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关键一年。2012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引导大学生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积极投身到国家“十二五”发展的各项事业上来,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面貌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国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一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二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三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的重大意义。四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真善美。
二、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大解决突出问题工作力度,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同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然突出,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要教育引导学生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二要深刻领会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即: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三要准确把握2012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三、深入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初步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当前,“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对大学生加强“三农”形势教育,一要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农业农村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面对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农业成本快速上升、稳定物价任务艰巨的严峻形势,农业农村发展保持强劲势头。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市场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显著加强,农村民生显著改善,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全面加强。二要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粮食“八连增”后,产量基数高、资源约束日益凸显,生产成本高、种粮效益仍然偏低,气候条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粮食稳产增产难度加大。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周期缩短,价格高低急速转换。中小企业发展困难增多、出口环境恶化,农民就业增收难度加大。三要进一步明确2012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任务要求。以稳定粮食生产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和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持续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基础保证。要把农业科技进步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切实提高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发展现代种业,推进设施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和发展质量效益,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正确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引导大学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2011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2012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在充分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正确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一是要广泛宣传、深入阐释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大力宣讲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大力宣讲党和政府扎实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措施成效,帮助学生深刻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自觉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自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自觉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召开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深刻认识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赢得事业新胜利的根本保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五、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新机遇,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丰硕成果。四年来的事实一再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得到广大台湾同胞的支持。这次台湾选举中的情况也表明,希望两岸关系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稳定发展,成为台湾的主流民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形势。继续保持两岸关系正确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要深刻理解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继续巩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冶基础。维护好这一基础,两岸协商谈判才能顺利开展,两岸交流合作才会稳步推进。在这一基础上努力增进互信,保持良性互动,两岸关系才会行稳致远,不断取得新成果,不断开创新局面。二是要继续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四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证明,交流合作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协商谈判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把已然形成的两岸大交流大合作推向深入,增进两岸互利互补,促进共同繁荣,扩大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加强两岸同胞精神纽带,让更多的两岸同胞共享和平发展成果。三是要大力推动两岸民众交往。两岸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加强交往,加深相互了解和理解,不断累积发展两岸关系的共识,不断凝聚共同的文化、民族、国家认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会奠定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获得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四是要继续坚决反对“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台独”势力虽然再次受到打击,但仍会极力阻挠两岸关系发展。两岸同胞应保持高度警惕,不断清除“台独”思想的影响,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国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一、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和欧美债务危机形势,深刻理解我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严重不足,可能在较长时期内呈低速增长态势。世界经济增速预计从2010年的5.1%降至2011年的4.0%,2012年进一步降至2.6%。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未形成,“后危机时代”尚未到来。
从公司债务危机到主权债务危机,从经济金融危机到政治社会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向纵深演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高债务、高赤字、高失业率问题严峻。有关问题有着深层次、结构性原因,解决起来非短期之功,对国际经济、政治影响重大。新兴经济体面临国际资本大进大出的风险,陷入抗通胀和保增长两难境地。
国际上各种乱象的根源往往归结于发展出了问题。国际社会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难度增大,围绕世界经济再平衡的矛盾增多,保护主义势头上升,各种贸易战、汇率战、资源战此起彼伏。西方开始制定“下一代”国际经济贸易规则。西方国家越来越认为经济全球化使新兴国家受益更多,对自由贸易的立场正大幅后退,有意抛弃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重新修改国际贸易规则,从关税深入到各国劳工、环境、工会、知识产权等标准,意在重塑全球化进程,发挥自身竞争优势,提高新兴国家发展成本。
二、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坚定性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催化下,西方政治极端民主化、经济极端市场化、社会极端自由化积弊尽显,陷入深刻危机。华尔街神话破灭,西方制度光环褪色。伦敦骚乱、默多克新闻集团丑闻等使西方所谓自由、人权的虚伪性和双重标准暴露无遗。
一是虚拟经济的膨胀削弱和腐蚀了西方的生产力。西方特别是美英推崇金融至上,大搞“以钱生钱”的“金融创新”,实体经济和产业日益萎缩,不仅导致“金融泡沫”破灭后迟迟形不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造成拉动社会就业能力严重缺失。
二是借债消费的模式累积和推高了西方高福利、高赤字、高债务“三座大山”。西方在“寅吃卯粮”的惯性轨道上越滑越远,去“三高”将是漫长艰难的过程,而且伴随着极大的政治风险。
三是金融阶层暴富加剧了西方社会贫富分化。作为社会稳定支柱的中产阶级日益缩水,社会结构由传统的“橄榄型”变成了“金字塔型”。
四是大资本集团绑架西方政治,党派极化现象突出。当前掌握巨大政治能量的是金融巨子,而不再是石油和铁路大亨。选票和党派利益至上严重损害了国家整体利益和决策效率。
五是西方制度赖以运行的外部有利条件日益丧失。全球化打破了西方在资金、资源、人才、技术等领域的垄断,加剧了西方产业和就业岗位的流失。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同发达国家的实力差距不断缩小,使西方操控世界的杠杆越来越少。
同时要看到,西方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仍占绝对优势,并拥有雄厚的科技、教育基础和强大创新能力。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西方国家更不甘坐视新兴国家快速发展,将想方设法对外转嫁危机,加大对新兴国家的管控和打压,极力维护其既得国际权力。
三、深刻认识西亚北非乱局,把握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一要准确认识西亚北非乱局发展走向。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等国发生动乱或内战,伊朗问题升温,地区国家进入多年未有的社会动荡期。地区内力量对比此消彼长,国家关系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地区形势要实现从破到立、由乱到治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二要深刻认识西方“新干涉主义”的危害。西方对利比亚空袭开创了“干涉主义”的新模式。相较于伊拉克战争,西方更多地谋求“合法化”,不仅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还积极拉拢阿盟等地区国家参与行动。美国退居“二线”,但实际上仍是幕后主导。与以往大规模轰炸直至出动地面部队的做法不同,西方对利比亚采取的是有限度、有选择的空中打击。这些“干涉主义”的新表现,是西方迫于形势的无奈之举。“干涉主义”本质上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背离。作为制止侵略、屠杀等暴行的手段,“人道主义干预”具有一定的目标合理性。但西方的大多数干涉行为,是打着人道主义等幌子,为实现自身利益而采取的选择性行动,会对国际关系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侵蚀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基本准则,危害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加剧国际社会和地区国家的离心倾向,增加有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难度。西方将西亚北非乱局称为“阿拉伯之春”,同“布拉格之春”相提并论,认为其是推行西方民主化的又一胜利。国际上反华敌对势力企图“祸水东引”,图谋搞乱中国。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帮助青年学生提高政治敏锐性,积极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
四、深刻认识亚太地区形势变化,客观评估我国的周边外交环境
一要看到亚太地区战略地位上升。亚太地区保持了总体稳定的良好势头,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方兴未艾。亚太占世界人口的40%、经济总量的55%、贸易总量的44%,其中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亚太越来越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各主要力量在亚太交汇并存,竞相加大对亚太关注和投入。
二要客观看待美国亚太战略调整。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明显加大对亚太的战略投入,高调宣扬“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拉紧同地区国家军事同盟,挑拨地区国家间关系,插手地区热点问题,利用东亚峰会、“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等力图主导区域合作方向。但同时,美国受到内外牵制很多,其亚太战略调整不乏虚张声势的成分,能否持续投入仍待观察。美国更多是拉拢地区国家为其出钱出力,对美国开放市场,帮助美国脱危解困,并没有给地区国家发展带来多少好处,其煽风点火的做法有悖亚太和平发展的大势。地区中小国家努力在大国间寻求平衡,不会完全倒向任何一方。
三要坚定对我国周边外交的信心。过去十年来,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同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解决了边界问题。中国已经成为周边11个国家以及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7个国家的最大出口市场,给他们提供了创造就业、拉动经济的机会。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利益交融日益深入,各层次对话合作与人员往来十分频繁。10+1、10+3、中日韩、上海合作组织等一系列区域合作机制蓬勃发展。今后,谋发展、促合作、求稳定仍是地区形势的主流和大势,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只要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合作,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就没有人能包围我们,也没有人能把我们排挤掉。
本学期教学专题参考资料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求是》2012年第1期 胡锦涛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共同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为实现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第一,深刻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验和一大政治优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坚持不懈推进文化建设,有力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从国际看,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从国内看,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从我国文化建设自身看,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而言,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扭转。在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诚信建设、文艺创作、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发展、流动人口文化生活、网络建设和管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抓紧加以解决。
