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等学校:
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加强内涵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内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以加快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人才培养作为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把内涵发展作为提高质量的核心要求,把教学工作作为提高质量中心任务,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提高质量的根本出路。
为深入贯彻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切实落实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现结合我省高等教育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科学定位为前提,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符合度
1、明确学校定位,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以“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为指针,鼓励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克服同质化倾向,彰显异质性特征。支持高校根据办学历史、学科专业抚势、地域特征、资源条件和服务面向,确定学校的办学定位,培育学校的办学特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确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2、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紧密结合我省经济杜会发展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扩大直接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的专业比例,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学科专业体系以及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建立专业准入、预警和退出机制。连续三年报考率低于60%或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减少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支持高等学校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进一步强化学科的综合交叉集成,形成以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领域为龙头,以专业性、行业性、综合性强的高校或学科为骨干,以主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或学科为基础的高等教育结构。开展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支持优势特色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和农林、水利、地矿等行业相关专业以及师范类专业建设。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龙头作用。
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高高校其他职能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
3、创新人才培养体制。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实现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培养人才,实现文化育人。
要以服务安徽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校、政府、企业三方联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位一体,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彻底打破学校与社会间的壁垒,形成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局面。建立若干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要技术依托的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
4、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加快招生制度改革,继续探索高校自主招生、自我约束、政府统筹、依法监督的招生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选拔人才。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分类入学考试试点和高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考试评价方式,推进综合评价,探索形成高考与高校考核、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体系。改革招生录取模式,推进多元录取,逐步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范围,在坚持统一高考基础上,探索完善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的方式,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知识+技能”录取模式。改革对口招生、专升本招生、录取制度,拓展人才培养的立体渠道,提高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感、归属感。
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产业发展、转移、升级的能力,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相关部门、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探索联合培养、深度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中小学教师、卓越医师、卓越农艺师、卓越法律人才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卓越计划”。以重点科学、重点实验室等为依托,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小学期制、订单培养等项改革。实施“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
6、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服务人才培养。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服务高质量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促进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融合、促进科研基地与教学基地的融合,促成工程研究中心、试验站的职能转变,增加人才培养的职能,促成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
改进高校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把科研成果对人才培养的贡献作为主要的评价因素。
7、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引领人才培养。增强高校社会服务意识,主动服务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扶贫、科技下乡、科技成果转化等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建设一批企业和高校合作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改革试点,建设一批省内产学研战略联盟。
8、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支撑人才培养。着眼于文化强省战略目标,加快培养更多高层次文化领军人物和大批高素质文化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推动徽州文化“走出去”战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秉承办学传统,凝练办学理念,确定校训、校歌,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培育大学精神。加强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等场馆建设。面向社会开设高校名师大讲堂,开展高校理论名家社会行等活动。
三、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提高人才培养各环节与定位的吻合度
9、巩固本专科教学基础地位。把本专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价要优先保障教学,体现育人中心。每年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研讨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及时解决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难点问题。制打。具体办法,一把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将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安排优秀教师为本专科低年级新生上课。定期开展教授为本专科生授课情况的专项检查。鼓励高校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教授负责制试点。倡导知名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完善教学名师评选表彰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形成向教学一线倾斜的风气和风尚。
10、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教学专家组织、教学委员会、行业企业专家的作用,大力开展人才培养市场调研。以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着力打造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着力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1、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健全课堂教学制度,将教师的主要精力投入课堂教学。倡导集体备课,完备教材、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进度表等基本教学资料,做到课前准备充分,教案撰写完整,课堂讲授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多元,加强师生互动,强化课后辅导。成立学生教学信息组,了解课堂教学现状,及时改进课堂教学状况。教学管理部门定期编制和发布课堂教学动态信息,确保课堂教学效果。
12、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观,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注重学思结合,彻底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入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开展研究型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等开展教学。实施“教学研究项目”,开展教学成果奖评选。
13、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实践教学要严格按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科学合理地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标准和实践成绩考核办法,保障各实践环节的有效时间和效果;深化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强的实践项目,加强真实或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和设计,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毕业综合实践及顶岗实习等应有学校或院系部统一安排,严格规范管理,确保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鼓励大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实践活动。新增生均拨款、新增教学经费优先用于实践教学。
14、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教育学生,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充分发挥其它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发掘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要大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全员培训、骨干研修、攻读博士学位、国内外考察等工作力度。
15、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在博士学位授权高校扩大硕博连读规模,提高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协调发展,支持部分高校以项目形式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广泛开展学校之间以及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制度。大幅度增设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进一步优化博士硕士研究生、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专科规模结构,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结构。健全研究生考核、申诉、转学等机制,完善在课程教学、中期考核、开题报告、预答辩、学位评定等各环节的研究生分流、淘汰制度。
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与奖学助学制度,依托导师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经费,增加研究生的研究资助额度,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
16、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完善公派出国留学管理机制,注重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强国际国内创新力量的开放共享和深度融合。大力支持高等院校招收外国留学生,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和层次。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办好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一批国际化的学科专业和特色课程。充分利用安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建立健全汉语国际推广教师和志愿者队伍服务机制。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
