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文化是近年来高教界出现的一个热词。质量文化及其建设是在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走向普及化的过程中,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主题。在审核评估和有关认证工作中,从上到下充满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切。尽管质量文化为高教界领导所重视,高校干部教师在各种报告和文件中经常读到,也经常谈到,但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却还不够清晰和深入,在质量文化建设上也难说举措适当、应对自如。实际上,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本身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存在,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似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更增添了领会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精神实质、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难度。新近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办法(2021-2026年)》首次将“质量文化”单列为审核要素,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开始迈进新的发展阶段,即从完善制度延伸到建构文化,从注重“制度约束”过渡到强调“文化自觉”。尽管这种转变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也反映了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趋向,但它也给高教界带来更艰巨的任务,需要人们更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内涵,理解质量文化的性质,明确质量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内涵及其形成
质量文化为人所重视只是最近的事情。毫无疑问,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由来已久,在保证和提高质量方面采取了诸多政策和措施,有的质量理念和相关政策措施在宏观和微观的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坚持了下来,成为传统和习惯,但质量文化并没有引发人们的关注。在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人们开始从文化角度认识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质量文化概念并受到重视,成为相关政策的重要主题。但客观上讲,理论研究相对滞后,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内涵还有待厘清。
1.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文化的一部分,认识和理解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不能脱离高等教育文化。文化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现象,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也具有多层面多维度的特点。从一般意义上讲,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围绕高等教育质量所形成的理念、信念、价值及由此所衍生和发展起来的相关制度、行为、惯习和物化载体的有机体。它既有广狭义之分,又有宏微观之别,还有精神与物质的不同表现方式。
(1)广义和狭义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
文化总是附着于一定的社会现象。高等教育质量文化附着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有广狭义之分,质量文化也有广狭义之分。狭义的高等教育是指师生所建构的教与学活动及其过程,师与生、教与学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其他要素都为实现师生教与学目标服务。因此,狭义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指师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奉行的基本价值观以及活动中所沉淀和积累下来的规则与惯习的总和。也就是说,师生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不可或缺的主体,质量文化扎根于师生内心,表现于教学活动,分布于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决定着教学质量,是最深层的高等教育质量决定因素。
广义的高等教育是指社会或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往往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政府施政治国的重要领域。因此,广义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指国家高等教育部门所存在的质量文化,既包括狭义的质量文化,又包括政府和社会参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秉持的价值追求和积淀下来的稳定的作用方式。从广义上讲,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师生,又包括高校、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等;高等教育质量价值是多元的,不同价值主体之间存在相互博弈的关系。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主体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强势主体的作用对质量文化生成和变化具有主导作用。
(2)宏观和微观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
高等教育是特定组织机构的职能。一所高校所开展的高等教育往往被看作是微观的,而多所高校或一定地域范围内所有高校所开展的高等教育则被认为是宏观的。因此,微观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主要是指一所高校所形成的高等教育质量价值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生成和保障制度、活动规范要求等。高校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主体,它所遵循和实施的高等教育政策、所追求的高等教育质量价值直接影响各学科专业的高等教育活动,影响师生的教学过程。时间一长,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便形成了。这就是说,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高校组织文化的一部分,与高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过程有密切关系,它不仅与高等教育质量生成不可分割,更是质量保障的基石。
宏观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与微观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宏观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由微观的质量文化所构成,微观的质量文化是宏观质量文化的基因。正如个性与共性的差别一样,个性的质量文化属于具体的高校,共性的质量文化则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高校所共有的质量价值追求以及相关规则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宏观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指一定区域高校共同遵循的质量价值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规范和工作要求。这里的区域可以是地理上的,也可以是行政区划的。地理上的往往与一定地方的文化相关,比如,东北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的文化对当地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价值追求有重要影响;行政上的往往与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相关联,比如,上海市对全市高校的高等教育发展有自己的规划,对全市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与其他省市自治区存在差异。当然,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对全国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不仅有标准,而且有持续的评估督导,这对于全国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精神和物质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