总之,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会提出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党要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第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内涵丰富,具体体现在全会决定提出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之中,要全面领会、全面贯彻。这里,我想强调几个问题。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才能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理论指导,确保文化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用于文化改革发展各个领域,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建设理论,使我国文化各方面发展建立在深厚理论基础之上;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教育人民和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不断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了谁、依靠谁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坚持这一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使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心人民命运,体察人民愿望,反映人民心声,在人民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必须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鼓励创作生产更多受到群众欢迎的文化产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深厚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大力弘扬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形成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是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建共享的制度保障。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科学界定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把握政府和市场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和功能,推动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的工作格局;必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无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发展文化产业,都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第三,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好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全会对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任务新举措新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统筹兼顾、立足实际,有计划分步骤加以落实,既要全面贯彻又要突出重点,最重要的是要紧紧围绕全会决定关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指导思想中的“四个以”来抓好落实。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科学发展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鲜明主题,也是文化改革发展的鲜明主题。要自觉把科学发展要求贯穿文化改革发展各个方面,紧密结合文化改革发展实际,着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提高文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文化发展科学化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保障人民各项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影响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协调好文化改革发展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促进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文化改革发展重大关系,统筹文化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完善文化布局、文化结构、文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不断增强文化发展后劲,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要在全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非一日之功,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之真正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坚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人民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和丰富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必须大力繁荣文化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文化生活质量。要加大对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文化创作生产引导,引导文化工作者坚持正确文化立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把学术探索和艺术创作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使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人民精神文化新空间。要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动力。要围绕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文化法制建设。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围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意见,明确工作责任,提出具体要求,确保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落到实处。要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要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大对年轻人才、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名家、文化大师和各领域领军人物,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要深入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总之,全党要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提升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
——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几点体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全会《决定》),作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吹响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军号角。深入学习全会《决定》,再次研读《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7期刊发的云杉文章《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以下简称《文化“三自”》),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简单地说就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一、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
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到当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移动传播,人类一直保持着对文明进步的向往和追求。完全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就是人类文化进步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每一步前进都以相应的文化觉醒为前提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艰辛探索和建设实践中,每一次跨越式前进也都源自于深刻的理论觉醒和高度的文化自觉。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文化自觉的不断提升,对我们来说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正如《文化“三自”》指出的: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这种文化自觉的进一步提升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二是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
第一,要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文化也成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是那样永恒。社会发展进步到现阶段,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说说唱唱、敲敲打打、写写画画,却看不见文化对人的感化陶冶、激励鼓舞、团结凝聚之重要意义,是肤浅的;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形而上、虚而玄、泛而空,却认不清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航、引领、推动之重要作用,是片面的;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经济的附属、产业的点缀、甚至是财政的包袱,却看不到文化能够自主发展、形成产业、创造财富之重要地位,则是短视的。我们应当认识到:文化不仅具备震撼心灵、满足需求之精神力量,而且具备引领社会健康发展、激发民族创造活力之物质力量;一个国家的兴盛强大离不开文化,一个民族的传承延续离不开文化,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文化。还应当认识到: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今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企图用西方思想文化“一统天下”的背景下,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和十三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如果不能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当代先进文化,不能形成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基础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成为一句空话。这样的认识,对每个人都应当是一种“自意识”而不是“被认同”,并且是对文化本真意义和内在涵义的深刻认识、深度认同,这才是我们所讲的高度文化自觉。
第二,要牢固树立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文化自觉不只是内在意识上的自觉醒悟,还应当是实际行动上的责任担当。因为,文化是在长期的延绵不断的建设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无论是整个人类的文化,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一个点滴积累、长期积淀的过程。所以,我们对文化的责任担当理所当然要包括对文化建设的参与,对文化发展的推动,对文化进步的引领。如果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看作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高楼大厦,那么它必然是一砖一瓦、一层一级建造起来的。文化大厦建造的主体,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伟大人民。文化大厦建造的过程,是一代人一代人地永续传承、接力推进。因此,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传承者。其中那些思想觉悟深、创新能力强、文化造诣高的人,就成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代表人物和文化大师、文化大家。诚然,文化发展的历程,又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向前的过程,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有曲折、有断层甚至有毁灭的可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这种复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文化进步推动者责任担当的艰巨和使命履行的艰难。在中国历史上,中华文化走过了五千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有多少人奉献了青春激情,有多少人饱受了屈辱艰辛,有多少人甚至牺牲了宝贵生命。在当代中国,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兴盛的历史重任,已经庄严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肩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思想文化的新解放新创造,为中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大动力,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存境遇,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文化面貌,重塑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文化形象。中国共产党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担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疑要表现为更高层面的文化自觉。这种责任担当,应该是一种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担当,是一种永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担当,是一种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责任担当,是一种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条件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担当。
二、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
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责任,那么文化自信就是一种信念、信心。对文化的认识、态度是否正确、科学,不仅关系着文化的现实发展状态,而且决定着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开放包容、继承创新,既不搞全盘西化,也不搞文化复古,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容而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但在当前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深刻纠结、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背景下,各种形态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远远超过以往,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认清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正确看待过去的文化和现在的文化,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树立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三自”》指出: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保持这样的文化自信,要求我们理性审视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积极借鉴和包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各国文明成果。
