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51场学术报告预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 2022-04-28 浏览次数: 542

报告题目():超大致动应变的正交周期极化压电陶瓷及其应用前景

报 告 人:李法新(北京大学工学院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254日(星期三)下午3: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625 472 560

主办单位:科技处,研究生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法新北京大学工学院研究员(正高)。2004年获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学位,2005-2007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做博士后,200710月进入北京大学工作。主要从事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无损检测及结构健康监测方法、高温合金与陶瓷表征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10余篇,总引用18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18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曾获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4)、中国力学青年科技奖(2015)、三次荣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称号(201420162020)。主要学术成就:1)提出了压电陶瓷正交周期极化方法,通过界面应力实现了可逆的90度畴变,将PZT压电陶瓷的致动应变提高了近4倍;2)提出了基于机电阻抗的模量内耗测量新方法,测量精度比ASTM现有标准高一个量级,测量时间只需2秒,将模量和内耗的测量变成了一种表征固体相变、畴变等过程的通用工具;3)提出了新型剪切型压电换能器,攻克了水平剪切波(SH波)激励的难题,将埋地管道的检测距离从此前国际最好水平的5-8米提高至20米以上。

报告内容简介:以PZT为代表的压电陶瓷在致动器领域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其致动应变很小,只有0.1%-0.15%,这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课题组最近提出了周期正交极化(POP)新方法,通过引入界面应力使90度畴变变为可逆,在PZT压电陶瓷中实现了近0.6%的局部超大致动应变,是现有PZT压电陶瓷的4倍。通过特别的设计,以POP极化陶瓷制成的多层压电致动器,可输出超过0.5%的均匀应变。而且,该超大应变稳定性很好,经过数万次循环后应变没有变化。这种周期极化新方法被美国科学媒体SCI Light评价为打开了下一代大应变致动器的大门。进一步,我们提出二维周期正交极化的方法,在BaTiO3PZT陶瓷中均实现了类似MPB的效果,在材料层面可以实现均匀的致动应变,是常规材料的3-4倍。而且,这种二维POP方法还可以实现材料热膨胀系数的二维调控。最后,采用POP压电致动器对BaTiO3陶瓷的介电系数和单晶硅的半导体性质进行了应变调控,结果显示介电系数的调控幅度高达36%,而调控单晶硅的导电率可达到原来的4倍。

届时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会、交流!

 

报告题目():增材制造技术:从3D打印走向4D打印

报 告 人:史玉升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领军岗特聘教授

报告时间:202254日(星期三)下午4:0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625 472 560

主办单位:科技处,研究生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史玉升增材制造领域3D打印和4D打印技术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领军岗特聘教授,中央军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主题专家组首席科学家、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用材料工作组副主任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增材制造工艺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数字化材料加工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3D打印联盟理事长等职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防173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获发明专利200余项;主撰著作8部,主编教材3本;制定国标3项;成果培育4家企业,产品出口美、英、德、澳、俄等国,用户1100多家;获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项、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省部级二等奖6项。获中国发明创业奖特等奖暨当代发明家、中国科学十大杰出创新人物、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武汉市科技重大贡献个人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报告内容简介增材制造技术在整个制造业中的地位及其应用现状,指出增材制造技术正从3D打印走向4D打印,预测未来增材制造技术还会向5D打印、6D打印方向发展。重点介绍了演讲者对4D打印的内涵定义、应用前景、发展现状、未来思考等的观点。

届时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会、交流!

 

报告题目():基于光催化半导体调控的CO2转化为可再生燃料

报 告 人:涂文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副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254日(星期三)下午4: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625 472 560

主办单位:科技处,研究生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涂文广2015年获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学位。20152020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研究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6月起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主要从事于低维光电材料表界面结构的精准设计与构建,实现太阳能驱动下的小分子转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迄今为止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ACS CatalysisACS Energy Letter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  SCI被引超过8000次,H指数为44

报告内容简介随着全球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逐年上升,人类开始探索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也凸显出建立人工碳循环的重要性。以太阳能为驱动,将二氧化碳等小分子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构建人工碳循环的关键之一。在此报告中,将介绍近期如何针对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等小分子催化转化的工作。

届时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会、交流!



作者:  添加日期:[发布时间] 审核者:[审核发布者]  审核日期:[发布时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