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系统、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工作,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决策部署,聚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以服务性劳动为路径,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积极构建《数字化时代劳动实践》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劳动教育提质增效。
探索创新,加强劳动课程顶层设计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建构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制定了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将劳动教育教学目标、活动创设、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要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充分开发、挖掘、利用校内外各类平台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融入劳动教育元素,确保劳动教育多措而有主线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劳动精神,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目前学院已与芜湖县金秋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芜湖红珊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芜湖乐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合作,展开全方位校企合作。学院组建劳动课程调研小组,分别在芜湖乐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芜湖红珊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实地察看葡萄、火龙果、桃子等水果的种植情况,了解园区基本概况、生产技术、种植规模、产品引进及园区发展情况,引入物联网、自动化技术科技兴农,并计划在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方面展开合作;在芜湖御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实地了解了苗木和花卉种植中除草、施肥、修剪、销售情况,探索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开展合作;在芜湖县金秋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调研小组深入了解猕猴桃种植修枝、授粉、施肥、浇水、栽培管理等情况,探索实践在数字果园建设方面加强合作。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梳理课程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完善教学设计,挖掘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鲜活实践案例,普及与学生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探索开展专业类课程与服务学习、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相结合的各类劳动实践;探索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数字化科技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路径。
设立专业劳动实践课程,在实践中感悟劳动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数字化时代劳动实践》课程分为专业劳动实践、通识劳动实践和劳动总结3个部分。专业劳动实践掌握虚拟机和操作系统的安装、应用和维护,在专业劳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理解资源虚拟化管理的原理和意义,并进一步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通识劳动实践完成为期1天的田园劳动,或者食品加工制作及实验室清洁整理。通过劳动实践,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感受劳动带来的收获乐趣,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真挚情感;劳动总结包括结合劳动实践内容,查阅资料,思考与讨论如何进一步利用专业知识改善劳动实践,或将专业知识用在农业或食品生产、管理等领域,例如构建集信息技术为一体的“数字果园”、“数字园林”、“数字茶园”,“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如何推进农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农产品与食品如何朔源等。总结劳动过程,感悟劳动价值及劳动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2022-2023学年第1学期开展了两个班100人的食品加工制作及实验室清洁整理为主体的劳动实践,第2学期年开展了5次230余名学生参加的赴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同学们分组针对阳光玫瑰葡萄掐头、火龙果修剪,猕猴桃疏花、疏果等开展实地劳动,在农业基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认真劳作,挥洒汗水。专业学习中植入传统农活体验环节,引导学生在体验传统农活中的劳动艰辛后,以劳增智,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培育“三农情怀”。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劳动实践,深刻体会到劳动的意义以及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更加懂得了珍惜和感恩。
2022-2023学年寒假期间开展了“家校联动促成长,劳动教育正当时”劳动实践活动,活动利用寒假学生在家契机,引导学生开展家务劳动,为家长分担家务,在劳动中回馈父母。此次实践活动创新在学习通建课——“劳动教育”,为学生寒假劳动实践活动展示劳动成果提供平台并能及时发布,专门为每个班级指定本科生导师督促学生开展劳动、点评劳动成果,学院共有1396位同学,截止学生返校日期共有1115位同学提供了劳动图片、视频或心得。
加强思政教育,涵养劳动精神
学院践行“三全六专”育人实践和“三抓”工作要求,着力打造大学生“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模式,认真探索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思想教育性,持续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弘扬劳动精神,以劳动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积极与当地农业基地合作,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通过校企劳动实践,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利用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等,发展农业平台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让大学生的知识能力融入乡村、青春活力释放乡村,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劳动实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劳动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有效引导和全面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让学生们涵养劳动精神,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情感认同与行动自觉,让大学生实现“立其德、长其智、强其体、育其美、善其劳”,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魏晓飞、唐肝翌;图:各系部提供;审核: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