第一,要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对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和内在价值有科学的判断,简单明了地讲就是三句话:一是看得起,二是不自大,三是善梳理。对待自己的文化,那种蔑视传统的看法,那种数典忘祖的做法,实在是要不得的。特别是一个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在文化上尤其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忘了自己的本。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现在讲中国传统文化,一些人只讲孔孟,或者大多讲到两汉唐宋明清文化,而对近现代历史文化、对红色革命文化,却视而不见或少有提及。其实,十九世纪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锻造了独特的文化精神,创作了不朽的文化精品,同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宝贵财富,同样不能忘记也不应忘记。那种消解红色经典、颠覆英雄人物、亵渎革命传统的现象,其实是一种反文化行为;那种看不上当代中国制度文化、看不见中国非凡发展成就、看不到中国文化空前繁荣,其实是一种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当然,看得起自己的文化,又不能自高自大、更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进行理性的审视和科学的分析。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重要的是在认真梳理的基础之上,摒弃糟粕、保留要义、革故鼎新,不断开掘出文化新义、创造出文化新品。
第二,要有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各国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对外来文化采取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是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的另层表达。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衰,固然是其内在本质和生命力决定的,但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有兼收并蓄的传统,这实质上就是其特有的自信气度。当然中华文化历史长河确有过封闭保守的年代,也有过闭关锁国的教训,但开放包容始终是主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了解、包容吸纳达到了一个新阶段,远胜于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傲慢甚至敌视态度。在这个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的新时代,中华文化包容外来文化的气度和胸怀不会收缩、只会更大。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开放包容,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坚持文化开放,又不能丢掉自己的根本;文化的包容借鉴,还必须是吸纳基础之上的创新再造。曾经有一种倾向,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似乎主要是对西方文化或者欧美文化。其实,人类文明多种多样,世界文化多姿多彩。除西方文化、欧美文化外,诸如曾是古代文明发祥地的中东文化、南亚文化,创造过玛雅文明的拉美文化,还有被古人类学家称为人类起源地的非洲文化,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对外来文化关注的视野越广阔,对中华文化补充的养分就越丰厚。全会《决定》强调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就是一种坚定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种长远的文化发展战略。在推进文化开放过程中,应当始终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立场,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要求,吸纳世界各国文明之优长,采撷异域民族文化之精华。在此基础之上,经过转化再造、创新创造,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备中华文化特有的品格和气质,这才是在文化开放中发展中华文化的根本之道。
三、文化自强本质上是对文化强国的向往追求,实现文化自强需要我们有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培养的协同推进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目的是要实现文化自强。《文化“三自”》对“文化自强”的阐述深刻而又透彻:文化自强的“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强的“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吸引力影响力、强大活力创造力、强大实力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长期以来都称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大国,《文化“三自”》率先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现的是一种具有历史感和时代性的远见卓识。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把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定位于“文化强国”,在中央正式文件中是第一次。这是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基础就是我们党拥有的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也是全体人民共同期盼的文化自强的合理表达。如何实现这样的文化自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的是需要我们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有正确的把握,对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有全面协调的整体推进。
第一,要有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的正确把握。路径关系全局,方向决定成败。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发展道路,就能培育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这一文化发展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逐步开辟的,也是对五千多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继承与弘扬。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不断孕育先进思想文化的正确道路,是一条实现文化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建设发展的文化,必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是反映先进生产力要求、代表历史前进方向、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符合当今时代潮流、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文化,具有强大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的文化。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方向,关键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灵魂和精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应有之义。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实践证明,文化之于民众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渗透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文化之于国家的软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力。只有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巩固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文化凝聚力,形成展示当代中国形象的文化软实力。
第二,要有对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培养的协同推进。文化建设,内容为王。促进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创造是第一要务。这里讲的文化创造,既包括文学艺术创作,还包括新闻写作、图书出版、理论创新与阐释等多个方面。我国当下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其数量和规模可谓历史空前,关键是如何提高质量和水平。应当看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开放的时代,新的社会实践为文化创造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新思想、新题材、新土壤。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应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秉持正确的文化理想和价值追求,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基础上,潜心创作、细心推敲、精心打磨,以更多高质量的、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来讴歌伟大时代、来激励广大人民。新形势下,文化的影响力既取决于其内容的独特魅力,也取决于其是否具有高效的传播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搭建更广阔的传播平台,建立更通畅的传播渠道,采用更丰富的传播手段,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对受众的影响更深刻更有效。这当中,还有一个借助科技和市场提升文化传播力的问题。要大力倡导利用科技创新成果进一步增强文化传播的效果,大力推动利用市场机制和产品营销进一步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文化创造也好、文化传播也好,都必须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为基础。无论实现文化自强,还是建设文化强国,都离不开文化事业的强盛,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强壮。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优先安排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文化项目,深入实施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实行大战略引领、大项目带动,以大企业为骨干,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石、人才是保障。各领域文化拔尖人才,是文化建设的领军人物,是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的文化代言人。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培养一大批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培养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一大批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推动文化创造、文化传播,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培养,还有一个体制机制、动力源泉的问题。好的体制机制来自改革,文化发展动力源于改革。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改革给文化发展带来好的体制环境,是改革给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活力,这已经得到宣传文化界和社会各方面的普遍认同。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克难、深入推进的新阶段。要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总思路,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破解改革中遇到的关键难题,着力破除文化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包括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文化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使文化建设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总之,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全党全社会都应当在全会《决定》精神指引下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文化自强。我们有理由相信也应该相信,中华文化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们必须牢记也应该牢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任重道远,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坚持不懈地开拓前进、砥砺前行。
中国能源:快速发展并冷静思考
我国已成为能源消费和生产大国,在“十一五”期间能源发展状况如何?仍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十二五”期间,我国的能源安全是否有保障?我国的能源改革如何攻坚?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中国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去冷静分析,思考与探讨。
“十一五”能源发展突飞猛进
记 者:张主任,能否介绍一下“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情况?取得了哪些成就?
张国宝:应该说,中国能源在过去五年里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0年底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超过9.5亿千瓦,其中4.45亿千瓦是在这五年增加的。中国水电事业起自1910年在云南石龙坝建设的小水电站,至今正好100年,目前,我国水电装机总量已经突破2亿千瓦,增量居世界第一。这五年新增水电装机容量0.96亿千瓦,也是世界第一,也就是说中国水电前90多年完成了1.1亿千瓦,而最近五年完成数接近了前90年的总和。从这两组数据来看,这五年能源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可能在世界能源发展史上也绝无仅有。
现在,我国人均电力装机容量达到0.69千瓦,与五年前相比,人均增长了0.2千瓦,尽管跟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但人均占有的发电量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
另外,过去五年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力度也是很大的。我们关停了总量达7200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这相当于韩国或英国全国的电力装机容量。现在30万、60万千瓦的电力装机占到全部装机的70%,而过去这个比重只有30%到40%。从技术角度看,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单机容量70万千瓦机组,这些机组我们引进、吸收、再创新,已可以完全自主制造,其单机容量和技术达到了世界上的最高水平。目前已建成的和在建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数量我国居世界第一。
所以,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技术水平来看,过去五年,我们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可以说我国能源产业已经跃居国际先进行列。
现在,我国能源供给基本实现了供需平衡。过去长期困扰我们的电力紧张、天然气紧张的局面基本得到了缓解,这一点,老百姓应该是感受最深的。2010年供暖季天然气的使用就和往年不一样,以往因为“气荒”限制屋内的温度不能高于18度,现在就没有这个限制了。过去老一代人烧蜂窝煤,后来是烧煤气,现在发展到烧天然气了。这五年,人均天然气消费达到了88立方米,这是在过去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增加的,这是人民生活迅速改善一个很好的例子。
“十二五”能源格局建立在环保之上
记 者:在过去五年中,我国在能源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能源消耗太大,污染比较严重等,那么,下一个五年之后,我国的能源格局会是什么样子?
