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020年智能决策与运营管理国际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Working Seminar on Intelligent Decis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20)在我校图书馆综合楼201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 主办,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与金融学院、科技处、研究生部承办,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邀请了中外八位知名院校专家学者为本次研讨会做主题学术交流讲座,共200余名专家和相关专业高校师生参加本次研讨会。校长王绍武、副校长叶常林和科技处、研究生部、数理与金融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政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叶常林主持。
校长王绍武致开幕词,他向国内外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发展历程。他指出,在学校积极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和学科平台建设之际,举办2020年智能决策与运营管理国际研讨会,有利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学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虚心学习、加强研讨,积极借鉴优秀学者的研究思路、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并将专家的真知灼见融入到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中。最后,他代表学校预祝本次国际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研讨会由八位国内外知名专家的报告会组成。加拿大滑铁卢大学Qi-Ming He教授作《Optimal policies for stochastic clearing systems with time-dependent delay penalties》的学术报告,讨论一个具有离散时间马尔科夫输入过程的随机清除系统,以及一种间歇和瞬时清除系统部分或全部的输出机制,首次提出了求解此类复杂清算系统最优策略参数的有效算法。电子科技大学李登峰教授作《非合作-合作两型博弈融通方法》的学术报告,重点介绍了非合作-合作两型博弈融通方法的主要思想与原理、建模方法、求解方法等。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Jing Chen教授作《Optimal Decisions on Prices, Order Quantities, and Returns Policies in a Supply Chain with Two-period Selling》的学术报告,主要分析了零售商销售季节性产品的供应链中的客户退货政策,定价和订购决策。加拿大温莎大学Kevin W. Li教授作了《Competition between Manufacturers and Sharing Economy Platforms: An Owner Base and Sharing Utility》的学术报告,研究构建一个具有共享效用的两周期博弈模型来分析制造商如何与共享经济平台竞争,从长期和短期角度来共享制造商的产品。瑞典皇家工学院Mats Magnusson教授作了《Peer interaction and collecti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的学术报告,主要介绍了通过对集体创新的不同研究,分析同伴关系和同伴互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得出了对创新研究和实践的启示。芬兰坦佩雷大学Hongxiu Li副教授作了《Understanding Consumers’ Responses to Service Robots through Social Media Data》的学术报告,主要通过将机器人的可爱性作为服务机器人的拟人化属性,并将信息系统(IS)的两个主要属性作为顾客反应的预测因子,量化它们在酒店服务环境中各自对顾客满意度和愉悦度的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和福教授作了《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online-offline channel integration: consider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differential function usage strategy》的学术报告,研究收集了248家同时在中国两大电子商务平台开设旗舰店的在线零售商的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多层次线性模型,识别零售商差异功能使用策略在多平台中的重要作用。合肥工业大学周开乐教授作了《智慧能源系统协同优化与智能决策》的学术报告,主要介绍智慧能源系统中的能源供给体系、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的创新,智慧能源系统供需资源的协同优化与智能决策系统。八场专家报告会分别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蔡书凯教授、副院长谢荣见教授,副教授刘志博士、副教授李小东博士主持。
报告会结束后,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龚本刚教授在闭幕式上致辞。他对本次研讨会中专家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对筹备和支持本次会议的工作人员和专家表示感谢,希望会后与专家就有关学术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研讨会专家云集,对相关专业和学科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展现了本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水平。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我校相关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秦丽萍;图:王诚;审核:蔡书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