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
2021年行政工作要点

发布人:汪千松  发布时间:2021-10-27   动态浏览次数:308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推进学校博士立项单位建设的关键时期和实现学校“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

学校行政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校党代会“三步走”战略安排和博士立项单位建设目标任务,按照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改革发展工作,促进学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学校深入推进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主要目标

教育教学:1个专业通过国家级专业认证,2-4个专业专家进校考查,5-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国家一流课程2-3门;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文科工作会议高质量召开。

学科学位:博士立项单位建设实现年度目标;学科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一流学科建设成效持续提升;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实现既定目标;研究生培养、管理、评优评先制度体系得到建立健全。

科技创新:国家级项目立项25项以上,各类项目到账经费11000万元以上;国家级科研奖项或国家级科研平台取得突破,省级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师资队伍:全年引进博士研究生80人以上;“中江学者”计划持续推进;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持续提高,重点学科(方向)领军人物及团队建设得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推进。

就业创业:学生考研录取率达到22.5%,就业工作常态化监测机制不断完善,就业创业质量明显提升。

二、重点工作

在抓好常规工作基础上,重点完成以下任务:

(一)坚持深化改革,提升办学治理能力

1.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持续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人事制度、校院两级管理、评价考核体系和资源配置使用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强化绩效考核评估、跟踪督办和结果运用。全面实施校属企业体制改革,释放所属企业活力。凝练学校“十三五”发展成果,编制印发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稳步推进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学院规划年度任务的落实。加强教育统计数据分析与服务,提升教育事业统计水平。持续强化学院发展关键指标设置和督办考核,充分发挥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学校事业发展的硬核作用。

2.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贯彻执行学校章程及有关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规范学校办事规程和议事规则,认真落实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方案。完善学校学术委员会、学院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代会作用,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定期召开行政与工会联席会议、重点工作通报会及“我与校长面对面”活动,畅通师生诉求渠道。完善法治专门机构,健全学校法律顾问工作机制。

3.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加强财务管理,严格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教育基金会运行机制,规范基金会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加大财务监管力度,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审计力度,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严格执行招标采购工作制度。持续推进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加大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和效益评价考核管理力度。推进实施公用房超定额有偿使用管理办法,支持现有资源向优势学科倾斜。

(二)坚持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加快推进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全面谋划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落实学校振兴本科教育实施方案,出台202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一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依托智慧教室推动课堂改革,重点建设一批线上课程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对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做好应用化学拔尖班培养模式经验推广。开展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培育工作,谋划标志性成果突破。强化教育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监控,“双基”建设实现全部达标。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持续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和“金课”建设,组织开展第四届“课程思政”说课比赛,遴选“课程思政”优秀教案,评选“课程思政”优秀教师;严格规范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选用,继续抓好“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工作。落实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要求,推进成立劳动教育基地。

2.加快推进专业内涵建设的提升。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围绕地方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建立健全新专业建设论证和专业退出机制,依规停办相关专业。对接“双万计划”,推进一流专业申报与建设,力争5-8个专业再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制定一流专业建设方案。持续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启动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力争1个专业通过国家级专业认证,2-4个专业专家进校考查,5个专业提交认证自评报告、5个左右专业提交认证申请。完善 “新工科”建设体系,加强新工科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绩效评价和成果总结,推进新工科内涵建设,带动“新农科”“新文科”等“四新”建设。组织召开文科工作会议,强化文科学科专业发展。加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构建学校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加快推进人工智能(AI)类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做好人工智能微专业教学质量监控,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学院内涵发展。

3.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升。加快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与学科竞赛之间的联动机制,积极承办安徽省工业机器人应用大赛等省级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力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有新突破。持续推进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创新学院和创业学院建设。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坚持学科引领,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1.积极推动学科建设实现新发展。全面落实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科资源,动态调整学科布局结构,重点支持博士立项学科和支撑学科,注重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优势特色学科集聚群,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提升学科在全国的排序,努力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实现既定目标,组织各类学科分析制定建设计划,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后半程工作。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学科评价和绩效考核,建立学科建设经费、资源投入动态调整机制。规范学科建设经费使用,提升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的使用绩效。

