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副校长叶常林专题调研人文学院“金课”建设工作,研究如何打造“金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务处处长凤权、教务处副处长夏登峰陪同调研。人文学院邓英扣、刘军、周伟,各专业教师代表等参加调研。
周伟首先汇报了人文学院制定“金课”建设方案及“金课”评价标准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需求;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内容、激励措施等方面介绍了人文学院“金课”建设方案,并从“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等6个维度12个评价指标具体解读了人文学院“金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与要求。与会的教师代表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围绕课堂内容的精简与取舍、学生高级思维的培养、课程难度与深度的拓展、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等方面,汇报了对“金课”建设的认识与心得。
凤权肯定了人文学院在“金课”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他指出,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提出要剔除“水课”,打造“金课”之后,一些高校在宏观层面制定了规划;但在具体实际操作层面,以及“金课”评价标准方面,人文学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尝试。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对完善“金课”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建议,如在评价指标中加入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将学生的满意度加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中。
叶常林详细听取了与会人员的发言,对人文学院“金课”建设实施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文学院对于“金课”内涵的理解比较全面和深刻,对于“金课”的建设有创新有想法。他对教师代表们发言中所提到的问题一一做了回应。他指出,高校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要成为大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情境的设计者,要适应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的时代背景;要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有机融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要注重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要能有效创造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创造性思维、系统性思维、辩证性思维。他强调,“金课”建设,事关学生培养质量,要形成一个协同体系,任课教师和辅导员都要积极参与进来协同配合,课前、课堂、课后要协同起来。他要求人文学院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要积极与教务处对接,进一步扩大研讨的范围,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课”建设模式,为提升我校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撑。
(文/图:李娜;审核:邓英扣、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