小时候在一户人家做丫鬟,然后那户人家女儿嫁到芜湖,她也就跟着陪嫁到芜湖。老人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在安庆,一个在湖南。据老人介绍,老人的外孙女在春节期间第一次到老人家里,是给老人报丧,老人讲着讲着变抽泣起来。老人因为拆迁搬到了海南渡,他的儿子自从她搬到海南渡以来就在没有看望过她,只是儿媳妇来过几次,但是每一次来都要拿走老人仅有的养老金,老人有苦不能言。
“老人生活很朴素,每天吃两餐饭,早上一般不吃饭,中午就是邻居早上给她带来一半小油饼,晚上喝点粥,有时一连好几天都吃不上一点菜,老人消费甚少,每月的消费一百多元,而来源仅仅靠政府补发的三百多块低保钱,生活衣物都是老人自己在垃圾桶里捡来的或者邻居送的……”高志强谈到老人的生活情况时,眼里一直透露着疼惜之情。
自此以后,老人与高志强之间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关系逐步建立起来了,高志强说:“每次陪老人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老人都会自豪的告诉邻居:‘这是我孙子!’”
直到2011年4月份,老人身体开始变差,精神状态不是很好。高志强回到学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望老人。
那天,高志强和往常一样陪老人散步,回来时,老人突然从自己怀里摸出一沓用布缠了好几层的钱,往高志强手里塞,说自己基本上用不到了,留在家里也是要被儿媳妇拿走。高志强不愿意接受,可是老人竟然哭泣了,堵在门口,对高志强说:“这是我自己给你的,就当是给你的生活费吧,我什么也给不了你,你别嫌少”。
同年5月1日,高志强从老家回到学校,正准备去看老人时,却被告知老人已经去世了。带着万般悲痛与不舍,高志强爱心陪护老人的服务终止了,但2年的亲情与感动深深地鼓励了他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志愿服务,800小时爱心辉映成长
入学两年多,高志强一直致力于志愿服务活动,他曾参与火车站和谐春运志愿活动、高考护航志愿活动、镜湖区法制骑车宣传、结对帮扶农民工子女芜湖市慈善总会募捐、芜湖市残奥会服务、中国第三届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等志愿服务等数十个志愿服务项目,累计服务时间达800多小时。
当记者提其高志强时,海南渡社区的工作人员立刻竖起拇指,称赞他是个好孩子,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陪护的老人意识有些不清醒,家里也比较杂乱,屋内还有种难闻的味道,但高志强从不在意这些,每次去的时候都会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并耐心听老人唠家常,给予她心灵上的抚慰。虽然这里也不乏有其他志愿者帮忙做过一些事情,但我没见过比他更有热情的人了”。
高志强做出的奉献,所有他身边的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的室友告诉我们,他很爱帮助同学,在生活中的很多事他都会主动帮着大家完成,把大家都不愿做的,想推诿的任务都往自己身上揽,是个非常能吃苦,做事非常认真的人,在他做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各样困难和问题,但他一直在坚持,从来没有说过要放弃。
对于高志强一路走来的冷暖,没有人比人文学院的彭海燕老师更清楚。彭老师反复强调:“高志强,他一直在不断地进步,成长”,“他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一点一滴的感化着别人,他不是一个人在行动,而且还动员身边同学加入到他的队伍,团结能团结的力量,共同享受着奉献的快乐。”
高志强曾被获得芜湖市首届慈善人物提名奖,被评定为芜湖市镜湖区东门优秀志愿“580”代表,目前学校正推荐其参加全国五星志愿服务者评选。他的成长之路不仅是对志愿者角色的恰当饰演,更是对志愿者精神的最好诠释。
(校大学生记者站 钱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