2.积极推动学位点结构实现新优化。围绕博士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方案,定期召开博士立项单位建设协调推进会,聚焦关键指标,强化协同联动,持续推进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与创建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求,实施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降低内部同质化竞争,加强资源整合,强化优势和特色学位点建设,推动学校学位点布局和结构更趋科学合理。开展学位点建设评比,强化学位点内涵建设,制定学校硕士学位点合格评估方案,启动学校13个硕士点的合格评估工作,组织完成金融等4个专业硕士点的专家预评估工作。

3.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实现新转变。稳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质量。修订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出台“1+3+2”研究生教育改革文件,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加强省内及长三角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交流研讨,积极融入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联盟,谋划举办由安徽省研究生教育联盟高校和长三角地区高校参加的研究生教育论坛。支持研究生参加全国创新实践系列赛事和学术交流,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严格研究生课程和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建立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优化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标准,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责任人作用。强化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专职研究生辅导员岗位设置,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管理、评优评先制度体系。组织研究生专场招聘会,开展研究生就业指导,提高研究生就业率。加强研究生组织建设,适时召开学校首届研究生代表大会。

(四)坚持创新转化,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1.着力增强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力度。抓好国家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申报工作,获批国家级项目25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数稳步增长。拓展高级别项目的申报渠道,各类到账经费11000万元以上。抓好省部级及学会协会奖项培育与申报工作,支持与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申报,博士立项建设学科积极争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力争获得8-10项省部级科研奖励,积极组织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的联合申报并取得成效。

2.着力增强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力度。抓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研平台培育和申报,力争获批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1-2个,积极培育国家级科研平台,为博士立项学科建设和学校博士立项单位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加强对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建设的管理和考核,优化重点科研平台及团队建设管理体制,提升平台培育团队、团队服务平台的联合攻关能力。推动校级重点科研平台研究方向的凝练和资源配置的整合,优化校级平台的布局结构,持续加大平台经费投入,发挥科研平台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强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确保验收合格通过。

3.着力增强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力度。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宣传和解读,鼓励师生发明创造,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借助学校科技特派员和挂职干部教师力量,积极对外宣传我校品牌和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持续推进与政府、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实体,共同开展应用转化类项目研究,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资产经营公司的建设进度,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保障体系。积极打造智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撑。

(五)坚持人才强校,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1.持续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围绕博士点创建和学科建设需要,对标“十四五”规划年度指标,优化人才政策体系,优先支持博士立项学科人才引进。全职引进博士研究生80人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副教授6-10人;全职引进具有海外背景的高层次人才2人,全职引进三类及以上人才1-2人,柔性引进三类及以上人才6-8人、高层次人才团队2-3个。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上海理工大学联合招收博士后,积极推动在学校建立院士工作站。继续开展产业教授选聘工作,探索产业教授转为全职引进人才,推进高层次人才共享。继续做好各类人才项目申报工作,持续推进“中江学者”计划,公开招聘首席教授、特聘教授。加强专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的选聘工作。

2.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立德树人意识与责任,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和监管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细则,将师德师风贯穿于教师发展各环节。加强师德师风年度考核,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和考核负面清单,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谋划“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年”系列活动,建立师德师风风险处置流程和应急预案机制。继续组织开展教师入职宣誓仪式、教师节表彰及教职工荣退荣休活动,完善教职工荣誉体系,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提升教师精气神,汇聚学校发展正能量。

3.持续加强教师培养考核。继续推进中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创新团队培养计划,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出国访学研修、赴企业单位挂职锻炼。完善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常态化推进分级聘任,建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直评、直聘制度,建立重点人才“绿色通道”。核算2021-2023年教师编制,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逐步形成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完善教师岗位聘用考核体系,制定教师岗位聘期目标任务,实施定编定岗和人员对岗,强化教师岗位职责考核和聘期考核。围绕博士立项学科发展方向,实现师资精准引育,加强重点学科(方向)领军人物及团队建设。注重党政管理、教学科研、后勤保障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努力打造与学校战略目标相匹配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六)坚持以生为本,提升教育管理实效