文化的本质是精神的,比如,理念或价值观,但也有物化的表现形式,比如,建筑文化,即建筑上所承载的文化符号和价值取向,一如宫廷建筑所代表的庄严、恢弘和大气,寺庙建筑所表现的虔敬、肃穆和寂寥。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也是如此。就精神而言,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指高等教育质量观所包含的价值取向。质量上的价值取向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主体意志的体现,不同主体的组织性质不同,高校、政府、社会其他组织和民众之间的差异很大,他们在高等教育质量上的诉求有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也有不同甚至对立的内容。不同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价值取向往往以不同的方式表现,政府主要通过相关政策的高等教育价值指引来体现,高校通过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所包含的高等教育价值选择来反映,社会其他组织或通过舆论或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来表达高等教育价值评判,民众则主要通过求学意愿来实现自身的高等教育价值要求。在以知识为目的的质量价值取向下,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就是围绕知识授受所发展起来的一套办学规范和行为活动要求;在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质量价值取向下,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就包含了更多的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的制度和教学活动要求与惯习。
物质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与精神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不可分割,没有精神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就不可能有物质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存在。物质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主要指高等教育活动中所利用和产生的体现高等教育质量价值追求及其实现状况的物化存在。一方面,这种质量文化存在于高等教育过程中,服务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表现为教育教学环境条件。比如,教室和教学设施都是开展高等教育活动所必需,它们不是普通的物质条件,而是包含了高等教育价值追求的物质条件,智慧教室与传统教室所包含的高等教育质量价值追求不同,多媒体教学设施与传统的电化教学设施所追求的高等教育质量价值存在差别。毫无疑问,这些建筑、设施条件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它们承载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评价与选择,又被用于实现人们的高等教育价值追求。再如,中式建筑和西式建筑、高楼大厦和庭院环境所承载的文化理念殊异,高校的选择往往包含了对质量的倾向。另一方面,物质的质量文化还可以是高等教育过程中所开展的活动及其结果的物化形式,比如,培养方案、课表、课件、讲义、实验报告、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决议书等。这些记载教学过程中师生教学行为与成果的实物有的体现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价值的追求,有的反映了价值追求的结果。
(4)持续改进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核心。
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维新的,它的目标指向是更高的质量、更强大的高等教育。持续改进既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内在品质,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动力机制。高等教育之所以一直保持旺盛而顽强的生命力,历经数百年而不衰,且不断走向壮大,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再向普及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拥有质量文化所蕴含的持续改进的强大动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质量价值诉求相结合,提出了建立高等教育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实需要,促成了各种内外部质量评估、督导和认证工作的开展。不同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价值博弈是持续改革的动力源泉。
2.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形成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存在,是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和沉淀下来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与高等教育同时产生,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变化而不断演进。不论人们发现与否、承认与否,它都在那儿,历史的印记层层叠加形成丰富多样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时代特征使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展现出现实的适应性。
(1)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
质量文化产生于高等教育活动过程,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说它是历史的,是因为只要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过程是连续的,那么,质量文化就是连续积累起来的,不同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为质量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内涵,使质量文化出现累积效应。即便高等教育发展出现断裂,质量文化也会“记录”断裂的痕迹。说它是现实的,是因为不论高等教育历史有多久远,质量文化积累有多深厚,它既要影响现实高等教育及其质量生成,又要将现实高等教育活动所遵循的质量价值与规范沉淀并加以吸纳,使自身的内涵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高等教育发展常常不是直线性的,发展历程可能出现曲折回流,质量文化也会随高等教育的曲折发展而打上相应的烙印,还会表现出层次感,将不同时期的高等教育质量价值观与相关惯习展露无遗。在现实的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相互学习借鉴对方的经验,有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体制机制可能被移植到不同国家,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发挥积极作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在这样的情境中,质量文化也会发生迁移或飘移,对有关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发挥作用。
(2)高校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主体。
尽管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有宏观和微观之分,但所有的质量文化都只有在高校扎根,才能影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主体很多,高校才是形成和发展质量文化的关键,政府和社会其他组织参与质量文化建设的努力必须通过高校的接受和实践才能影响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比如,从世界众多国家的实践来看,不论采取何种高等教育治理体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政府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有的采取直接干预的方式,有的采取间接干预的方式。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干预都需要经过高校的转化,才能真正影响高等教育,政府所倡导的质量价值和要求才能指导高等教育活动,从而融入高等教育质量文化。
