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女性的书香人生

  阅读可以提升个人魅力,改善人际关系,助推事业工作,增强人生幸福感。在第二十一个“4.23”世界读书日之际,校工会女工委联合校图书馆、校团委,组织我校女教职工和女大学生参加全国第四届“书香三八”读书征文。经校内评审,我院陶皖老师和赵亚萍同学的作品获奖,校工会将推送至省教育工会参评,同时对作者予以奖励。

《听书的声音》

 陶皖

  竹简、布帛、纸张,无不一一在尘世中诉说世间百态、悲欢离合。

——题记 

  轻轻翻开微微发黄的、或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页,一句句文字映入你的眼帘,仿佛无声地诉说自己的故事……虽说无声似也有声。听,轻轻翻动书页、“沙沙”的摩挲声,不就是书的声音吗?

  拿起一本《小红帽》,唤来孩子你,轻轻将文字读出,看,可爱的小红帽、慈祥的外婆、还有邪恶的大灰狼……哈哈,坏蛋大灰狼它最终没有逃脱猎人的惩罚。

  七本一套的《哈利波特》充满魔幻色彩,霍格沃茨成了你的魔法学校,而哈利波特和霍敏成为你的伙伴,或许创新的小苗由此长得更快更好;或许自此,孩子你爱上了书,手不释卷、低头阅读成为日常的情境,你学会了“听”书。

  “听”《爱的教育》中,小主人公恩里克的生活体验中所孕育的亲情、友情,使你理解了爱,更懂得珍惜别人的爱和付出美好的爱。

  “听”《鲁滨孙漂流记》中,倾注了梦想与勇气的冒险之旅,充满理想和拼搏精神的孤胆勇士都让你赞叹不已。

  “听”《万物简史》中,对生命起源的诠释使你对人生和所生活的世界有了全新的感悟。

  “听”《上下五千年》中,昌盛的秦汉、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辉煌的隋唐、灿烂的宋元……它们所发出的文明之光使你内心澎湃,你是不是在想“伟大的中华,我怎能不爱你”。

  “听”《诗经》中,朗朗上口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让战士们的乡愁和英勇变得如此生动鲜活。

  “听”《论语》中,似乎枯燥的“之乎者也”蕴蓄了中华民族的精髓,它使你受益匪浅。

  “听”《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悲凉的爱情故事,你是不是想质问,为何这么美好的爱不能被世人接受呢?

  “听”《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在中的煎熬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你是不是也能感受到?

  “听”《红楼梦》中,喧嚣的大观园与没落的家族,荣华富贵背后的尔虞我诈与腐败黑暗,空嗟叹宝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终究抵不过这世的“金玉良缘”。

  是的,你“听”,书中有不一样的世界。“童话”是静静躺在心里的梦,清澈见底,只能轻轻触碰。“历史”是金戈铁马、大漠孤烟,人世沧桑。“诗歌”是幻化的想象与哲理。“小说”是你和其中“他”或“她”的对话……书中的经典跨越镂刻的竹简、变成油墨下的文字或液晶触屏下的光点,但诉说的“真、善、美,假、恶、丑”不会改变。有了书,你将不怕生活的艰难和挫折,有了书,你就拥有了永远的好朋友,你将会远离寂寞和孤独。书中的道理使你明白了人生需要哲理的指引,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将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正确前行。

  书,它诉说的内容你慢慢都会懂,静静地坐好、不要急,听听书的声音。

《骑士驰过——叶芝诗随想》
赵亚萍
 

  

  “树木身着瑰丽秋色/杯间的小径已然干枯/十月暮色笼罩下/湖水映照这一片静谧的天空/而在乱石间流淌的溪水中/浮游着五十九只天鹅。”

——叶芝

  他的语言有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即使只是对他的诗歌有着零散不成架构的浅识,我却执着地相信着,相信诗人叶芝他那一颗纯挚的心。

  读他的文字时,那仿佛是在灵魂深处涌流出来的文字,有一种冬日火炉边上,任暖意一寸一寸的传至身体各处、渗进内心最深处的错觉。窗外的世界风雪肆虐,席卷满目繁华,窗内却另是一番诗境,它让人忘记了苦难,忘记了在跌跌撞撞的人生旅程中遇见的欺骗、伤害、困惑、绝望,忘记那些明明灭灭的时刻和琐碎难言的心情。你开始明白,即使在生命中,在那样遥远而残酷的旅行中,即使明知会受伤,会失望,会难过,会绝望,会归于沉寂,会流于庸然,我们还是会去爱,会去感动,会守望者着那爱着的人和事,会在时光之河中坚守着回忆的印迹。

  抑或,在字里行间依稀看见草长莺飞的季节里,那个培育了无限诗情的国度,诗人梦萦神回的故乡。在爱尔兰这个雾意笼罩的国度里发源的诗歌,有着雾的迷离,雾的朦胧,雾的美丽与悲戚,因为既是雾,终有消散的一天,连痕迹也不会留下,一切都会恍若梦境,所以他的诗歌又有着些许穿越似水流年的悲伤,隐藏在明媚鲜妍的色彩之下。却终是哀,而不伤;含,而不露。传递出来的永远是带有鲜活温度的,出自本心的情感,让人的心在迷茫与不确定之中,安静下来,听见云聚云散的声音,听见来自内心的声音。

