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参加社会实践,巩固假日思政成果,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团委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开展“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
红色学习在路上高校学子再出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风雨兼程的一百年来,党在领导人民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历史征程中,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红色故事,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红色印记。“青年红色文化行”团队从 出发,沿芜湖烈士陵园、渡江第一船纪念展馆,最后到达王稼祥纪念园,一路追溯红色记忆;围绕抗美援朝老兵的红色故事,着重讲述红色精神,致力于在青年学子中引起共鸣,以达到有温度、有启发意义的共同教育效应。对于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式,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人工智能传播安徽红色文化的思考”与“将安徽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纲要’教学”的观点。
传播国旗文化抒发家国情怀
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犹在眼前,新时代已书写辉煌篇章。五星红旗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她不断迸发出无比磅礴的中国力量,鼓舞着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传播国旗文化,传承家国情怀”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了浙江瑞安国旗教育馆,了解国旗的诞生过程并阐述了国旗设计背后的意义。希望青年们都能够秉承“国旗精神”,能力再小,也能有所作为;肩负重担,也能临危不乱;诱惑当头,也能面不改色。有我们一代代青年人的守护,五星红旗会永远高高飘扬。
访红色旧址学习红色人物
先辈的热血,永远都鲜艳而滚烫,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口。“走访红色旧址、红色人物”团队的调研足迹遍布云岭新四军旧址、李家发烈士纪念碑、淮南万人坑纪念馆、毛儿盖旧址、淮海纪念馆、红岩革命纪念馆等地,调研过程中更是采访了很多革命英雄。前辈们从硝烟中一步步走来,带着满身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终将被后辈所学习,被历史所铭记。团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祖国与人民从不曾忘却英雄。我们不敢遗忘一幕幕惨痛的历史,所以奋发图强努力建设更好的中国。
脱贫攻坚在家乡
刚刚过去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在家乡”调研团队成员分别于合肥、阜阳、滁州、霍邱、潜山等地方展开“脱贫攻坚在家乡”活动,采用问卷调查和宣讲的方式,走进当地的乡村生活,了解当地的扶贫政策与实施情况。本次项目与以往不同的是,各成员在自己的家乡进行走访,采用了“云组队”的创新形式来更好地完成活动。基于问卷,团队成员分析了人们对当地小康社会建设的满意度和想法,提出了他们自己的意见和想改善的问题,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帮助当地贫困人民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小康以及共同感受脱贫攻坚的胜利所带来的喜悦之情。
近乡村感受变化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包括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美丽中国,幸福乡村”调研团队线下走访乡村、走一线看发展,亲身感受乡村的变化,记录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显著成果,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彰显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服务的优良精神。
走访革命基地学习先辈精神
“追寻先辈步伐”团队以弘扬革命先辈精神为出发点,实地调研了安徽凤阳小岗村和渡江战役纪念馆。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题写馆名,展馆共分溯源、抉择、贡献、巨变、展望、关爱六个部分。馆内全面地反映了大包干的形成过程、大包干带来的变化以及各级领导、媒体、友人对小岗的关心和支持。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城市改革提供了借鉴,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我国改革朝着更深入、更广阔的领域前进,从而造就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腾飞、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如今的小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团队还参观了渡江战役纪念馆,学习革命前辈的红色精神。渡江战役纪念馆内部陈列着有关渡江战役的纪念物品,比如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画作,以及在线渡江战役的影像资料等。通过参观纪念馆,团队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渡江战役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深刻体会了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本次“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的总结工作以弘扬红色精神为出发点,以学习红色文化为目的,把重点放在实践上。新时代青年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需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于担当时代重任。“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希望广大青年能像习近平总书记期许的那样,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文:鲁润;图:学生供稿;审核:章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