高校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温床。高校是高等教育的社会建制,高等教育所赖以发挥功能的学科专业是由高校创建的,教师是由高校聘任的,学生是由高校招收的,所有人才培养活动都是由高校组织或牵头组织开展的。所以,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以高校为组织单元发展起来的,包括政府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都需要经过高校筛选才能内化到学校组织文化中去,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并非只有高校一个原生源流,而是具有多源性。
(3)师生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直接创造者。
高等教育质量的本意在于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上。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成就了学生的发展,而且他们的活动印记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源泉。在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中,查阅教学档案是人们了解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比如,教学大纲、实验手册、学生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档案资料是反映高等教育质量的历史文献,查阅这些资料可以了解人才培养过程情况,窥探高等教育质量特点。不论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还是教育教学档案资料,都是高校师生的杰作,是他们对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作出的贡献。毫不夸张地说,是师生创造了高等教育文化,其他主体可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为质量文化作出不可或缺的贡献,但他们在质量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不可与师生相提并论。
师生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缔造者。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是暴风骤雨式的,而是春风拂面、润物无声式的,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师生的每一次教学活动、每一次交流互动都具有文化意义,师生的行为不但是在发现教育的意义,而且是在塑造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师生所践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价值观可以源自他们自我的发现和领悟,也可以源自高校的办学要求、政府的政策精神、社会其他组织的期望和公共舆论的呼吁。这些高等教育价值观只有为师生所认同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贯彻落实,才可能沉淀而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与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相关的自然人群体很多,比如,政府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社会民众尤其是家长、企事业单位有关领导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都对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所有相关的自然人群体中,只有师生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创造的亲历者。
(4)质量评估和认证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创新发展的推进器。
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具有发展性,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日复一日的高校运行中,质量文化进行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积淀是质量文化形成的基本机制,看似平淡无奇的高等教育日常活动,日积月累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留下印迹,在高校相关规章制度和环境条件上打上烙痕。
高校办学受到校内外诸多组织机构和利益相关群体的影响,高等教育质量受到多方的关注。政府在其中具有重大影响,它的身份及其所拥有的高等教育管理和治理权力,使其对高等教育质量不能不高度重视,并采取权威性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规范高校办学,以达到其所希望的办学目的。正如格里纳(F.M.Gryna)所说,文化不属于技术范畴,但特定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这种质量文化。20世纪后期以来,我国政府探索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尤其是21世纪以来,推动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评估制度的建立。联合相关行业部门建立专业认证与评估制度,不仅对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丰富了质量文化的内涵。质量评估和认证理念已经为高校所接受和认同,以评促建、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价值观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意义
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壤。优良的质量文化能够孕育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相反,低劣的质量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可能是致命的。质量文化的形成有两种基本路径:一是自然天成,二是有意作为。前者是指师生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质量文化,后者主要指在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下,师生受各种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改变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导致新的质量文化的生成。这是一种主动作为、有意建设的质量文化发展方式。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质量文化建设成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大规模发展的重点战略,受到众多国家的重视,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概而言之,质量文化建设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一则是本体意义,一则是社会意义。二者是统一的,分而析之只是为了更深入清晰地认识质量文化建设的意义。
1.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本体意义
质量文化建设是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实施、为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发展服务的活动。质量文化不可能脱离高等教育而存在,质量文化建设工作也只能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实施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达到建设目的。所以,质量文化建设的要义在于服务高等教育发展,这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本体意义。
(1)质量文化建设是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精英化阶段少有质量文化建设,高等教育发展超越精英化阶段后,质量文化建设愈益受到重视。规模扩大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第一特征,规模扩大必然带来生源的多样化以及求学意愿与目的的差异化。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不但会造成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变化,而且质量文化内涵和外延的扩充与转化将支持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只有70余年,而精英化高等教育虽然只占适龄人口的15%,且在精英化阶段适龄人口的数量比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要少得多,但它的发展历史却要长很多。如果说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比较多地表现为自然天成的话,那么,在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各方越来越利益攸关,所以,质量文化建设成为高校、政府、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主要任务,它也是实现各利益攸关方高等教育质量价值的重要路径。
