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首页 通知公告 |
关于组织参加第二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的通知 |
发布时间: 2011-03-24 浏览次数: 950 |
校学字〔2011〕4号 关于组织参加第二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 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关于组织举办第二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的通知》(皖科普大赛组委会〔2010〕06号)文件精神,“第二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由省科协、省教育厅、团省委主办,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协办。为了展示我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增强我校和大学生开展科学技术普及的社会责任,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积极推进安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生参加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科技普及与社会责任 二、参赛对象 全校在读大学生、研究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参赛均可,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每人(团队)申报作品数量不限,团队人数不限。 三、参赛内容 参赛内容包括普及科学技术、弘扬科协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创意、产品、作品等。 参赛作品根据表现形式分为: 1、科普展教品(实物、模型或设计方案)①科普展品;②科普工艺品(含雕塑);③科普玩具;④科普教具;⑤科普模型(航天、航空、航海以及现代设施等模型);⑥其他科普产品; 2、科普文艺作品①科普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杂文;②科普表演剧(剧本)、歌曲、影视剧;③科普摄影、图画(平面或3D); 3、科普动漫作品; 4、科普网络及软件(含科普网站设计、科普软件); 5、科普报告(含科技传播论文等)。 四、作品要求和说明 1、作品应具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普及性,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目标,围绕社会热点、科普发展,以创新科学传播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进行创作; 2、参赛作品应是原创设计,无知识产权争议; 3、大赛组委会对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享有优先推荐和使用权; 4、赛作品申报材料一律不予退还(实物除外),参赛者请自行备份; 5、申报作品时必须正确填写作品分类,否则将不能通过形式审查。 五、奖项设置 1、全省大赛科普作品奖: ①特等奖3名,奖金各5万元,并颁发大赛特等奖证书与奖杯; ②一等奖10名,奖金各一万元,并颁发获奖证书与奖杯; ③二等奖30名,奖金各五千元,并颁发获奖证书; ④三等奖75名,奖金各两千元,并颁发获奖证书; ⑤优秀奖300名,颁发获奖证书; 所有通过学校形式审查且通过的初审作品,可作为社会实践学分计入作者档案,并发给入围证书;获奖人员毕业时,大赛相关组织单位将根据本单位用人计划对其优先录用,或视情况给予创业扶持;优秀科普文艺作品、论文将推荐发表或播出,并给予相应支持;优秀科普产品、设计等,符合成果转化条件的将择优扶持申请专利,形成产品。 2、学校设奖: ①优秀组织奖3名,奖金各2000元。根据各学院获奖情况和参赛学生比例,综合评选。 ②优秀指导教师奖,对获省三等奖及以上作品的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六、赛程安排 2、即日起至2011年9月30日:提交作品信息。参赛者在线填写作品申报书,上传作品图片、实物或模型照片、音视频文件等相关附件,最后进行确认提交与打印。提交后系统将自动为作品分配编号并生成电子回单,请参赛者下载保存。并将作品方案纸质材料本人签名后送交所在学院团委,由学院团委报送学校团委; 3、即日起至2011年10月25日:学校形式审查。由学生处和校团委组织审查; 4、2011年11月1日至11月15日:省大赛专家委员会初审; 5、2011年11月15日至20日:终审; 6、2011年11月24日至30日:公示; 7、2011年12月:颁奖。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组织搞好本次大赛,对于动员大学生进行科普的创意创新,承担起科技普及的社会责任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成立大赛组委会,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任组委会主任,校学工委委员为成员,学生处和校团委负责全校大赛的组织和指导工作,设立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团委)。各学院要成立大赛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大赛的各项工作。 2、加强宣传,狠抓落实。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发动工作,把参赛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结合起来,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踊跃参赛。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大赛的公正、公开、公平。 八、联系电话:2871209 联 系 人:张祖柏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六日 抄送:省科协、省教育厅、团省委 |
Copyright 2016.10 团委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师生活动中心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