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招生办公室)
 
“五进三化” 学校总结推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
发布时间: 2022-05-23      访问次数: 741

近期,叶常林副校长主持召开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会,总结凝练学校“应化”拔尖创新班和企业冠名班人才培养成果,推广“应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

叶常林指出,学校于2016年,在问题导向下,首创成立“应化”拔尖班,经过几年探索、改革、实验,取得明显成效,出台了相应制度,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本化运行模式,下一步各学院要围绕产业发展办专业、围绕企业需求育英才、围绕地方需要促就业,按照“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进赛事、进企业”,“个性化、小班化、导师化”的“五进三化”模式,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务处处长周晓宏介绍了我校拔尖创新实验班及企业冠名班等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情况;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就应用化学拔尖班做了经验分享,纺织服装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等分别汇报了拔尖创新实验班建设进展情况。

近年来,学校统筹推进,持续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需求,提出“产业导向、专业支撑、就业牵引、创业提升”“四业统筹”“跨界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调整和发展思路,努力构建以产业需求为主导,以专业建设为支撑,以就业质量为目标,以创业实践为拓展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围绕“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和目标,按照“以科学选拔问兴趣、以理工结合定方向、以导师指导实路径”的特色做法,持续创新工作举措,通过“五进三化”模式,不断优化调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个性化制定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积极对接科研、创新平台,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增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深化校政企战略合作,加强产教融合协同,全力推进企业冠名班,以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为学生服务社会、就业创业激发潜在动力,助力学生学业和就业创业双向发展。

经过持续建设,成效初显。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首届“应用化学”拔尖班成立以来,累计培养本科生313名,考研平均录取率连续超过60%,其中,86%的考研上岸生进入985、211高校深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达97%,获各类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余次,各类奖学金、学科竞赛获奖及各类活动荣誉150余人次,其中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12人次,B类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80余人次,参与发表学术论文及发明专利18人次,包括中科院二区SCI论文。学校持续深化校政企战略合作,加强产教融合协同,先后与奇瑞汽车、安徽叉车集团、江苏卡思迪莱服饰、大富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建立企业冠名班,2022年设立校企合作冠名班12个,其中6个班纳入芜湖市紫云英人才计划设班支持,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近千名,逐步探索出一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的教育路径。

  

下一步,学校将总结经验、凝练改革成果,构建多类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一批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文:教务处;图: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审核:周晓宏、夏登峰)

 

教务处(招生办公室) 皖ICP备 05018240
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 邮编241000 建议在1024*768下浏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