高校和社会各方开展质量文化建设主要是为了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越来越多样化,这既是受教育者社会背景和求学意愿的反映,也是社会需求的反映。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不可能自动获得,它离不开高校和社会各方的积极行动,也就是质量文化建设。20世纪后半期众多国家和地区创建高职院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但使高职教育文化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也成为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并走向普及化的可靠保证。纵观世界,尚未发现哪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过程中没有开展质量文化建设的。比如,美国建立了多元化的认证制度,使质量认证文化嵌入了高等教育,为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中质量底线的保证奠定了基础。英国改组大学拨款委员会,建立并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制度,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与政府财政拨款相关联,不断提升了高校办学的质量意识,而且使教学评估、研究评估、质量审核等成为保证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力。
(2)质量文化建设是高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重大抓手。
高校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关键组织主体。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就会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反过来讲也是成立的,质量文化建设可以塑造高校的办学特色。在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高校类型和特色也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众多需求的刺激下,高校很可能觉着什么都重要,什么都不能忽视或放弃,从而迷失自我,徘徊于各种需求之间,摇摆于各种办学定位之间,不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质量文化建设有助于高校增强办学定力,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持续不断地累积组织文化,厚植文化传统。一般而言,在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后,几乎所有高校都会面临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办学需要的问题。高校即便确立了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但要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培育鲜明的办学特色,并不容易。质量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保证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还能不断强化高校组织文化,使学校文化发挥引领和凝聚作用,规范教职员工的办学观念,调节他们的办学行为,聚合人心,使学校办学方向不发生偏移或错位。比如,历史悠久的牛津大学在经历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转型发展后,尽管办学规模扩大了,学科专业门类和数量增加了,生源的构成发生了重大改变,学校功能也拓宽了,但并没有改变自身基本的办学方向,而是保持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它之所以能够有这份办学定力,与质量文化建设不无关系。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L.Summers)曾说道:“保持哈佛的强大,需要精心地维护和强化致使我们长盛不衰的法宝:保持开放与质疑、探索与服务、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以通识教育传统为例,哈佛大学通过持续不断的质量文化建设,强化通识教育传统,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1945年时任校长科南特(J.B.Conant)指派一个委员会对哈佛大学本科生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形成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强调加强本科生的通识教育,以培养有责任的良好的社会公民。1978年时任校长博克(D.C.Bok)组织专门委员会围绕“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进行调查研究,发布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决定实施核心课程计划(core curriculum)。为了适应21世纪的需要,哈佛大学决定用新的通识教育计划取代实施了近30年的核心课程计划,2007年《通识教育工作组报告》提出了新的课程设计,将1978年实施的涵盖7个领域的“核心课程”重组为8个,包括审美和诠释、文化和信仰、经验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质世界科学、世界中的社会和世界中的美国。
(3)质量文化建设有利于发展高质量高等教育。
发展高质量高等教育是高校办学的内动力。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其损失和影响远远大于经济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经济生产质量问题尚可弥补,高等教育只要出现质量问题,就具有不可逆性,贻误个人前途,影响家庭和社会。所以,高校举办高等教育,追求高质量是与生俱来的使命。
质量文化建设是维新的。质量文化建设,不论是来自政府的要求,还是来自社会舆论或工商界的要求,抑或是高校自身所动议开展的,都只有一个宗旨,就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国政府持续开展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是一场重要的质量建设运动,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进程中,既发挥了保证底线质量的作用,又发挥了提高质量的作用。新一轮审核评估所设计的分类评估体系将为高校教育教学植入新的质量文化基因,引导高等教育在分类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质量。
高质量高等教育可能通过高校按部就班的教育教学实践来实现,但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而且不确定性很大。质量文化建设是一种积极进取性的高等教育发展行动,它所追求的就是在较短时间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质量文化建设往往是目的明确、行动有力的高等教育活动或治理活动,它不仅要求在短期内取得实际成效,而且要求将新的文化基因加以有机融合,创新高等教育文化,从而奠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牢固基础。
2.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社会意义
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在高校,影响却不只在高等教育内部,还会辐射到社会各个方面。民众所需要的不是劣质的高等教育,社会企事业单位也不欢迎低劣的高等教育“产品”,所以,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有着广泛的社会意义。
(1)质量文化建设是高教界面对社会关切的有效回应。
与精英化阶段相比,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受到更广泛的社会各界关注。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加快,规模增长几乎直线上升。据统计,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108.36万人,到2019年,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914.90万人,增长744.3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76%增长到51.60%,增幅达到41.84个百分点。如此大规模的增长幅度不仅对高教界产生了重大冲击,令人们对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与实践产生怀疑,而且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信任危机,主要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疑虑加重,对高等教育发展持消极态度。高教界既需要自省,以强大的定力和创新的精神维护高等教育发展局面,营造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态势,又需要自强,以积极的状态和正面的形象回应社会各界关切,呵护高等教育的社会声誉。