张国宝: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水平、用能水平都还比较低下。在发展过程中,我们确实存在单位GDP能耗较高的问题。
中国能源结构特点是对煤炭的依赖特别大,我们有70%的能源是来自于煤炭,而发达国家正好反过来,他们只有30%左右是煤炭,70%左右是天然气或石油,核能在电力当中也占到16%,而我们核能连2%都不到。煤炭消耗要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还涉及运输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问题。与天然气、核能相比,无论是排放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硫还是固体废弃物,煤炭都是多的。
我们一直致力于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十一五”期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我们能源结构对煤炭依赖非常高,所以短期内还扭转不了对煤炭的依赖。我们要逐渐减少煤炭运用的比重,努力增加非化石能源或清洁能源的比重,这是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现在,我们在能源供需方面基本上做到了平衡,但中国人口这么多,人均用能量比发达国家还是差得很多。比如说电的拥有量,美国人均3千瓦,我们一个人才0.69千瓦,距离不小。当然我们不能攀比美国的生活方式。
我们还要不断地改善生活,发展生产力,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节约,要推行节能减排技术,把发展建立在节约能源和环保绿色的基础上。
“十二五”期间,人均用电水平应该还会有所提高。我们应当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同时加大节约能源。因为我们目前的产业结构乃至每个单位产品的能耗都还比较高。同样生产1吨水泥或者钢材,我们的耗能比日本多,我们节能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所以,中国面临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占有量不是很多的情况,必须提倡厉行节约。
“十二五”期间的减排任务非常艰巨。但是我是有信心,我认为经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只要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同时适当加快核电的发展,应该是有可能达到的。
“新能源”中国发展速度不容小觑
记 者:您怎么看待我国新能源的发展情况?
张国宝:新能源是我非常想谈的一个问题。我注意到,奥巴马在最新的国情咨文中提到中国这些年新能源发展非常快,甚至说有些地方超过了美国,他们感到有危机感了,其实不只美国人这么看,欧洲或是别的国家也是这么看。
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新能源发展有一个准确的评价,中国这些年的新能源发展非常快,这是事实。以风电为例,我们的吊装量达到4100万千瓦,已经超过了德国,现在仅次于美国,预计今年将超过美国,光是2010年就增加了1300万千瓦,这个增量是世界最快的。今年一季度我国风力发电188亿千瓦时,已经接近核电的发电量,今年风力发电量有可能超过核电发电量。
技术水平上,我们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最早,我们风电单机都是300千瓦、800千瓦的,新疆达坂城风电场开始装的是这类机型。1.5兆瓦的机型我国企业基本都是买的欧洲国家的专利,然后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现在国产的3兆瓦和5兆瓦机型,都是通过自主研发或联合研发搞成功的,都有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
所以,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我们全是买别人的专利,这一点我必须要澄清一下。我们的一些企业一直在做自主研发,比如说金风和浙江的运达。现在3兆瓦的海上风机,我们已经在上海东海大桥一侧安装了,现在运转得很好,5兆瓦的国际上也还没有大量生产,我们也生产了。再说风机的主要配套部件,比如风机的浆叶,像保定的惠腾就是几个搞空气动力学的院士办的。比如变频器,前一段时间我们还不会做,现在很多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结合起来,在大连、株洲、东方电机都生产出了变频器,这都是自主知识产权,并不都是买人家的,所以,目前我们风机的研发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外评论中国在短短5至10年内培育出一个完整的产业,感到惊讶。太阳能也是一样,现在我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占到世界市场的40%以上,这些都可以看出我国新能源的发展状况。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对待新事物的态度问题,是满腔热情的支持它,还是一叶障目,弄颠倒了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这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十二五”能源发展深度思考
记 者:可再生能源发展是能源战略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刚才您说“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水电发展非常迅速,水电也是关乎民生非常重要的一类能源,那么在未来的五年,水电如何进一步发展呢?
张国宝:中国的水能资源储量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我们水能的开发程度并不高。美国在罗斯福新政期间建造了胡佛大坝,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水能资源70%都开发完了,而中国现在开发水平也就是30%多,从理论上来讲,开发潜力还是很大的。
但是越往下开发,水能资源地越远离消费地,往深山老林里走,往西部走,往没有人烟的地方走。在水能开发过程中,会不会改变原来的生态,改变生物的回流,这是重要的环境问题。
另外,中国的人口密度大,很多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也有人在那里居住,所以建水电站不移民的很少。要安置好移民群众,真正做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让移民群众能够在水电站的建设中,共享经济效益,这在政策运作上必须认真加以考虑。这两个难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电发展。所以,要想水电大发展,必须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
记 者:核电这几年也是大发展,我国在建的核电规模是世界第一。我注意到您在年初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说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站,过去提“加快发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尤其是日本核泄漏事故后,是不是会控制一下核电的规模和速度?因为各地都在争抢核电项目,尤其是内陆核电站。
张国宝:控制核电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提法,我偶尔也能听得到。现在我们批了32个反应堆,已经开工建设的是28个,全世界有50多个反应堆在建,我们占了40%以上,从开工建设的数量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因此,不乏有人担心安全能不能保证?装备制造能不能跟得上?是不是太快了?但是我心急如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核电占整个装机容量不到2%,而世界平均是16%,差距比较大。
别的国家是什么情况呢?美国有104个反应堆,装机占比16-17%,法国58个反应堆,占比80%以上。日本国土面积小得多,有54个反应堆,韩国起步比我们晚,人口和面积只相当于中国一个省,都已有21个反应堆在运转。从国土面积来讲我们和美国差不多,从人口来讲,我们比美国人口多的多,所以我讲有朝一日,中国有104个反应堆,一点都不用奇怪。
那么,美国的核电什么时候建的?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在70年代。最高峰的时候,美国同时在建的核电站有40座,我们现在在建的核电站才28座,还没有达到美国最高峰时的状况。
另外,在核电方面我们有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不是今天我们才讲这个,实际上在若干年以前,就已经有所准备。清华大学和两个交通大学早就设有核专业。五年前,我们专门跟上海交大商量,从本科二年级的工科生中转一批到核电专业,这些人毕业以后就业状况非常好,没有找不到工作的。我们已经接受了几批这样的毕业生。美国已经有二三十年没有建核电站了,它就感到工程技术人员不足,所以他还要请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去画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的工业基础和人才比我国要差。1956年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当时韩国汽车还不会生产。现在韩国培育了汽车、造船、钢铁、电子产业,能说是我们基础和人才不如韩国吗?关键是国家战略和决心。我国之所以核电发展还不如韩国就是犹豫不定,政策多变。
关于内陆核电站,大家有些担心安全问题。沿海核电站跟内陆有什么不同呢?就是三回路的冷却水,沿海站可以直接拿海水冷却,然后排回海里。内陆核电站就不能把这个冷却水直接排到江河里去,要搞大的冷却塔。但是一定要说内陆站比沿海的危险,这个拿到国际上说,人家不接受。你去看美国、法国的反应堆都是均匀分布,既有沿海也有内陆。
我去过美国凤凰城的Palo Verde核电站,它是美国比较好的一个核电站,这个地方是一个沙漠地带也没有多少水,它用的冷却水全部是城市排出来的污水,它不是也发的很好吗,这也是一个内陆地区。
就中国来讲,这事儿刚刚开始,要让大家都接受这个理念不容易,我们也是非常谨慎的,先放到沿海,这个大家争议比较少,至于说内陆地区该不该建?什么时候建?我们一直在做规划和详细论证,现在日本福岛出了核事故我们就更加谨慎了。
关于内陆核电站的选址,老的电力部就做过认真调查。湖南、湖北和江西这三个地方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什么煤炭资源了,所以冬天会出现局部性的电荒,夏天问题不大,因为它水能资源比较多,到了冬天水电少很多,煤一遇到极端天气又送不过来。在这样的地方,我们原规划同意建核电站。应该说他们三个省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而且他们也都在竞争,都想成为第一个。我想也不可能都在同一天开工。我们承认这些地方都缺煤,缺少一次能源,从这点考虑是应该建的,但是该不该建?什么时候建?要看论证和准备的情况。现在确实出现了许多省争上核电的情况,各企业也在争厂址,我是不同意这种做法的,核电对安全有更加严格的特殊要求,这次日本福岛核事故使我们头脑清醒一些是好事。
记 者:谈到电力,目前大家觉得“十一五”电力体制改革比较缓慢,在“十二五”期间会不会推动呢?一说电力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煤,那电煤之间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张国宝:电力体制改革,我是主要参加者之一。我首先跟大家讲,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电力体制没有统一模式,各国都不一样。我们现在这种模式受英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影响比较大。
讨论改革的时候也有各种各样的意见。第一阶段改革解决了政企分开的问题。现在一个国家电网,一个南方电网的“两张网”方案,实际上是各种意见的综合平衡,我想改革以后,总体上运作还是正常的。这个改革完成后,根据国务院的意见,发改委就把电改办移到了电监会,所以现在电监会是电改办的领导单位,而不是能源局。现在改革至少要取得发改委、国资委、电监会三家的一致同意,而往往意见不统一。我认为改革不完全是自下而上的,而往往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要有决心,特别要领导机关作出决断。我也认为改革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为妥,不要急于求成,兼顾稳定和发展。
煤电矛盾的核心是价格问题,价格部门在主管。我谈一点个人建议。矛盾是显然存在的,就是煤炭已经放开了,你现在再收回限制煤价,煤炭行业不同意,社会舆论也不同意。那么电价这一头,只有和煤价有一个联动关系较合理,但是现在需要防止通货膨胀,既要考虑到民生,又要考虑到现有产业竞争力。电价是不是可以完全放开,随煤而动?这要发挥大家智慧。
总之,看看我们30年来走过的历程,改革首先是个渐进的过程,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现在做的一些措施,如果放在30年以前,你根本就做不了,也做不动,但是在今天来看,这是显而易见应该要做的事情,它要有一个为改革创造条件的过程,也要有大家取得共识的过程,所以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要比发展更难,因为它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整。
透视能源新格局
我国石油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2%。
当深秋的冷风裹挟着星星冷雨将气温骤然拉低时,冬天来了。与此同时,电监会发布消息,“迎峰度冬”全国电力缺口2600万千瓦;
当发改委16个月来首次宣布成品油价格下降时,“柴油荒”来了。紧随其后的,是老百姓的困惑和官方对“两个油桶”的约谈;
当俄罗斯总理普京在今年“十一”黄金周后匆匆来访时,中俄天然气合作加深的契机来了。中俄两国总理的高层会谈中,能源合作的话题频频出现。
无论你想或是不想,能源就在那里,须臾不可离。
全球性能源变革扑面而来
【声音】“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 ——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在韩国釜山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第三届“能源·经济·发展”论坛上,引用了胡锦涛主席的讲话来说明能源变革的重大意义。