1.创新理念深化学生教育管理。坚持“五育并举”,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打造主题班会示范课程和精品课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加强优良学风建设,提升学生学科竞赛参与率,考研录取率达到22.5%。持续深入“课堂新态”“宿舍新态”建设,实现学工队伍进宿舍进教室常态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两校区心理晤谈室建设。建立智慧资助平台,提升精准资助工作成效。加强国防教育和体能测试工作,完成年度大学生征兵工作。

2.创新方式优化就业创业服务。积极应对就业形势变化,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就业创业协调机制,稳固原有就业市场,拓展新就业形态和就业市场,逐步完善企业数据库,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依托“云服务”就业平台,拓展学生就业渠道,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继续推行毕业生网上签约,实行就业数据实时监控,构建就业工作常态化监测机制。继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发挥创业孵化基地作用,推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落地见效。完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打造就业创业指导类课程“名师金课”。

3.创新举措强化第二课堂建设。办好校院两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规范学生社团管理,办好社团精英训练营,强化共青团组织育人功能。持续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丰富“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优化项目供给能力,建好用好“第二课堂”体验教育中心。常态化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选拔和培养工作。

(七)坚持开放办学,提升社会服务能级

1.进一步深化和延伸社会合作领域。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与长三角地区校地、校企和校际的联合互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同向同行。积极对接芜湖市产业发展,建设好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实与芜湖市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常态化调度推进协议落地。落实与鸠江区、繁昌区等区县合作项目,推进与湾区、弋江区等区县签订合作协议,推动与湾区共建国际设计师学院。落实与安徽叉车集团、奇瑞公司等企业的合作事项,推进与海螺集团、京东集团签约合作协议。继续落实定点帮扶工作,助力美丽乡村振兴。落实与校友企业的多维合作,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2.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合作办学网络。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多种途径寻求与国(境)外高水平的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拓展欧洲、东南亚地区高水平大学合作数量。强化留学生招生管理,提升留学生招生规模和教育质量。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方式,稳妥做好外籍教师的聘请与管理,有序推进师生赴国(境)外访学研修和留学深造,组织开展和动员参加网络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持续提高学校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3.进一步谋划和构建继续教育模式。实施学历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促进信息化技术与继续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融合。发挥学校工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主动寻求合作,建立非学历培训专家信息库,培育高质量的品牌培训项目,提升继续教育的规模和效能。完善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建立规范合理的培训运营模式和激励机制。探索目标管理,调动继续教育学院积极性,激发继续教育办学活力,提高继续教育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度。

(八)坚持优质保障,提升教职工获得感

1.有序有效推进基本建设。按时保质完成国际工程师学院二期工程项目和配套项目建设,确保学院搬迁和学生入驻如期完成。积极推进7-9#学生公寓施工建设。启动校本部工程训练中心、西区师生服务中心和2栋研究生公寓项目建设。规范做好1#、2#研究生宿舍改造及校内各类修缮改造工程;安装学生宿舍楼无感知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校本部学生宿舍网络,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校园大数据平台,完善网上办公和线上教学系统,丰富网上办事项目范围。加强馆藏图书资源建设,提升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能力。

2.尽职尽责建设和谐校园。完善智慧校园“一站式”服务大厅系统建设,提升校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幼儿园学前教育质量,完成校园物业招标,做好师生后勤服务保障。持续推进绩效工资改革,依法依规解决好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关切的福利待遇。推进校史馆建设,持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支持各类师生社团活动,不断丰富师生和离退休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力度,开展教职工体检活动。

3.谋实谋细校园安全治理。推进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健全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完善各类校园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常态化开展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危化品安全使用管理。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防范校园贷、套路贷意识和能力。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完善舆情研判处置机制。规范校内停车区域,加强校园车辆安全管理。充分发挥校园警务站作用,提升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完善国际工程师学院校区运行和保障机制,确保新校区的安全稳定。

4.抓紧抓实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和属地的疫情防控要求,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认真总结前期疫情防控经验做法,健全完善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年度工作任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