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首页 青春风采 |
对话西部NO.1丨王超:双语教师秉持初心 兢兢业业支教西藏 |
发布时间: 2021-08-09 浏览次数: 818 |
个人简介 王超,汉族,1989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中共党员。 2014年毕业于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获奖情况 2014年,曲松县廉政演讲中荣获三等奖 2015年,山南地区(今山南市)机关干部法律知识竞赛中获得优胜奖 2015年7月,荣获“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优秀志愿者”称号 工作情况 工作于拉萨市林周县强嘎乡中心小学,担任一年级一班语文老师和三年级三班英语老师。同时负责学校党支部的党务工作、兼任校长办公室主任。 对话内容: Q1:从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进入工作岗位以后,你是否满意当前的工作,总体感受有哪些? A1: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我参加西部计划西藏专项,服务于西藏山南市曲松县团委,并担任该县西部计划志愿者队长。在这两年的服务中,我始终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兢兢业业,出色地完成了本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交付的任务,并得到了单位领导、同事,以及其他单位领导、同事的认可。 在服务单位,领导同事最看重的是个人工作能力及为人处世能力。初到单位,我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对机关单位的文字材料一无所知,但是在领导及同事的帮助和指导下,以及毕业前在大学团委实习过一周的经历,我很快掌握了写材料的方法和技能,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出色的完成了领导交付的任务。由于我个性随和,不仅和单位的人,也和邻居单位的人打成一片,相处甚是愉快。甚至在后来我即将服务期满退出西部计划时,很多单位的领导劝我留下,这让我感受到人情的温暖。 Q2:“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推动西部大开发,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你认为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A2:个人认为,西部计划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西藏是边疆地区,地广人稀,其战略意义可想而知。从个人角度,西部计划志愿者参与到具体单位的事务中,帮助单位解决人才缺位的困境;从国家角度,无数志愿者力量汇聚一起,形成合力,可以更加积极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西藏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该区域的经济、教育等方面较其他地方落后。“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口号,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让当时即将毕业但又对工作迷茫的我毅然选择了参加西部计划西藏专项。一方面,内心对西藏神往已久,想去祖国最神秘的地方去看看;另一方面,既然是祖国的号召,正值韶华的我们为何不挥洒青春,去外面世界闯一闯呢?有了这些想法,我最终来到了西藏。 两年的服务,对我个人而言,是帮助自己解决了个人工作问题,也让自己对工作、对生活、对为人处世等各方面有了更高的认识,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阅历;对西藏而言,我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都有我的贡献。 Q3:对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个人成长成才方面,你有哪些感受和体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你有哪些好的意见建议? A3:志愿服务的行为,既是服务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大学学不到的知识与实践经验,而基层岗位是最能锻炼人的阵地。志愿服务的经历,可以让个人摆脱大学的稚气,走向成熟,学会独立生活,懂得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在奉献中逐步成长。 个人认为,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中,宣传工作很重要。本人在退出西部计划后,去了很多单位找工作,一提“西部计划”,很多人从未听过,甚至不知道“西部计划”是什么概念。导致有过西部计划的工作经历得不到认可。 宣传是不断提升政策知晓率的有效手段。对母校而言,应当在校园中多宣传关于“西部计划”的方方面面,让更多的人知道西部计划,让更多的有志青年参与到西部计划中来,为西藏和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仅要在校园中宣传,还要在社会中宣传,让有志青年的家长认可西部计划,让更多社会单位了解西部计划。 Q4:请你围绕“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主题,结合在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的经历,谈一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体会。 A4: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字字铿锵有力,这也是中国青年该有的样子。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深激励着我辈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的决心。 我骄傲曾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我没有辜负我的青春;我也骄傲现在还在西藏的基层服务,当一名人民教师,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少年强则国强。我离开了曾经的基层,到了现在的最基层。作为一名最基层教师,我依然守初心,在学校兢兢业业做好一名教师的本职工作,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让祖国的花朵成为强国的建设者。 |
Copyright 2016.10 团委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师生活动中心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