吴吟指出,从全球来看,变革首先体现在国际能源的消费中心正由西向东转移,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减慢,人口出生率也有所下降,能源需求处于平稳增长的状态,有的国家甚至还在下降;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占世界人口接近40%的中国和印度两国,对能源的需求增加较快。第二个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在采取一些办法,研究发展新能源和低碳的技术,引起了新一轮的能源变革。
近日举行的亚洲炼油与石化行业大会传出的信息也证明着能源消费东移的判断:未来五年内全球新增石化产能以炼油为例,近40%集中在中国,近40%集中在中东,其余非洲、南美各占一定比例,而欧洲、北美均呈下降趋势。
目前,全球每年都要消耗160多亿吨标煤的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指出:“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人类能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没有受到能源的限制,但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时代已完全不一样了。化石能源消费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必须面对的沉重压力。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敏说:“当前世界能源电力发展面临许多的新变化和新挑战,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升级,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明显加大,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全球出现了能源发展多元化调整的趋势,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孕育着重大的变化。”王敏认为,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国的能源和电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当前持续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表明,我国能源电力的发展仍面临深层次的问题,推动能源生产和发展方式变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不能再敞开口子用能源
【数据】我国人均化石能源占有量较低,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60%、6.2%和6.7%;按目前发展方式,预计到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将占世界三分之一。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在国网能源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能源·经济·发展”论坛上透露:目前“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正在制定之中,“十二五”规划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正式提出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的重要举措。
“控制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限制各地的发展,而是为了促进更好的发展。”江冰说,“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将以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目标为手段,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过度用能。”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执行主任张希良认为,“十一五”期间,国家把节能目标向地方分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创新。分解和考核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只要省长一重视,很多事就好办了。“十一五”总量控制和目标分解的成功实践可以运用到“十二五”的能源总量控制中。
江冰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加快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制度安排。但是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难度较大,因此要尽快选择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明确目标。要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手段的同时,配套必要的行政手段。行政手段主要是建立约束目标和分解机制,合理控制能源供应,强制淘汰落后产能,使合理消费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从根本上改变敞开口子用能源的局面。
驱动经济的能源从哪里来
【事实】丹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GDP增长了90%,能源消耗却在下降。在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丹麦所做的工作是全球的楷模,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史立山指出,丹麦的成功说明,在传统能源节能方面也有十分巨大的潜力。关键在于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机制和制度。“整个欧洲现在已经形成非常有序的能源价格竞争机制。如果没有市场经济制度的引入,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现在能源所面临的时多时少,特别是装机不发电的状况。”
国网能源研究院总经济师李英指出,要积极研究落实输配电价形成机制,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以推行居民电实行阶梯电价为契机,重点解决电力价格交叉补贴矛盾,调整居民天然气价格,减少工业对居民用气价格的补贴。要深入研究市场机制与节能减排政策的融合,重点是促进节能调度与电力市场的统一,一是研究各类电源在环境排放中的折价标准,看能不能将其纳入到电力市场竞价规则;二是研究可再生能源配额市场化交易的可行模式,这也是在一定条件下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措施之一。
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消息是,在“十二五”期间,各地新增加的水电、风电、太阳能以及能源的综合利用,煤矸石的发电等重大的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等新增的消费量将不进入能源消费总量的计算。政府希望,清洁能源担当起为经济发展提供驱动力的重要来源。
积极推进水电项目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卢强:
水能利用应该成为能源“发展方略”之首。我国正面临着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危机,随着二氧化碳减排升级,吨煤的产出成本将骤增,火电前景不佳,而大中型综合水电工程建设将会影响我国200年,需要积极推进水电项目。
西南地区加上闽浙赣,作为国家一级重点工程至少要有3.7亿千瓦装机形成,加上东北,达到5亿千瓦。雅鲁藏布江的开发现在应该立即启动。
新能源建设要跳出旧观念束缚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
德国在这次福岛事件后,宣布到2022年要关闭核电站,以发展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他们经过大量的分析研究计算,以及大量实证的调查研究提出许多发展清洁能源切实可行的任务和措施,并提出了相应法律和政策上的保证。
中国不会弃核,但德国发展清洁能源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中国要想跟上世界新能源发展的步伐,应该采取创新的思想和思路,跳出原来传统观念的束缚。
可再生能源将迅猛发展
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
我国能源发展存在能源资源相对短缺、供需平衡紧张、结构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影响加剧等问题,能源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未来我国能源格局总体将呈现“能源结构清洁化、能源开发基地化、能源调运跨区化、能源平衡全国化”的主要特征,“电为中心”进一步突现,突出表现为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特高压交直流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跨区输电的加快发展。未来应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程度,提升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综合效率。
(温源、张翼整理)
抓住机遇调结构
调结构,就是突出主题,贯穿主线,有扶有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2012年03月08日人民日报 作者:记者 刘 杰 钱 伟 等
优化结构,做强实体经济
●黄兴国代表(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
把发展实体经济和调结构、推动科技创新以及增强发展活力紧密结合,促进各类资源更多地向实体领域聚集
今年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大困难和挑战。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个坚实基础,把发展实体经济和调结构、推动科技创新以及增强发展活力紧密结合,促进各类资源更多地向实体领域聚集,提升发展质量,筑牢我国经济根基。
面对困难,天津积极应对,措施包括广泛深入开展“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制定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25条政策,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等等,其中一个举措,就是继续把大项目、科技小巨人、楼宇经济作为重要抓手,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坚持不懈抓大项目好项目。我们围绕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同志提出的“三个一批”(投产达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要求,始终紧紧抓住大项目好项目建设这个关键不放手,用优质增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目前,天津的经济结构正发生质的变化。
毫不动摇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一手抓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一手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是天津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2010年9月,天津制定了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出台了一整套扶持政策,使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发展,从中培育一大批“顶天立地”的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今年,计划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家,小巨人企业达到1500家。
坚定不移抓楼宇经济。楼宇经济占地少、污染少、经济效益好,能够很快集聚一大批业态先进的企业和机构,被喻为“立起来的开发区”,非常适合像天津这样的大城市发展。我们把发展楼宇经济作为迅速壮大区县、特别是中心城区经济实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努力打造年税收“亿元楼”,确定了128个重点支持项目,出台了含金量很高的支持政策,今年将新增 “亿元楼”50座。
天津是一个以实体经济为主的经济中心城市,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我们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壮大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了实体经济优势,具备了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
记者 陈 杰整理
兴皖富民,促进中部崛起
●张宝顺代表(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在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安徽已迈入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新阶段。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实施,国内外产业资本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及我们自身的要素资源整体升值,未来一个时期是安徽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我们将抢抓机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着力打造“三个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