四、以教学建设为基础,提高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
17、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关爱学生,潜心教书育人。坚持师德为先,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坚持正确导向,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之风,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将师德建设作为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18、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完善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坚持集体备课。,深化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实行新开课、开新课试讲制度。完善助教制度,加强助教、助研、助管工作。探索科学评价教学能力的办法。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19、建立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严格实施高校教师资格制度,坚持实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明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制定聘用、考核、晋升、奖惩办法。本科院校“双能型”教师重点考核教学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及产学研结合的能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重点考核教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实验实训教师重点考核指导学生实验实习、教学设备研发、实验项目开发能力。兼一职教师要根据聘任合同进行考核,重点考核教学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鼓励和支持兼职教师申请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基础课教师重点考核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教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等。督促民办高校依法落实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平等法律地位。
20、提高教师的“双能”、“双师”素质。实施“教师能力发展中心建设计划”,探索高校引进、培养和使用应用型教师的体制和机制,建立本科院校“双能型”教师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标准、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引领和带动全省高校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高校依托大中型企业,共建“双能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提升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完善教师到企业和基层一线实践制度,并将其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实施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实施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鼓励高校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改善教学团队结构,形成双师、双能型结构的教学团队。
21、加强实验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各校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在职教师实验实训岗位教师设置数量,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实验实训师资队伍。加大对实验实训岗位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提升实验实训水平。
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质量和任教能力的指导和考核,切实发挥兼职教师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作用。
22、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着力选拔和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教学管理岗位,逐步改善教学管理队伍的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建立一支满足教学管理需求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服务意识强、管理效率高的教学管理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创造条件,开展与国内外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相互考察、交流和研修,以适应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并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改善和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级别待遇。
23、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大力促进应用型课程开发和建设力度,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的教学大纲。抓好公共基础课课程群、主干课课程群、实验课课程群建设,抓好名牌课程和重点课程建设,聘请校内外、国内外名师和企业人员担任课程主讲。出台新课程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建立大学联盟,共同开发体现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新课程,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发体现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新课程,鼓励高校与企业(行业)合作,共同开发体现社会生产与职业需求的新课程。实施“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计划”,开展“十二五”省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
24、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建设以第二代安徽省教育和科研网为核心的教育专网。“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构建较完备的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以及教育质量、学生流一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等监测分析系统。完善全省教育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建立省级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全省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实施“高等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建设计划”。
25、强化教学资源共享。整合区域性或同类型高等学校相关教学资源,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办学,实现资源效益和服务效率的最大化。建立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精品课程库、优秀教师教案等优质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构建开放、互动、共享的网络教育教学模式。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共建共享。
开展高校合作联盟建设和分类管理改革试点,支持其探索“抱团发展、集约办学”的新思路,积极推行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习”制度,允许联盟内高校跨校、跨专业选课,互认学分,条件成熟的可以互发毕业证书,互授学位。
26、实施二期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积极做好与国家有关高等教育重大工程和项目的对接,启动二期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发挥建设项目在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提
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做好一期间省级质量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工作。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皖北地区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设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和一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项目。
27、加强人才培养经费保障。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依法加大政府投入,优先保障教学投入。调整优化各级政府预算内基建投资结构,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投入。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社会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改善教学基本条件,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金。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适时调整学费和住宿费标准,保障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新增生均拨款、新增教学经费优先用于人才培养。
五、以质量监控为手段,提高学生、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28、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体系。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协调好教育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坚持能力本位和实践本位,重点考察实践动手能力,将行业标准引入到专业规范和专业标准,。将技术标准引入到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将执业资格标准引入到人才规格和人才标准,据此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在办学定位与特色培育、质量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质量管理等方面制定基本要求。
29、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健全组织机制,确定教学质量一把手负责制,成立教学指导委员等专家组织;建立运行机制,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制度和教学质量的“预警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工资晋级等相挂钩,加大教育教学成果的奖励力度,教学成果奖与科技成果奖同等对待。
30、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视和发挥专家组织的评价功能,重视和发挥现代教育评价方法与技术的作用,健全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制定过程的质量管理,健全课程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实施过程的质量管理,完善考试和考查、评估和督导、教学检查、教学信息收集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检测与反馈过程的质量管理,完善专业及专业结构的改造与调整、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健全等调节过程的质量管理,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
31、健全教育教学评估制度。建立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制定安徽省“十二五”期间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对所有符合合格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合格评估,对尚未达到三届毕业生的新建本科院校开展自我评估,对已接受上一轮评估并获得通过的地方高校进行审核评估;对医学、师范、工程、建筑类专业开展专业认证和评估;积极探索国际评估。对具有三届毕业生的高职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32、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式,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活动,形成开放的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体系。
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并在学校网站显著位置发布,接受社会监替,督促高校自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和学位点建设单位的检查指导,建立相应的信息化平台。
3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计划,制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实施“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培训,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项目资助体系。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区。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加快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完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与帮扶。
二O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