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评建访谈之院长篇】人文学院院长刘军: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地合作育人
发布人:王燕  发布时间:2018-10-07   浏览次数:312

编者按:今年12月,我校将接受教育部专家组进校考察,进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工作,各学院、各部门领导亲自挂帅,深入动员,师生员工全面参与、积极配合,逐步形成“人人参与评建”的氛围。为此,评建办公室联合党委宣传部策划了“审核评估系列访谈”活动。依据审核评估要点,借鉴已完成审核评估工作的兄弟院校接受专家访谈的经验,对学校领导、各学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等进行深度访谈。近期完成了对各学院院长、师生代表的访谈,现将此次访谈内容予以分享,以助力各学院熟悉专家访谈内容,凝练各学院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成果、经验与特色,促进相互学习与交流,强化“审核评估人人有责”的理念,进一步营造“人人参与评建”的氛围,推动学校审核评估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以评促建的目的。

  

  

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情况(社会服务、对外培训、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答:就校地合作协同育人工作而言,一是资政服务取得重大成就,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我院教师积极深度挖掘区域和地方社会治理中的重大实际问题,为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创新贡献了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资政方案。从2014到2016年,我院共承担了各类决策咨询课题16项。其中芜湖市政府及其下辖部门的委托课题12项,占比为75.0%;安徽省政府部门委托课题2项,占比为12.5%;铜陵市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委托课题各1项,占比为12.5%。其间,与芜湖市委、芜湖市党建研究会合作的调研报告《社会阶层构成变化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影响问题研究》获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2011年度重点调研课题成果优秀奖。

二是校地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专业社会适应程度得到显著提高。我院与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宿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分别建立了法学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实践基地。鸠江区法院在我校设立第11法庭,定期举办示范法庭。此外,我院联合芜湖市镜湖区民政局,共同举办了两批次共三个班的专业培训,校地合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校企对接能力逐步提高,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成型。我院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安徽艺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安徽大砻坊科技产业园、绿庄集团等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协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了应用型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任教师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年龄、学缘、学历结构)?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存在哪些问题?

 答: 人文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地合作协同育人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院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教授、副教授主讲的本科课程占总课程门次的64%。就师资队伍建设而言,我院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7人,占24.1%;副教授10人,占34.5%。从年龄分布来看,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82%。从学历结构分布看,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占41.4%,其中海外博士学位1人,占总数的9.1%;博士学位在读的教师3人,占10.71%。从学缘结构看,国内重点大学和国外毕业的人数为15人,占53.57%。近年来,获得校级的标兵、教学骨干、教学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达21人次。学院通过实施教师培训、助教、教学竞赛和国外访学等形式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培养了省级教学名师1人、教坛新秀1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并且我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省社科、省软科学、省教育厅重大重点项目等省级项目21项;主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8项,发表CSSCI论文19篇,出版专著教材10部。  

  

学院的特色有哪些?在凝练特色、保持特色和不断改进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效果如何?

答:我院加强学院文化建设,文化传承突出创新特点。一是打造经典阅读平台,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增强。我院基于“爱读、悦读、享读”的读书理念,自2014年开始,着力打造了“经典悦读”活动,旨在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活动连续开展四年以来,近300名大学生参与此项活动,不仅增长了他们的知识、拓展了视野,也使他们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二是传承人文情怀,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我院社工专业校友李环环获“中国最美社工”荣誉称号,我院“暖途”青年志愿者服务社积极参与芜湖火车站志愿服务,曾获全国铁道团委颁发的“铁路春运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2014年获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暨首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15年获芜湖市“和美芜湖”志愿者项目银奖。该社所申报的“和谐花”火车站志愿服务项目入围“强国杯”2015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评选活动。此外,我院“阳光之旅”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不仅与芜湖张家山社区建立了长期的志愿服务联系,还积极助力司考,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2015年7月,我院法学系联合鸠江区人民法院共同启动了大学生司法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进专业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三是鼓励创新创造,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我院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基础上通过参加竞赛、参与课题等形式提升能力。如程安琪同学(现已考取湘潭大学)获得第十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丁汪敏同学(现已入职中国青年报)获得2016“创青春”大学生创业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二等奖;朱瑛辉同学(现已考取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第八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首届MSW研究生论坛征文三等奖;程秀仙同学(现已考取苏州大学)获得2014——2015年度安徽省“互联网+共青团”课题研究一等奖;冯力宇同学(现已考取苏州大学)作为校篮球队队长带领团队获得2016安徽省大学生篮球联赛甲组冠军……

四是强化学风建设,鼓励学生继续深造。我院紧密依托考研平台,大力促进学风建设,形成考研工作“五部曲”,即考研动员摸排、考研经验交流、考研合理定位、考研报名督促和考研温馨送考。2017届社会工作专业的育人效果尤为明显,17届社工专业共73人,2017年研究生报名43人,达线35人,最终录取31人。其中,20人考取211院校,6人985院校。

当然,与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与师生的期盼相比,我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校地合作协同育人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高层次人才较少,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名师数量不多;教学团队建设成效还不够明显;实习基地建设的常态化机制尚未形成,指导教师的遴选还缺乏有效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未来,我院将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推进教师培训、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更好地发挥教学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实习基地建设的常态化机制,制定实习基地指导教师遴选办法,提升实习指导效果。

  (文/图:校评建办、校“双微”网络文化工作室;审核:刘军、张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