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活动系列报道之十: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搭建“寻物与招领信息平台”,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搭建“寻物与招领信息平台”,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331日下午,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在5号教学楼110教室举行自主开发的 “寻物与招领信息平台” ( http://211.86.224.26/lost_find/frontLookForInfo/frontLookForInfo_maint.do?menuId=1)。开通启动仪式。院党委副书记周毅仁出席了启动仪式并宣布正式开通,院团委书记方玖胜以及部分辅导员老师,、院学生会主席和志愿队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该院发挥学生骨干和志愿者服务队的作用,依托信息平台为广大师生服务,倡导“天天学雷锋,时时做好事”,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为此,校大学生记者站记者也进行了相关方面调查。

寻物“无门”

去三食堂补办校园卡的人络绎不绝,张同学是上大学来第二次补办校园卡了,他苦笑道:“总是随手乱放,这丢了都不知道去哪找,而这卡天天都要用,只能补办了。”旁边的一位同学则表示:“如果丢了东西,我一般不写寻物启事,因为,即使发启事大多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记者了解到,由于学校缺乏管理寻物与招领的组织,同学们寻物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往往无法寻回,一旦东西丢了,就只能补办或再买。

招领“无果”

当提到失物招领时,吴同学就有件特别巧的事。去年,她在二食堂前的宣传栏里看见一份有关钱包的招领启事,失主的名字和她同学的名字一样,她就抱着怀疑的态度打电话询问,才知道她同学已经准备回家补办身份证了。

那位同学的钱包是找到了,可是那些没有失主信息的东西呢?学校的东西图书馆的柜子里就摆放着许多“流浪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说:“同学们不知道东西丢在图书馆了,而我们也没有办法通知,所以遗失物就越积越多。”

有很多“雷锋”说:“捡到东西也不知道放哪便于失主找寻,达到尽快物归原主!”

    如何解决?

为什么有那么多同学拾金不昧,但是失主却还是找不回自己丢失的物品呢?为什么贴了招领启事,却没有人来认领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缺少一个信息聚集于共享的平台。

近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基于师生中寻物“无门”、招领“无果”的现状,赵冲和夏保山同学在帅兵和陶皖老师的指导下,开发了 “寻物与招领”电子信息平台。该平台按照“登记-发布-认领-领取”程序进行运作。同学们可以就近到东、西门值班室、东图书馆、三食堂、广播台、保卫处等处登记失物或者招领信息。其院志愿者会定期到各登记处进行信息收集,失主也可以直接登陆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网站,通过该平台在线登记自己的遗失物品等信息,所有信息经管理员审核后将给予发布。失主根据发布的招领信息去物品存放地点进行认领、拾主根据寻物人联系方式联系认领。失物成功认领后,管理员会完善领取人有关资料,将信息下架。

通过此平台找到失物的李欣同学欣然道:“我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去登记的,没想到平台的志愿者以及负责人如此认真,很快便通知我去保卫处认领失物,真的是很感谢!”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毅仁老师说:“我们要提倡‘天天学雷锋、时时做好事’,本着急他人之所急,解他人燃眉之急之目的,我院开发了 寻物与招领信息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热忱服务,实现我院学生和全校同学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提供了一个平台。我想这才开发这个平台的意义所在”。 (计算机学院 大学生记者站 校团委)

       

周毅仁副书记宣布开通

                            

参加仪式的老师和同学

寻物信息

招领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