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原理

发布者:王燕发布时间:2016-04-28浏览次数:3077

 

 

 

 

 

 

 

 

 

 

 

 

 

 

 

 

 

 

课程名称     

       

 

大纲拟稿人                  

 

 

 

编制时间   2013    9 1 

 

 

 

 

 

 

 

 

 

 

研究生处制表

 

课程

名称

自然辩证法原理

拟稿人

 

姓名

 

卜晓勇

学时

18

审稿人

姓名

 

学分

2

职称

 

 

 

 

考核

方式

平时与考试综合

时间

学期末

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含预修课程)(150字以内)    

自然辩证法是我校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是对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的教育,帮助硕士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了解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培养硕士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一是讲解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及其历史发展;二是讲解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三是阐述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四是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五是讲述科学技术与社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发现、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及其方法论分析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从而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预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章节、重点、难点、课时分配、相应章节内容的教学方式(如理论教学、自学、综述文献等))(5001000字)

绪论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目的要求】

1. 掌握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

2. 熟悉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3.了解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

【主要内容】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传播与发展,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

3.自然辩证法与中国现代化。建国初期,工业化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4.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目的要求】

1.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2.熟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3.了解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的自然科学、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

【主要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1.1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自然及自然观,自然观的基本类型,自然观的理论地位及科学方法论意义,古代科学的萌芽及其自然哲学形式,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基本特征,古代希腊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基本特征,中国古代自然观及其基本特征,古代希腊自然哲学及自然观基本特征。

1.2  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和局限性。

1.3  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自然界的平衡和自然界的承载能力。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

2.1现代自然科的发展和系统自然观的产生。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基础,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系统自然观确立的意义。

2.2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系统: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结构层次。

2.3自然界的演化。自然界变化过程的不可逆性和自然的进化,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

3.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

3.2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与科学基础。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3.3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问题与思考:1、元气论与原子论的差异及其对中西医学发展的影响;2、中西天人关系的差异及其对中西医学模式形成的影响。

第二章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科学精神、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假说的形成、科学创造中的逻辑方法、创立理论的思维方式。

2.熟悉科学事实的获取方法、科学创造中的非逻辑方法、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科学理论发展的社会历史观。

3.了解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创立理论的语言、创立理论的思维形态、创造性思维、科学理论的累积式发展观、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

【主要内容】

1.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1.1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涵义及性质,科学的本质属性,关于科学划界的标准。

1.2科学知识的构成。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1.3科学价值。科学价值,科学精神。

2.科学认识的形成

2.1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科学问题及其分类,科学问题的来源,科学问题的选择,科学问题的条件和转换,科研选题(科研选题的意义、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科研选题的一般程序)。

2.2科学事实的获取。观察与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模拟实验中模型方法的应用,观察实验中重要的认识论问题。

2.3科学假说的形成。假说的形成志科学问题的解答,经验定律型假说的形成方法,原理定律型假说的形成。

3.科学理论的创立

3.1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

3.2创立理论的语言。科学理论与科学语言,科学语言与科学理论的创立,科学语言的形式化——人工语言。

3.3创立理论的思维方法。演绎方法,非演绎方法,

3.4创立理论的思维形态。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顿悟——直觉与灵感,创新思维。

4.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4.1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相容性评价,自洽性评价,简单性评价,

4.2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对应原则与检验蕴涵,确证,否证,判决性检验,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检验的复杂性。

5.科学理论的发展

5.1科学理论的累积式发展观。古典归纳主义的累积发展观,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发展观,理论的应用、调整和修改。

5.2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理论的可否证性,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科学的成长与进步。

5.3科学理论发展的社会历史观。范式与共同体,常规科学及其危机,科学革命与理论更替。

问题与思考:传统中医为何未走实验科学之路?

第三章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目的要求】

1.掌握技术的体系和结构、技术方案的构思和设计、技术方案的试验和实施、技术伦理、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

2.熟悉技术的构与和分类、技术的预测和评估、技术价值、高技术及其产业化。

3.了解技术的本质和特征、现代技术认识的特点、创立理论的思维形态、技术社会观、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国家创新体系,。

【主要内容】

1.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1.1技术的本质和特征。技术的本质,技术的特征。

1.2技术的构与和分类。技术的构成,技术的分类。

1.3技术的体系和结构。技术的体系,技术的结构。

2.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

2.1现代技术认识的特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过程和科学、技术、工程的融合,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区别,技术认识的基本程序,技术方法的特点。

2.2技术的预测和评估。技术预测,技术评估的特点和程序。

2.3技术方案构思和设计。技术方案的构思方法,技术方案的设计及其方法。

2.4技术方案的试验和实施。技术试验的特点和类型,实施技术方案的方法与程序。

3.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

3.1技术价值。技术价值的概念及特点,技术价值的主要内容,技术价值的特点及评述。

3.2技术伦理。技术伦理的概念与形成,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技术发展的伦理建设。

3.3技术社会观。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社会观,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

4.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

4.1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技术创新的由来,技术创新的本质,技术创新的分类及特点。

4.2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技术创新的过程,技术创新的机制。

4.3高技术及其产业化。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概念,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高技术产业化的机制。

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目的要求】

1.掌握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和社会规范、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增长方式、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中国发展道路。

2.熟悉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发展模式的选择、科学技术进步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3.了解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保障、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新阶段、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主要内容】

1.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1.1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进程,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内涵与科技体制改革。

1.2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和互动,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

1.3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和社会规范。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

2.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2.1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科学技术社会化,科学技术业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

2.2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区域运行的不平衡性,过程运行的不平衡性,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

2.3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保障。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动行的机制,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

3.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

3.1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新阶段。高技术产业群的兴起,新的社会思潮,走向知识社会。

3.2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全球化问题。

3.3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发展模式的选择。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发展模式,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竞争力,科学技术产、知识与创新发展。

4.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

4.1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

4.2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中国发展道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决定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中国发展的新道路。

4.3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科技发展战略,国家创新体系。

4.4科学技术进步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建立信息技术体系及相应的信息产业结构,加速信息化进程,开展生命科学技术、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增强国家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九、实践教学:详见《学时分配表》

十、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表(总学时1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5学时、社会实践3学时)

 

理论教学内容

学时

 

绪论: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2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4

第二章科学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4

第三章  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

4

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4

学时合计

18

 

十一、成绩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期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听课过程(20%)、课程论文1篇(40%);期考成绩(60%)。期考为闭卷考试、理论考试。

教学方式(需说明课堂教学、课外教学、课程综述有关的安排或计划)

 

课程教学采取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把握重点,详解难点;适当安排师生互动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查阅课外资料、调研;分析利用材料,形成成果;服务社会。

实验及计算机应用或实践环节的内容和基本要求(200字以内)

 

对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200字以内)

通过学习研究,认识和掌握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学科研究的科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科学现象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进行进行理论分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含外文资料)

(一) 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拉兹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版。

5.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6.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7.奈斯比特:《大趋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8.里夫金、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9.刘奇、贺新华:《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龚育之:《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刘大椿:《“自然辩证法”疑难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1、通过作业考查收集基本资料的能力。

2、撰写文章论述对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认识。

期末采取闭卷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的方式进行。

 

系学位分委员会审查意见:

 

 

 

 

 

 

 

 

 

 

                                           委员会主任签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