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就是要奋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力争“十二五”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实现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发展与民生的有机统一。为此,必须进一步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充分利用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平台,以大开放实现新跨越。深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加快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面提升经济质量和产业竞争力。坚持在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努力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牢固树立富民优先导向,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徽商重信守诺的优良传统,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青山绿水是我省的靓丽品牌和宝贵财富,也是重要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我们将按照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要求,把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努力使江淮大地山更青、水更绿,基本实现江河安澜、人水和谐。
总的说,就是要以打造“三个强省”为重要支撑,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其中,经济繁荣是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良好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和谐是改革发展的有力保障,人民幸福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归宿。
记者 刘 杰 钱伟整理
自主创新,加速经济转型
●周强代表(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能否有效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决定着能否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湖南,发展不足和发展不优的矛盾依然突出。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继续依靠要素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重速度、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经济上行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湖南必须在加快创新上下更大的决心、出更多的举措、有更大的突破。
破解矛盾的总钥匙是科学发展,关键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我们能否有效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决定着我们能否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我们提出建设“创新型湖南”,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让创新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推动湖南迈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基础在教育,根本在机制,关键在人才。前不久,湖南出台了《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提出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主体,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全社会协同创新,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创新体系,实现发展主要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只有提升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的自主创新能力,湖南的整体创新实力才能得到增强。要加大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高端品牌和产品。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就要打破一切阻碍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用机制激发创新动力,用创新保持机制活力。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走出高墙大院,进入企业、进入市场。要广纳各方人才,构筑中部人才高地,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世界在变,创新不变。我们相信,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中心环节来抓,不断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创新因素,必将为湖南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势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 吕明军 颜 珂整理
决胜发展模式转型
我国已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刻。“背水一战”决战转型,方能为小康中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盛中国开辟出坦途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正在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十二五”开局之年已经过去,面对一年来一系列复杂因素和不确定风险催生的新问题、新情况,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赵涛坚持观察长远趋势和主线变化,“目前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未来甚至可能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发展方式转型已经在全党全民中形成了高度共识。”
在今春全国两会前夕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中,赵涛悉数过去一年见微知著的新变化:
工业结构调整关闭了涉及18个行业的2255个企业的落后产能,150亿元中央资金加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装备工业核心能力建设,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以16.5%高于工业增速2.6个百分点;新增就业1221万人,超额完成321万人,相当于美国182万新增就业的6.7倍;全国1000万套保障房如期开工;2011年底,超过3.6亿人参保,超过1亿城乡老年人领取基本养老金;2011年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升至51.27%;外贸依存度从2006年最高的67%下降到2011年的50.1%……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也从去年9.2%的GDP增速中看到了这种大势所趋,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的拉动力量发生了变化,投资贡献回落到54.2%,消费提升到51.6%,外贸变为-5.8%。
“这说明经济结构有一定改善。虽然增长速度告别了两位数,蕴含的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的加快值得肯定。”他强调,经济增速的放缓更多是主动调控的结果,目的是为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更多空间。
当然,在这种前途光明的趋势面前,会遇到多重挑战。
“近年来,我们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取得了进展,但经济结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发展方式转变仍然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举例告诉本刊记者,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l5.1:45.9:39转变为2011年的10.1:46.8:43.1,“仍存在产业结构偏重、一次产业不稳、二次产业不强、三次产业不大的问题。”
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传统经济结构的缺陷更加显露出来。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岳平对本刊记者说,这集中表现为“三个过度和一个缺失”,即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全球分工中过度依赖加工制造环节和加工贸易、竞争战略过度依赖成本价格,而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和供应链管理等高端环节缺失。
“那种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是不可持续的,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候了。今后的发展需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统筹协调发展。”BP中国区总裁陈黎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中给出的建议是,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下大决心重塑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以改革为原动力,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全球的先进技术整合自身的各大产业,实现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高起点。”
“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新中国建设60多年来,经历了无数的重大考验。尤其是在那些决定党运国运的关键时刻,闯得过还是闯不过事关生死存亡。”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中,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升为中国“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能否最终实现的决定性前提,“在这个历史关口,只能进不能退、只能胜不能败。”
结构调整“过大关”
“从长远来看,中国已经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调整经济结构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张卓元认为,这是新阶段发展面对客观现实的必然要求。
郑新立则从国际和国内作了具体分析:
首先,世界经济处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许多新的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巨大压力和倒逼机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明显加大,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更加凸显。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增大,经济活动向全球快速扩展,我国与发达国家结构性矛盾增大,与新兴经济体的竞争领域增多,针对我国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在汇率、市场开放、知识产权等方面我国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明显。
他认为,其一,国际金融危机仍然在深化,实体经济增长乏力,新的经济增长点短期内还难以形成,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不断暴露,实现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会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其二,一些国家还酝酿把碳排放与贸易挂钩,征收所谓的“碳关税”,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可能对我国保持乃至拓展外需形成较大制约;其三,世界经济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全球性经济格局调整和转型给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深刻影响;其四,国际金融危机刺激了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的加快,发达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把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我国产业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如果不能把握趋势、抢占先机,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其次,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根本举措只能依靠结构调整。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日趋尖锐。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损害大、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
