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政治理论课教师及研究生赴井冈山考察学习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09-12-03   浏览次数:187

我系政治理论课教师及研究生赴井冈山考察学习

 

    2009年7月11——13日,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认识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科学发展之路,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系组织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马克思 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赴井冈山考察学习。
    登上井冈山这片红色的土地,师生们处处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不畏艰险英勇奋斗和实事求是敢于开拓、善于创新的精神。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这里完整地展现了人民军队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代八十余年的光辉历程。南昌是人民军队的诞生地,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同志在这里领导起义军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立了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师生仔细阅读展览说明,细细观看革命先辈们在战斗中所使用的、饱含着历史沧桑的件件实物、数据与历史图片,大家无不被革命先辈们英勇奋斗的事迹所感染,为了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为了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革命先辈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艰辛探索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就是这条革命道路的起点。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国革命一路走过的风风雨雨完整地在革命烈士事迹及其遗物,在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详实的历史资料之中重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擎起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面旗帜,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井冈山开始,革命的星星之火燃遍九州。
    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的革命烈士陵园是井冈山中心景区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观,有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题写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个烫金大字,经过花坛园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109级台阶,威严肃穆的纪念堂就矗立在山顶上。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在纪念碑下,教师党员和学生进行了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活动,深化了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识。
    位于茨坪西北17公里处是著名的黄洋界哨口,海拔1343米,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因黄洋界上经常浓雾弥漫,好似汪洋大海一望无垠,故又名:汪洋界。师生们站在黄洋界上,远处山壑间白雾弥漫,群峰若隐若现;近处短短数十米黄泥挖出的土坑就是红军战士们以寡敌众,誓死坚守的阵地。一所依原貌建立的红军哨兵营房立在战壕的后侧,里面的历史图片向参观者们述说着往日的革命故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座凝聚了红军战士不灭血魂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碑身高达12米,如当年英勇的红军战士般昂首挺胸直立于黄洋界口。碑身上刻有毛主席手书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前面的横碑,是毛泽东手书的那首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师生们吟诵着毛主席的诗句,仿佛看到了当年旌旗猎猎、鼓角号鸣、红军战士英勇杀敌誓保黄洋界的战斗场面。
    大井村是毛主席、朱德、彭德怀、陈毅等红四军的领导们生活、工作过的地方。虽然伟人已逝,但岁月在大井村留下了历史的痕迹,让我们内心深深的震撼,发生在这里的革命事迹也感动着我们。
    通过此次考察学习,使师生们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鲜活的革命传统的教育。师生们表示一定要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井冈山精神,以新时期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把井冈山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当中。
    考察学习虽然短暂,但它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有效地加强了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用毛主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自勉,作为我们今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原则。(人文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