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80场学术报告预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 2022-05-11 浏览次数: 673

报告题目(波介质陶瓷的科学设计及应用

报 告 人周迪(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时间:2022年5月18日(星期三)下午40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402 911 725

主办单位:科技处,研究生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周迪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83年2月生人,籍贯山东泰安。现任西安交大电信学部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电子材料党支部书记/多功能材料与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9年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导师:姚熹院士);2012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2016年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称号;2018年起担任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2019年起担任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委员;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2019年度Top 1% 高被引中国作者;2020年起担任美国陶瓷学会会刊副编、材料研究快报编委及先进电介质编委;2020年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20年获得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专委会青年才俊奖;2020年获得陕西省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21年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21年起担任国际应用陶瓷技术杂志副编、ACS应用材料与界面杂志顾问委员会成员、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面上/青年基金、装备发展部项目、陕西省国际合作项目、华为公司横向课题等,在微波介质材料结构性能调节、低温共烧陶瓷技术应用、新型介质谐振器设计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总引用次数7000余次(H因子=45)。

报告内容简介:微波/毫米波介质陶瓷是指应用于300MHz~300GHz(对应的电磁波长为1m~1mm)电路中作为介质材料并完成一定功能作用的陶瓷。在现代通信中,微波/毫米波介质陶瓷被广泛地应用在谐振器、滤波器、电容器和介质天线等领域中。本报告从微波/毫米波介质陶瓷的三大性能参数:介电常数、品质因数(Q=1/介电损耗)及谐振频率温度系数(TCF)起源入手,结合Shannon加和理论、C-M方程、光频麦克斯韦方程及一维谐振模型,围绕材料的结构-组分-性能关系,介绍课题组在高品质因数微波介质陶瓷、(超)低温共烧陶瓷技术(LTCC)领域近年来的一些新颖成果,以及面向5G/6G技术微波介质陶瓷、微波铁氧体陶瓷及LTCC工艺在具体原型器件中的应用。

届时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会、交流!

 

报告题目():高性能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微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

报 告 人康慧君(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时间:2022年5月18日(星期三)下午4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402 911 725

主办单位:科技处,研究生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康慧君: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入职于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期从事高性能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制备与加工研究。获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大连市高层次人才项目和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等16项;在Nano Energ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Materials Today PhysicsActa Materialia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Corrosion Science等高水平杂志发表SCI 论文9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现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凝固科学与技术分会理事、《中国材料科学进展》编委、《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青年编委、《稀有金属(中、英文版)》青年编委、《钢铁研究学报(中、英文版)》青年编委、《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首届青年编委等。

报告内容简介:由于其具有塞贝克效应和较大的功率因子,Cu-Ni-Mn基合金一直被认为是潜在的热电材料。通过熔炼、冷轧和热处理制备了具有纳米结构的块状Cu-Ni-Mn基合金,并对其热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合金中成功地形成了大量的纳米孪晶和纳米析出。这些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熔化-凝固-热处理工艺可以成功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的块状Cu-Ni-Mn合金。在1073K时,含纳米孪晶的Cu-Ni-Mn合金的塞贝克系数为-72.8μVK-1,功率因数为11000μWm-1K-2,具有较高的输出功率密度。在773K时,含纳米孪晶和纳米析出复合结构的Zr掺杂合金的热导率降低到了32.9 Wm-1K-1, ZT值比铸态样品提高了37.5%,达到高的值 0.22。通过冷轧和时效有效地改善了合金的机械性能。通过铸轧一体化系统有望实现直接从原材料连续生产Cu-Ni-Mn热电模块。我们提出的策略,可以通过引入纳米孪晶和纳米沉淀物来改善具有高导热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和力学性能。

届时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会、交流!

 

报告题目():高压电接触银石墨烯复合镀层开发及应用

报 告 人:叶志国(南昌航空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报告时间:2022年5月18日(星期三)下午50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402 911 725

主办单位:科技处,研究生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叶志国1979年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入选南昌航空大学“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各类省级人才计划,兼任江西省热处理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主要从事高压电接触复合镀层、惰性阳极结构演化与调控、铝合金表面冲击强化和(压电)超级电容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2项,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研究的相关成果在Adv. Funct. Mater.,Chem. Eng. J.,ACS Appl. Mater. Inter.等国际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2项,获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1)等科技奖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报告内容简介:户外高压隔离开关触头表面传统的镀银层难以保障高压电网实际的安全运行,亟待进一步开发出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银基镀层及其生产装置。本研究选用KI无氰体系,采用复合电沉积技术,使用多层石墨烯(<30层)制备银/石墨烯复合镀层,通过XRD、XPS、FESEM、Raman仪、热导仪、接触电阻实验与磨损试验等测试手段与表征方法,对比分析了纯银层与银/石墨烯复合镀层的成分与形貌、表面接触电阻、硬度、耐磨性、导热性、耐蚀性及变色机理,自主设计了银石墨烯复合电镀中试生产线装置,制备的触头银石墨烯复合镀层达到现场示范应用要求。

届时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会、交流!


作者:  添加日期:[发布时间] 审核者:[审核发布者]  审核日期:[发布时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