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始于2011年5月,2014年列为
校级重点扶持学科。本学科自成立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扶持以及学院领导和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经过学科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学科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现将学科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设总目标
本学科遵循“凝炼方向、汇集人才、打造平台、提高水平、服务社会”的建设思路,从科研方向、学科团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和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方面着手,力争在5年时间内,将本学科建设成为优势与特色并存的学科,达到校级重点学科水平。同时学科建设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为芜湖市建筑工程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促进结构工程学科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带动示范作用
二、研究方向
目前,本学科初步凝练出2个研究方向,分别为“结构隔震、减振与振动控制”和“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理论”,其中“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理论”为主要研究方向,并逐渐形成以上部结构优化设计、工程结构加固、软土地基处理、深基坑支护、桩土相互作用和基础优化设计为核心的学科研究特色。
三、学术团队
学科梯队已初步形成,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断优化,学术水平不断提升,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2014年引进博士1名,2015年已有4名博士列入人才引进计划;另已选派3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目前,本学科拥有教学科研人员19人,见表1。其中正高职称2人,占总人数10%,副高职称4人,占总人数21%,中级职称13人,占总人数47%;具有博士学位6人,占总人数32%,硕士学位13人,占总人数68%;35岁以下的14人,占总人数74%,36岁至45岁的3人,占总人数16%,46岁至60岁的2人,占总人数10%,其中以年轻教师居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表1学术团队组成
学科方向 | 姓名 | 出生 年月 | 获博士学位年月 | 专业技术职务 |
结构隔震、减振与振动控制 | 干洪 | 1954.07 | | 教授 |
何芝仙 | 1963.10 | 2007.01 | 教授 | |
张金轮 | 1984.11 | 博士在读 | 讲师 | |
付佳丽 | 1982.10 | 博士在读 | 讲师 | |
江莉 | 1982.03 | | 讲师 | |
姜忠宇 | 1975.08 | | 副教授 | |
吴桢 | 1986.08 | | 助教 | |
杨一振 | 1985.09 | | 助教 | |
舒明洋 | 1987.10 | | 助理实验师 | |
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理论 | 周华聪 | 1979.02 | 2013.12 | 讲师 |
刘世君 | 1975.01 | 2003.09 | 高级工程师 | |
韩有民 | 1980.08 | 博士在读 | 讲师 | |
张明 | 1983.05 | 2009.06 | 副教授 | |
陈善群 | 1981.11 | 2009.06 | 副教授 | |
刘芳 | 1988.05 | 2014.07 | | |
李胜英 | 1981.01 | | 实验师 | |
王红春 | 1977.04 | | 实验师 | |
索小永 | 1982.12 | | 助教 | |
王昌胜 | 1986.03 | | 助教 |
四、人才培养
以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建设,强化专业特色,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质量。2014年土木工程专业实现一本招生,生源情况较好,在我校12个首批一本招生专业中名列前茅。全院共招生436人,201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数363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2015年土木工程专业计划扩招一个班。2014年“应用力学与工程结构”硕士点招生3人。
五、科学研究
(1) 国家级项目喜获历史性突破
2014年,本学科新增科研项目14项,共计经费37.5万元,并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历史性突破。其中,张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张金轮获省教育厅一般项目,何芝仙等4人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周华聪等6人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吴桢等3位人获校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另外,陈善群获安徽省2015年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 其它科研成果
2014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篇,主编教材5部。何芝仙等2人获国家专利4项。陈善群获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教坛新秀称号,韩有民获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1项,韩有民等3人获校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六、国内外学术交流
(1) 邀请知名教授讲学
2014至2015年先后邀请佛罗伦萨大学斯特凡诺•弗莱萨教授、清华大学方晓风教授、单德启教授、河海大学张燎军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李早教授、安徽工业大学黄伟教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董邑宁教授等多位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同时多次组织讲座、学术研讨和项目申报等多种形式的
,拓阔了师生视野,活跃科研气氛。
(2) 积极选派教师外出研修
先后选派优秀教师7人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和教学研修班。
(3) 加强与兄弟院校合作
2014年6月份,与安徽工业大学建工学院进行实践教学及科研平台建设交流,实现了两校合作和教学资源共享。
七、基础条件
(1) 力学实验室获校级重点实验室立项。
(2) 更新和完善原有实验室条件。完成结构实验室设备的购置计划,为后期建设做好准备。
(3) 建成院图书阅览室,现有本专业藏书5万余册,并已对外开放。
(4) 与安徽鲁班集团进行校企合作,成立校外实习基地。
八、存在问题
本学科建设时间短,学科知名度不足,经验少,底子薄,条件差,存在以下问题:
(1) 重点学科建设的经验不足;
(2) 科研方向凝炼不够,成果积累少;
(3) 团队整体科研能力较弱,高层次科研项目较少;
(4)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不够,学校的地理位置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引进难度大;
(5) 高学术水平专著与论文偏少;
今后将按照重点学科计划任务书要求,稳步扎实推进各项措施,努力提高学科建设成效。
九、建设计划
今后将继续加强学科的各项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充分调动学科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发挥集体智慧,将学科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1) 强化学科团队建设
牢固树立“学科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锻炼培养出一支适应重点学科发展需要的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学科团队。
(2) 科学研究争取新突破
贯彻切实可行的科研引导政策,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项目申报。力争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的突破。
(3) 推动人才培养和学位点建设
以学科建设推动教学建设,提高本科及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和质量。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鼓励高学历和高职称的学科骨干教师申报硕士研究生导师。以现有的“应用力学与工程结构”二级硕士点为基础,积极建设“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4) 完善科研平台建设
建立和完善结构工程学科相关科研平台。力争在建设周期内,完成结构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和产学研结合的窗口。
(5) 深化校企合作
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学科与地方企业的科技合作。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扩大学科知名度和影响力。
(6) 完善学科管理
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学科管理与运行体系,保证学科建设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7) 在时机成熟时申报校级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