  “我曾欣赏到这夺目的精灵/此刻心中却一片心酸/一切都变了。”我仿佛听见他温和低沉略带感伤的声音,像在一个深沉的梦境中模糊地传来。“一切都变了。”是啊,都变了,无论是你,是我,是这千千万万渺小的人类,抑或这个世间,在经年的翻云覆雨中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而我们对此,也唯有无可奈何而已。只是,沧海桑田又何止仅是岁月变迁,变了的,是我们的心,是无数过往时刻里闪烁的心情,是那样曾义无反顾的心性。

  幸而,在这年月的流逝之中,仍是有不变的东西,支撑着自己渡过一个个崩溃的临界点,支撑着自己走过一次次的寒冷与绝望,它是对爱最为本质的感知,对生命自始至终的热爱,对希望不死不灭的希望。于是,诗人尚能在天鹅的拍翅声中,让步伐变得轻快,轻快地续继着自己的生命,在“第二十个秋天里”等待着心中的天鹅们归来,归来。

  “我们同这匆忙的世界一起/万众灵魂消失于动摇与让步/如苍凉的冬日里奔腾的流水/明灭的星空一如泡沫/仅存着孤独的面容。”在仲夏弥漫着馥郁茉莉花香的夜晚里,仰头向天,天鹅绒似的夜空落落的缀满了明亮闪烁的星辰,便突然忆起了这句诗文,像是古老时光里神秘的铭文,在一个字一个字浮上心头的时候让灵魂至深处的那些躁动、那些无以言说却寂寂于心的迷惘与悲哀,一点点消散,像被汩汩的流水洗去印迹。我们在日子堆积的时间里终究是走得太快了,快到连安静下来想事情的时间都不复拥有。

  诗人以其特有的温和的语调提醒着世人,在漠漠凡尘、熙熙人世里快速行走着的人们攘攘而来,攘攘而去,恍然之中便在动摇与让步的时刻里,走失了自己,忘却了最初的心意。而唯有这样一个人的夏夜里,听着风呼啸而过的声音,嗅着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花香,注视着明灭的星空,内心才真正的安定下来。然后,孤独感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来,将自己包围。但随之则发现也只有在这种孤独中才能看清平日生活里看不到的东西,一些珍藏着内心的东西,比如记忆,比如感动,比如爱。这个时候我才能明白,那个浪漫的法兰西人梭罗为何愿意丢弃巴黎的满目繁华,而甘愿去往拥有自然风光的瓦尔登湖畔,去过一种隐逸的孤单的生活。就像他说过的,他要在孤独中吸吮生活的精髓,绽放自己的心灵,才能为人类的本性作出诠释。他如是,叶芝亦然。而事实上,每一个心中有诗情的人都需要很多个凝视星辰的孤独的时刻,才能看清自己的内心,进而不再动摇地勇敢地走下去。

  “一度我也曾英俊像个少年,但那时我生涩的诗脆弱不堪,我的诗神也很苍老,而今,我的形体已然苍老,不值一顾,然而我的缪斯却年轻起来了。”这是叶芝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礼上所说的感言。有的时候,爱上一个作家的作品,一句话,足矣。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只有真正的诗人才会甘愿奉以一生时光去追寻一种诗性的精神,只有真正的诗人才会在诗境中塑造出一个新的自我,只有真正的诗人才会将诗歌奉为此生不渝的热爱,浸入生命的每一段。威廉·巴特勒·叶芝这个生长于雾意迷蒙的英伦三岛的诗人,真正担得起人类对于“诗人”这一灵魂医师的定义,我始终这样坚信,自爱上他的诗歌的那一瞬开始。

  “对人生,对死亡,予以冷然之一瞥,骑士驰过。”这是叶芝的墓志铭,是诗人留给这世间最后一句诗文,是告别,更是一种宣言,一种努力在死亡面前保持人之尊严的傲然宣告。“死亡”这个象征生命终点的名词,这意味着永恒的寒冷与无尽的黑暗的名词,这个让无数人低下高昂头颅的名词,在诗人眼中,不过是生命寂灭之后的旅程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骑士驰过。”他曾像传说之中的骑士一般飞驰在生命的锦绣年华里,留下一路浪漫诗情的芬芳,留下一段段爱与忧伤的歌谣,他也终以骑士的精神奔赴盛大的死亡,冷然,且义无反顾。在那个永眠的世界,他一定还会像一个勇敢的骑士,飞驰着,点亮整个世界的黑暗,就如他此前做过的一样。

  不知道以我轻浅的年龄去解读这样一位为人景仰的诗人会不会显得过于幼稚。只是,如果天予我机缘,我想去往那个水雾弥漫、诗情无限的国度,在三月的草长莺飞里,安静地倾听诗人不死不灭的心跳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