质量文化建设是高教界主动作为、回应社会关切的有效手段。只有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创新发展质量文化,为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质量奠基,才能化解社会各界的质疑,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21世纪以来,我国高教界一方面加强了对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提出了多元质量观、应用型高等教育理念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加强了高职院校建设和应用型高校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引入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这些建设工作的推进,既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向多元化转型,又在文化意义上创新了高等教育价值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是社会关切倒逼高教界开展了质量文化建设。
(2)质量文化建设是高校满足人民群众高等教育需求的责任担当。
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不只是为了让民众有学上,还要让民众上好学,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高校发展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高校办学和发展的任务是不同的。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40所,比1998年净增1718所,增长168.10%。这就是说,我国大多数高校办学历史不到20年,新建高校占多数,积累少,质量文化薄弱。另外,统计表明,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为340.87万人,到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达到3031.53万人,2019年比1998年增加2690.66万人,增长789.35%。满足新增数以千万计民众的高质量教育需求,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的首要任务。
质量文化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受益者主要是学生。学生受教育质量不能保证,质量文化建设就是玩虚招、瞎折腾,浪费人力物力,难言高等教育有质量。针对新建高校多、扩招数量大的实际情况,从保证底线质量的要求出发,我国组织开展了新建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评估,重点解决两类高校的基本办学条件缺口问题和教育教学工作秩序混乱问题。近20年来,新建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以评建为抓手,开展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加强了师资队伍,基本配齐补足了办学条件,改善了办学环境,健全了教育教学制度,完善了人才培养体系。评建文化已经在高校初步扎根,评估认证已经成为高校谋求更好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评建文化的形成是高校办学走向正规化、办学质量得到社会认可不可缺少的条件。
(3)质量文化建设是展示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显示屏”。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母机”,它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核心力量。不过,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不是直接实现的,而是通过所培养的人这个中介来完成的。不仅如此,其社会功能不是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实现的,而是具有长期性和发散性。所谓长期性,是指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不是一种立竿见影的作用,往往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逐步体现出来。有的大学排行榜将毕业生中获得诺贝尔奖等科技成就奖者作为高等教育社会功能或贡献的主要指标,其实,从毕业到获奖常常需要数十年时间。在这数十年中,有太多的因素可能影响毕业生的社会成就,他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可能有影响,也可能没有什么影响。所谓发散性,是指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很多方面。很多调查表明,毕业生在不同行业部门职业岗位流动是很常见的事情,他们所从事的很多岗位或职业与他们所学习的专业往往关系不大,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关系。所以,考察或评判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并非易事。
质量文化建设是高教界展示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显示屏”。质量文化建设项目实施的影响不只在高教界内部,它同时也会延伸到外部,向社会宣示高教界追求高等教育质量的决心和行动。近年来,我国高教界试点实施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师范类专业认证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认证要求相关专业教育贯彻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把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教学相关联,对相关专业教育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以推动各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这些认证工作的开展既使高校相关专业办学目标更加明确,教育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可查,人才培养质量更有保障,同时也使社会有关方面更理解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与要求,更清晰地了解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情况,尤其是社会有关行业部门专业人员参与认证工作,更是将社会生产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带入了高等教育,促进了高教界与社会有关方面的有机互动。以往人们常常把高等教育质量看作一只黑箱,比喻无法透视质量的生成过程,有了质量文化建设,社会有关方面就可以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考察高等教育是否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策略
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常抓不懈。它以形成新的质量文化,淘汰过时的质量文化为直接目标,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开展质量文化建设,不单是高校的责任,政府、社会有关方面应当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质量文化建设的内容丰富而多样,各高校校情不同,教育教学的具体使命和任务各异,质量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也会存在差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在向普及化的中高级阶段推进,高校必须担负起保证质量的使命,展现责任担当,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建设和发展与时代要求相一致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关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文件中,多次提出推进和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的要求,既体现了政府对质量文化建设的关注和重视,又表现出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质量核心价值
