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NO22】寻根安徽精神:我校青年学子深入安徽多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首页  青春快讯
【三下乡NO22】寻根安徽精神:我校青年学子深入安徽多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21-07-24 浏览次数: 254

为推动党史教育走深走实,7月10日至21日,外国语学院“红梅花”志愿服务团队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开展“寻根安徽精神”主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红梅花”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于2019年3月,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使命,通过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弘扬红色精神。

团队成员在前两年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安徽地理、历史、人文,以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各年龄阶段人群的安徽印象,对孕育在安徽大地上的大别山精神、新四军精神、王家坝精神等红色精神以及近代以来的重要安徽籍历史人物事迹进行整理归纳,并实地参观安庆独秀园、宣城新四军军部旧址、芜湖王稼祥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结合本次和以往的实践成果,团队成员们认为忠诚、奉献、求新”是安徽精神的重要内容。

忠诚是第一要义。安徽到处是红色的热土,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少不了安徽“对党忠诚、对祖国忠诚、对人民忠诚”的传奇故事。19271928年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受尽酷刑直至牺牲严守党的秘密,为了铮铮入党誓词;抗战时期的1938年叶挺将军亲自设计宣城云岭镇的“军民桥”,因为担心村民走独木桥危险;1933年4月,王稼祥遇空袭被炸穿了肠,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忍着剧痛经历了八小时手术,随后的几十年间,他总是在腹部带着热水袋工作,为了党和国家事业;1920年至1949年的30革命红旗在安徽金寨始终高高飘扬100000金寨儿女为国捐躯,为了中华民族解放;建国后的1950年安徽怀宁人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为了新中国建设

奉献是重要品质。20207月20日,阜南县王家坝闸开闸泄洪,2000多人提前连夜撤离,这也是自1954年王家坝建成以来第16次开闸泄洪。王家坝每一次开闸蓄洪都伴随群众被转移、良田被淹没,蓄洪区的老百姓为削减淮河干流洪峰,护佑淮河中下游城市、工矿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王家坝人舍小家为大家,换来了整个淮河流域的安澜。王家坝精神,既是江淮人民的高尚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求新是不竭动力。1915年至1921年,陈独秀先生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并与李大钊先生相约建党,为救国救民寻找新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和历史前进。1978年十八位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近年来,安徽也实现了从“创新追赶”到“创新引领”的历史性变革。从中国第一台VCD、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到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全球最薄0.12 毫米触控玻璃,一项项“第一”展现了安徽创新的“闪光轨迹”。

伟大征程需要伟大精神领航,安徽发展呼唤安徽精神引领。此次活动是外国语学院立足安徽各地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组织同学们在自己的家乡学习党史,在网络上学习党史,在调研中传播红色精神,在实践中增强使命担当。团队成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实践,不仅对家乡安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在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新征程上,一定传承好安徽精神,努力续写好安徽故事的新时代篇章。

(文/图:“红梅花”志愿服务团队;审核:李校林)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6.10 团委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师生活动中心二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