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学科2018年获批一级学科建设点,2020年获批 高原学科建设点。2019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本学科已建立了较完整的教学科研体系,逐渐形成了一支科研实力较强、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5人,讲师30余人,博士10多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省级教学团队;建设有25台高性能计算服务器的大数据计算中心,5个学科研究室,配备专门的GPU计算服务器等专业研究设备。近五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横向项目50项,实际到款经费近700万元,出版学术专著2部、教材10部,发表SCI、SSCI、A&H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60余篇,CSSCI、CSCD收录的学术论文53篇,授权发明专利27项,成果转化1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软件著作权9项,签订产学研基地4个。
学科主要面向国民经济发展和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学校发展策略,将软件工程学科与学校传统机电优势结合,拓展研究方向,凝练学科方向特色,以软件工程理论与技术为基础,形成了“云计算与软件服务”、“模式识别与智能软件”、“智能感知与控制”、“网络与嵌入式软件”等领域研究方向,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1)云计算与软件服务
围绕智能化方法与大数据环境,构建高质量和高可信的软件系统与服务,主要包括软件服务系统体系结构、软件服务业务过程、软件工程方法、软件运行支撑、软件维护方法,基于用户评论分析的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面向互联网开放数据的实体匹配及其应用,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环境下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的安全理论与应用等。
(2)模式识别与智能软件
以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的理论和方法为学科基础,致力于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视觉信息的仿人特征表征与提取、模式识别与分析、智能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机器人的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机器学习理论、图像和视频处理、视频跟踪和监控、鲁棒统计学和模型拟合等的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
(3)智能感知与控制
主要围绕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智慧工厂、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的智能数据采集与处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感知智能控制以及认知智能方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在机器视觉感知,环境感知、群智感知、云边端协同感知计算控制、人机物融合计算等方面开展核心技术研究与创新应用推广。
(4)网络与嵌入式计算
围绕可信片外和片内网络绿色计算主题,构建片外网络信息安全和片内可重构二维和三维网格芯片设计测试验证方案。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可信网络信息安全;语义网的语义建模、认知、推理、知识控制表示;嵌入式物联网系统开发;可重构片上网络系统与硬件安全;可重构片上网络的密码和图像算法的循环提取与编译;嵌入式多核同构或多核异构系统的数据流图的划分与映射计算;GPU、FPGA加速及芯片系统仿真设计、测试验证等方面开展创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