任何质量文化都包含理念、信念和价值等精神层面的内容,正是这些决定了质量文化的性质和表现方式。传统上,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理念、信念和价值主要是关于知识和教师无可替代、毋庸置疑的绝对权威地位和作用的思想,知识中心和教师中心是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价值。尽管在观念上和政策文件中学生中心已司空见惯,很多教师把学生中心作为谈论教育教学改革的口头禅,但在实际工作中,学生中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没有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核心价值。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价值还是传统的,质量文化建设必须解决核心价值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基本性质。
学生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主体,又是目的所在。一切高等教育质量及质量文化最终都要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学生中心是现代高等教育价值与传统高等教育价值的分水岭,遵循学生中心原则,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必须从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出发,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展质量。从根本上讲,质量文化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要学习上,如果不能解决学生学习认知和信念、学习方法和行为以及学习成效问题,质量文化建设是无效的。
落实学生中心原则,需要质量建设主体多方面协同行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等教育政策、行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将学生中心原则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使服务学生与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统一起来,以凸显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价值主体的核心地位。高校必须践行学生中心理念,办学定位与发展愿景规划、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课程教学改革、社会合作与国际交流、教学环境条件更新等都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发展质量为准绳,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体系。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应当把学生作为出发点,在评估和认证原则与标准中牢固确立学生中心原则,所有关于高校教育教学的评估和认证都应把考查学生中心地位和学生发展质量放在首位,使学生中心价值理念在评估和认证中沉淀下来,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核心价值。
2.打造基于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组织体系
质量文化建设是有组织的行为。质量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多元的,有高校、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不同主体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关注质量的侧重点不同,在质量文化建设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也是存在差别的。高校是质量建设的直接主体,也是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质量文化建设的承接者和落脚点,也就是说,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质量文化建设需要通过高校的接受和消化,才能转化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新内涵。由于各主体间复杂的行政和治理关系,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不可能是任何一个主体的单打独斗行为,而是相互合作、共同用力的行动。所以,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必须健全合理有效的组织体系,使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主体能够有机关联起来,有条不紊地行动,使各方的努力形成合力,最终达到丰富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内涵,创新质量文化形式的目标,从而切实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校在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它可以自己组织开展质量文化建设,这是它作为高等教育组织的本分,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转型阶段的“必修课”。只有通过质量文化建设,高校才能逐步消解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创新质量文化内涵,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政府既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导者和支持者,又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者和引导者,政府对质量和质量文化的重视常常会转化为高等教育政策和改革行动,质量文化建设常常体现在各种相关政策导向和改革举措的实施上。其他社会组织既可以独立开展质量文化建设,也可以联合高校或政府部门共同实施相关质量建设行动。尽管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在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上的作用是重要而显著的,但他们的作用必须通过高校才能发挥实质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还扮演着质量文化建设的中介者角色。尽管不同组织进行质量文化建设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但由于它们的性质不同,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和攸关的利益存在差别,它们在质量文化建设中所秉承的价值原则是不同的。建立相互关联、导向积极、以高校为基础的质量建设组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建立组织体系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其目的在于强化质量攸关的共同精神信念,构建不断提升的质量文化共同体,形成共同参与的质量建设合力。高校是这一组织体系的基础,这是由高校所处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所决定的。在质量文化建设组织体系中,高校既扮演着直接的建设者角色,又扮演着承接并转化其他主体质量文化建设影响的中介者角色,还扮演着与其他主体共同建设质量文化的合作者角色。这不仅需要高校的自觉,还需要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承认和尊重高校的角色。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发挥积极的建设者、参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提供政策动议、法律规范、行政指导和经费支持。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管理组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具有领导高校的职能,所以,政府对高校的质量文化建设具有领导之责。其他社会组织可以发挥监督者的作用,也可以发挥建设者的作用。作为建设者,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与高校加强协同合作,将社会行业产业部门和公众的质量意愿带入质量文化建设中,丰富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价值,增强质量文化的社会适应性。组织体系建设的关键抓手在于制度,高校、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要从高等教育质量文化角度推进质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将质量保障落实到制度上。
