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国家《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的战略要求,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针对我校理、工、文、经管、体艺等不同学科专业对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和实际学情现状,对原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体系进行优化,将课程更名为《大学生数字素养基础》。在前期多次调研、交流、论证基础上,3月21日下午,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大学生数字素养基础》课程建设交流活动在C618举行。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院长刘涛及相关课程教师参与了研讨。
刘涛强调,《大学生数字素养基础》系全校性通识必修课程,面向2023级全体本科新生,致力于推动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全覆盖,要以模块化策略为导向,构建面向不同应用的场景实践课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此次课程建设活动,从课时安排、授课内容及实验要求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与会教师针对各自熟悉的领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最终确定了《大学生数字素养基础》课程内容,课程共分为八个专题,各专题均采用模块化场景式案例教学,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专题内容由教学经验丰富、在数字素养领域有较深造诣的教师负责撰写。学生通过本门课程学习,能够培养其数字化思维和能力,提高处理数字信息的应用、创建和传播能力,助力独立思考、勤于反思、勇于探究、创新的意识,提升数字素养。
本次活动是通识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此次交流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数字素养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及实验安排,为高质量完成授课任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院一贯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将数字素养融入我校的培育体系中,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和未来的职业活动中,自信地使用数字技术,掌握批判性地检索和利用数字资源的技能、自由地参与数字社会活动。
(文:汪婧;图:张伟;审核: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