需求结构上,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作为一个大国,长期主要依赖投资、外需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大经济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产业结构上,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制约着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和区域结构上,城镇化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和区域之间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不仅事关内需扩大和发展空间拓展,也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要素投入结构上,主要是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需要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
“未来一个时期,这些结构性矛盾会更加凸显。不调整经济结构,就难以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就难以实现经济持续发展。”郑新立告诉本刊记者,调整经济结构,无论对长期战略任务而言,还是对当前现实紧迫工作而言,都是结合点和突破口,既为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支撑,又为实现未来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扩大内需是战略基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尹中卿解读说,“这更加显示了决策层将扩大内需作为经济结构调整首要任务的决心。”
“外需往往受到许多不可预料和突发性因素的影响,其变化并不是我们能控制的。立足扩大内需是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需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通过积极扩大内需,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度明显降低。2010年与2008年比较,货物与服务贸易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由7.7%降低到4%。
“但也要看到,我国内需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稳固,随着政府力量的逐步退出,内需越来越多地需要依靠市场力量推动,而以“住”和“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房地产投资和企业投资活动,都还有较多不稳定因素。”张立群说,也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事实上,这三大重点都主要是针对提高居民消费。”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进一步分析说,结构调整的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其首要任务是解决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失衡,确立消费需求的主导地位,“如果‘十二五’时期,最终消费率由2009年的48%提高到55%左右,居民消费率能提高到45%左右,那就会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格局。”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消费率为47.4%,远低于美国的87.7%、欧盟的80.7%、日本的78.6%,也明显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67%左右的水平。“这还是在扩大内需,尤其是启动消费需求强调多年的情况之下。应当改变这一窘况。”张立群认为,应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是扩大消费、扩大内需最为广阔的空间”,到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仅刚刚超过50%,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甚至从更广阔的视角为本刊记者分析说,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市场需求相对短缺,由城镇化带来的国内市场扩大,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产生的巨大需求,有可能成为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条件。
这其中,“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是要提高居民消费能力。”采访中,郑新立反复强调,这就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做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
2月8日,国务院批转了《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在这份近年来国务院批转的第一个促进就业国家级专项规划中,明确规定了“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按照这一速度,五年内工资几近翻一番。更进一步来看,郑新立强调,当前应更加注重就业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以此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突破口。
“不过,扩大内需的同时,也要处理好内需与外需、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关系。”郑新立认为,扩大内需并非压缩外需,而是在稳定和拓展外需的同时,着力增强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我国的扩大内需,是在开放条件下的扩大内需,而不是自求平衡。”
产业升级乃战略突破口
1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强调为了让美国经济“基业长青”,美国需要重振制造业,并表示将调整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家把制造业工作岗位重新带回美国。无独有偶,日本财务省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去年日本出现自1963年以来的首次因产业转移造成制造业空心化的贸易逆差,日本国内学者呼吁应尽快出台措施扭转局面。
在王岳平看来,两则消息共同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21世纪前十年是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产业转移的时期,但这一进程可能会逆转,未来十年可能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夺回制造业的十年,“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危机爆发后,为了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把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其目的是为了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抢占新的制高点。
针对在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情况下,我国产业总体上还未能摆脱过度集中于生产和加工制造环节中低端的现状,王岳平告诫,“如果中国不能把握趋势、抢占先机,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在王岳平看来,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要么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要么即使是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和矛盾。“长期以来过度依赖投资、过多依赖加工制造环节中低端和关键环节缺失的共同作用,形成对资源环境的透支,加剧了我国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矛盾。”
而且,他进一步谈到,由于我国出口额的增长是依靠数量的大幅度增长来实现,而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品牌等关键环节的滞后,还使得我国用工需求主要集中于低教育水平的劳动者,而大学生等较高文化层次劳动者就业困难,更使得劳动者收入难以提高,进而影响到消费率难以增加。
因此,他建议,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应当谋求改变单纯地依靠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要努力提升要素禀赋,着力突破能够有效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和价值链层级的关键环节,改变单纯依靠价格竞争,更多地依靠质量、品牌、响应速度和服务等非价格竞争。
“产业升级最大的制约,仍然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张立群认为,多年来,我们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发挥低成本优势,逐渐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一直是发展中的软肋,许多关键技术、大型成套设备、核心元器件和重要基础件都依赖进口。”在其看来,如果不能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就难以在新的国际竞争条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日本和韩国的经历表明,在低成本竞争优势丧失后,应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知识产权,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其经验值得借鉴。”王岳平认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着眼于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制高点,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地结合起来。
王岳平告诉本刊记者,“从当前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来看,‘物联网’、‘云计算’和‘智慧地球’等新兴技术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生产、生活和创新方式,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要准确把握这些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变化方向,明确主攻重点,加强基础研究,突破核心技术,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
绿色现代化战略方向
“事实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绿色发展。”尹中卿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基础上,能源消耗偏高,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010年,我国的发电量和能源消费量都超过美国,单位GDP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倍多。我国GDP占世界总量不到10%,但消费的铁矿石、粗钢、氧化铝和水泥占世界消费总量的比例却分别达到54%、43%、34%和52%。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消费对进口的依存度都超过了50%。
尤其值得高度关注的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仅为2.01%,远低于国家发改委此前设立的3.5%的目标。对于节能减排指标的未完成,尹中卿直言,“深层的原因,还是结构调整没有到位。在原有的结构下,经济增长必然导致能耗上升。”
根据统计,2010年中国一次性能源生产量为29.9亿吨,一次性能源消费量已经达到32.5亿吨。“由于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可以预见,未来20年,中国仍将是世界上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超级大国’。”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告诉本刊记者,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量占全世界的比重将进一步达到22.3%,接近美国14.3%和欧盟10.7%的总和。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长期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中指出,迫切需要从过度依靠资源的消耗和环境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低碳、绿色、集约的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加快从过度依靠资源的消耗和环境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低碳、绿色、集约式的增长方式转变。”在他看来,“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一个重要的战略方向便是绿色发展,“根据世界上每一次危机都会孕育和催生一批新产业的特点,以低碳产业为代表的绿色经济必将成为推动全球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在这样一股潮流中,中国更应该抓住机遇,实现率先发展。”