3.构建内外结合、合作共治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它包含一系列行动,比如,评估、认证、状态数据监控、审核(或审计)、绩效考核、发布质量报告和排行榜等。这些行动可以由高校发动和组织开展,也可以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推动和组织开展,还可以由其他社会组织实施。大体而言,这些质量保障活动可以划分为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保障,内部质量保障是由高校组织开展的,外部质量保障是由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的。不论是内部质量保障还是外部质量保障,它们的目标指向都是一致的,即改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内部质量保障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基石。高校开展内部质量保障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说,只要高校开展高等教育活动,就离不开质量保障。在精英化高等教育阶段,高校办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并不紧密,高校的自主性很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要是高校的事情。高校组织开展的质量保障主要是通过背诵、演讲、辩论、问答等考试考查活动实现的,外部组织甚少干预或参与。尽管在精英化后期,有些国家政府组织开展了一些审核、统考测验等质量保障活动,但内部质量保障还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方式。在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尽管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影响越来越大,但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仍发挥了主要作用,尤其是高校的中介者角色更强化了内部质量保障的基础作用。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应当更好地发挥内部质量保障的作用,高校应当牢固树立质量文化意识,高度重视内部质量保障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将质量保障的根基植于学科专业教育教学过程,将学生本位、持续改进和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融入办学各方面和全过程。
外部质量保障是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进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质量建设与关切活动。应当承认,外部质量保障与高校的质量追求并非总是完全一致的,但这并不说明可以忽视或无视外部质量部保障。实际上,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越高,外部质量保障发挥的作用就越重要。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应当充分发挥外部质量保障的作用,建立内外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作用机制,以达到在保证底线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高校应当主动接受和吸纳外部质量保障理念,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质量文化价值,吸收外部质量文化价值,形成与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需求相适应的质量文化。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拥有广泛的社会治理权,它们在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中的所有行动都是直接针对高校的,它们所发挥的作用具有直接性和权威性。因此,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在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从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整体利益角度出发,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质量保障活动,利用政策法规和资源配置杠杆,引导高校增强质量意识,校正办学定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其他社会组织的质量保障活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比如,与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和质量审核与认证,将自身的质量诉求反映到高校办学中去,并通过一定的质量控制机制影响高等教育质量,这种质量保障就是直接的。它们还可以完全自主地开展各种研究、认证、排名活动,面向社会发布质量研究报告、认证结论或排行榜,供社会各界和民众参考,高校也可以借鉴这些活动的结果,在自身办学过程中加以运用,这样的质量保障就是间接的。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其他社会组织都应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从提高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出发,开展各种质量保障活动,对高等教育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4.建构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质量文化建设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在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基础上进行的旨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努力。基础不好不牢,质量文化建设只能是亡羊补牢,作用有限。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基础好了,就可以在更高层面上开展质量文化建设,争取更好的建设成效。
高等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活动,长时期的沉淀和积累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办学的必要条件。只要经费条件有保证,科研人员水平高,科研工作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但高等教育却是一个“慢工活”,积累不足就会基础不牢,质量难有保障。我国大多数高校办学历史不长,加之办学之初因陋就简,缺乏周密系统的规划设计,投入和资源保障有限,高等教育文化积累不足。因此,在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必须重视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双管齐下,开创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规模与质量统一、形式与内涵兼备,发展大规模、高质量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应当进一步调整和拓展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开拓新的布局,实施与大众化和普及化深度推进相适应的区域重点支持政策,扩大高等教育容量,为更多民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开辟新的空间。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为非传统生源工学兼顾进入普通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条件。进一步提升技术支持能力,发展线上高等教育,支持虚拟大学办学,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学体系。进一步加强学情研究,以学习者为中心,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优化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切性,发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质量优良的高等教育。进一步提高办学资源筹措能力,改革资源配置政策与方法,建立健全公共财政、社会资本和私人投入相结合的资源保障机制,全面改善高等教育办学条件,以优越的办学条件和环境支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开展高等教育文化培育,以新理念新思想指导高等教育文化建设,以高校学科文化建设和组织文化建设促进高等教育文化培育,打造与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文化,为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202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