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第三次党代会】就业创业篇:全过程 多维度 护航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2024-07-05 浏览次数:

编者按: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谋篇布局、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就业创业、社会合作、国际交流、校园文化、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涌现出一批先进组织和个人,为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营造良好氛围,喜迎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学校党委宣传部推出【喜迎第三次党代会】专栏,回顾过去5年的耕耘与收获,展望美好未来与辉煌!本期展示学校在就业创业方面取得的成效。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谋划部署、市场拓展、就业教育、指导帮扶、考核评价、服务地方上发力,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五年来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有就业意愿的困难群体毕业生均实现100%就业。近五年,学校就业工作稳居全省前列,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0年、2023年获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单位,2021年就业工作获全省通报表扬。学校作为2所本科高校之一在全省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优化工作机制,加强谋划部署

构建全员抓就业工作格局,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其他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带小组,构建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校上下联动的一盘棋就业创业工作长效机制。将就业创业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就业工作周报制度,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围绕工作重点难点和任务目标,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书记专题会及时研究、解决,明确时间表、任务书和责任人。


拓展岗位资源,强化市场建设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强化校政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桥梁。依托“24365校园招聘服务安徽省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等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开展招聘活动,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五年来与地方政府、企业签订合作协议45份,政府授牌驻 人才工作站”35块;地方政聘企培”“政录企用录用毕业生10人;校院两级领导走访用人单位400余家,开拓就业岗位2500余个,校党委书记张志宏,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卢平带头赴上海、浙江、芜湖、滁州、铜陵、合肥、黄山、宁国等地访企拓岗,走访奇瑞汽车、长信科技、海螺新材、汉峰科技、大陆汽车、信义玻璃、德国纬湃、拉齐娜国际等多家企业为毕业生开拓就业岗位;举办大型双选会75场,举办组团招聘会260余场,累计进校招聘单位4240个,优质企业进校宣讲520余场,提供岗位数63870个。


深化教育引导,提升就业能力

精准对标大学生涯发展各个阶段,不断优化课程设计,融入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构建全覆盖、精准化、特色化课程体系。面向低年级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聚焦生涯启蒙,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知社会,挖掘自身潜质和优势,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学业与职业方向。面向高年级开设《就业指导》,实施蓄能培养,着重进行简历制作、面试技能提升等职业素质和求职技能指导,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求职竞争力。推进一二课堂教育资源融合,探索有趣味、有内涵、有深度的活动形式,举办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嘉年华活动,4500余名新生全覆盖参与,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面试模拟、职业探索等活动。2023年承办的第十七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皖南片就业赛道半决赛,斩获决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称号。


聚焦重点群体,抓实就业帮扶

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坚持精准的科学方法、落实精准的工作要求,做到因人施策、靶向帮扶。精准筛查帮扶对象,对就业困难、低收入家庭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残疾学生等重点群体毕业生,收集就业意向,组织帮扶力量,制定帮扶策略,提供精细就业指导和精准岗位推荐。针对离校未就业学生,挖掘校内资源和校友、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通过网络、电话、微信等有效方式持续推送用人信息和相关政策,提供求职技巧的指导,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见习等就业准备活动中,努力做到岗位推送不断线、就业指导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强化家校互动,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召开学校层面家长会,有效发挥家庭、家长助就业作用。加强社会联动,从岗位遴选进校园、争取社会资源促就业等方面拓展帮扶路径,依托企业冠名班等,促进重点群体顺利就业。推送2024100余人次重点群体毕业生简历至18家企业,成功签约20余人。


用好考核评价,压实就业责任

印发《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分解就业创业工作目标任务,根据各学院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就业创业考核细则,明确就业创业工作责任和分工,细化就业创业工作考评。建立竞争赛马就业工作机制,每季度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调度毕业生就业工作,定期总结就业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下阶段应对措施;对就业工作开展不到位的学院进行重点约谈,对毕业去向落实率靠后的班级、专业,开展重点帮扶。严格按照就业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数据填出来的要求,认真落实毕业去向登记制度,准确监测、严格审核,通过学校之间、学院之间交叉互查等方式,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


立足行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

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充分发挥人才、学科等资源优势,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长三角多地深度合作,与相关企业深度联动、开展全方位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聚力。学校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地区等重点战略区域发展。2023届毕业生在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地区就业比例分别达到94.36%91.79%,融入度不断飞跃。

毕业生就业事关民生福祉、国家未来。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扎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文图提供:学生处;审核:黄炜、郭全根;编辑:查桂义

 
版权所有 党委宣传部
地址:中国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 邮编:24100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