“发展绿色产业、投资绿色经济,促进绿色消费,不仅不会影响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率,还会大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社会福利,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安全、适应气候变化的‘多赢’。”胡鞍钢显然也持同样观点。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例达到11.2%,根据国务院2009年底提出的目标,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要达到15%。“我估计中国将超额完成这一目标。”胡鞍钢预计,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到2015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2%,到2020年达到18%,到2030年达到26%,超过美国、欧盟的比例,将是世界上绿色能源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索之路,本质上讲就是一条绿色创新的现代化道路,它不同于从1750年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共同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而是在21世纪上半叶创新一种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同期下降乃至脱钩的绿色发展模式。”胡鞍钢最后说。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2012年02月24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即使按2012年全年可提供城镇新增就业机会1200万个计,但新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人数预计将超过1400万人,军队转业人员、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和登记失业人员也将达1000多万人,这意味着2012年全年仍将出现近1200万的就业缺口,表明就业压力依然较为明显,特别是一些影响就业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建议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持就业促进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就业形势不盲目乐观需关注五大问题
2012年,随着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各项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总体上就业增长仍会呈现稳定向上的态势。以2012年8.7%的经济增长速度来测算,预计2012年可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50万人左右。但综合考虑2012年国内外环境以及经济发展趋势,2012年就业形势也不能盲目乐观。
第一,不确定影响存在,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从国内形势看,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十二五”时期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由此对投资和工业生产会造成不小下行压力,对就业的挤出效应也会相应显现。尚处起步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未形成明显的就业增长效应,同时也会使需要转行和新进入的劳动者在劳动技能和素质上不适应新的就业需求,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风险大大增加。此外,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及汇丰采购经理指数等一些衡量就业增长的先导指数,近期一直在低位运行,这也给2012年就业形势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国际形势看,后金融危机时期,各主要国家经济复苏依旧乏力。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显著放慢,就业市场形势没有改善。从新兴经济体来看,经济增速也普遍出现回落。尽管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也在放缓,预计2012年仍可保持较快的增长。
综合考虑,国内经济增长趋缓、产业结构调整等影响就业的宏观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以及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有可能在明年累积叠加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使2012年我国就业面临的不确定风险增多,就业形势将依然复杂。
第二,总量过剩依旧,供需不对称为主因的局部短缺更需重视。一方面,2012年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很大。即使全年可提供城镇新增就业机会1200万个,但新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人数预计将超过1400万人,军队转业人员、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和登记失业人员也将达1000多万人,这意味着2012年全年仍将出现近1200万的就业缺口。在农村,还至少有近1亿人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全年也需要转移800万人。另一方面,以供需不对称为主要特征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更显突出,表现为区域不对称、产业不对称及技能不对称等方面。
第三,受成本上涨推动,“招工难”的常态化发展趋势需要关注。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供需不稳定性增强,近两年季节性用工短缺更加凸显,并在部分地区、企业和行业出现“招工难”。尽管“招工难”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但有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的趋势。“招工难”是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结构性矛盾的一种反映,预计2012年初季节性的“招工难”仍会继续出现,并有向常态化发展和区域性蔓延的趋势,如何将长期发展与短期调节相结合破解“招工难”需要高度关注。
第四,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影响就业吸纳能力。我国八成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就业岗位的最重要提供者。2011年上半年全国工商联对17省市中小企业的调研表明,当前中小企业生存非常困难,困难程度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初期。尽管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明确了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但其政策效应尚需进一步评估。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生产萎缩必然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和就业压力的增大。
第五,重点人群继续“碰头”,高校毕业生失业的社会风险需要防范。2012年,我国将有70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比2011年增加近40万人)需要就业,700多万名中专、职高、技校及“两后生”也将集中进入就业市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将会集中显现。另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等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继续“碰头”,就业再就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从社会影响看,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大部分选择留在城市里,有强烈的城市生活要求,是城市失业队伍中颇具影响力的群体,如果他们的就业需求得不到满足,在一些不良诱因的作用下,可能出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行为。
促进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2012年,要切实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和实施新一轮就业促进计划,确保全年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第一,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落到实处。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健全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带动就业。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推动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落实财政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政策,完善财政就业专项资金使用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完善,将政策落到实处。
第二,促进扩大就业与产业升级和转移的良性互动。国家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调节,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通过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导致的就业减少和资本外流。东部地区凭借先发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可加快高端产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设计和建设新兴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条,扩大新增就业需求。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扶持力度,鼓励劳动密集型、物流成本低、产品时效性弱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吸引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通过建立中西部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模式,增加就业吸纳能力。
第三,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重点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重点开发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岗位和基层就业岗位,统筹实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落实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政策措施,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第四,加强就业信息指导机制建设。稳步推进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平台,推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均等化、制度化、专业化和信息化。
第五,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精神,统筹好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这三个重点,加快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和能力的提升,转改一批普通高校培育技能型人才,扶持一批民营的技工院校,支持企业自办技工学校,提升培训的数量与质量。要完善职业培训资金直补的政策,鼓励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间的合作,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
第六,规范协调劳动关系,提升就业质量。全面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加大执法和宣传力度,推动各类企业与职工签订并严格履行劳动合同。在推动就业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保持工资的稳定和增长。继续推进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转变,着力建立工资集体协商(谈判)制度。健全最低工资制度,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指导等宏观指导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加强对高收入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工资分配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