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典型成果宣传展示

项目名称:体验产业学院

项目负责人:薛保红

立项时间:201893

一、项目建设目标

(一)学院名称: 体验产业学院

(二)建设目标:省内一流,全国特色的体验产业学院

(三)围绕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三年发展规划指标的关键任务

1、人才培养

1)坚持以生为本,紧扣立德树人中心任务,挖掘体验教育的德育功能,形成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实践育人要求,将体验教育营地打造成青马工程、马列班、心理教育、党校、学生团干部培训等党团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重要且特色阵地,完成3000人培训任务,与其他育人环节形成协同链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挂牌成立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大学生思想政治体验教育营地,面对全省(全国)高校辅导员开展培训业务300人。

2)设置大学生多元智能素养和非智力素质体验教育特色课程、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体验教育技术课程、活动策划课程,立足培养各专业学生团队合作、坚韧、责任、领导力、执行力等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将产出导向(OBE)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做好学生进入企业就业前的“最后一公里”必备的素质教育训练工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提供有效支撑。三年完成5000人次教学任务。

3)面向全校学生公开选拔,办好3届(60-80人)体验产业管理创新班(辅修),为我校学生拓宽就业新渠道和发展新领域。并以此为基础积极申报体验产业管理方向的本科专业(教育部专业目录中现有相关专业为休闲体育、文化产业管理、体育装备)。依托体育硕士专业教育,开展休闲体验产业管理、户外教育、营地教育、研学旅行等方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完成20名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

2、科技创新与应用

1)结合创新学院拓展训练创新教育中心和创业学院创客工作室,开设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课程;积极扶持学校大学生体验产业类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和帮助1家创业公司发展,用科研和技术成果支持行业企业发展,完成3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计划,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创新创业比赛,荣获1项省级奖。

2)积极申报国家级项目,获批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3)发表期刊文论2篇,出版专著、教材2本,参与一项国家级行业标准制定。

3、产学研合作与社会服务

1)推动中部崛起战略发展,成立中惠旅体验产业学院、建培体验装备产业学院、山东高唐营地教育研究院、林州红旗渠精神营地博士工作站,完成布局企业产业学院,开展人才为产学研合作和社会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2)设立产学研课题6项,到账科研经费400万元。

3)举办好学术产业会议社会服务,主办、承办和参加好第三届两岸高校体验教育运用与发展年会、首届中国营地研学教育事业发展论坛、最早中国研学旅行论坛、首届体验产业大会、世界营地教育大会。

二、建设情况综述(对照项目建设任务书)

(一)项目执行情况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项目按照预定目标和计划执行,并超额完成了任务。主要采取的了以下措施:

1、围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产出导向(OBE)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做好学生进入企业就业前的“最后一公里”必备素质教育训练工作,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团队合作、坚韧、责任、领导力、执行力多元智能与非智力素质体验教育课程,为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提供有效支撑。

2、开展校企合作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课程,扶持学校大学生体验产业类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和帮助创业公司融资发展,用科研和技术成果支持行业企业发展。

3、开展人才助力行业发展,面向全校学生公开选拔,办好体验产业管理创新班(辅修),为我校学生拓宽就业新渠道和发展新领域。并以此为基础积极申报体验产业管理方向的本科专业(教育部专业目录中现有相关专业为休闲体育、文化产业管理、体育装备)。依托体育硕士专业教育,开展休闲体验产业管理、户外教育、营地产业管理等方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二)项目建设进展和开展的主要活动

项目研究进展顺利,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研究工作推进也较为顺利,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1、共建研究开发平台。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产业优势资源,全面整合产、教、研等优势资源。立足体验互动设计、体验产品设计开发、体验营地规划设计等方向,开展科技创新研究与教育工作。与国内外各大企业、研究机构等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推进教学科研双平台建设,开展体验产业实验实训教育教学,保证和推进体验产业研究与产业研究项目。

2、共建产学研合作,作专社会服务,引领行业发展

围绕学校下达的科研任务,积极拓展行业市场,开展产业模式研究、技术输出、规划设计、产业扶持、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产学研工作。

3、优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通过三年建设构建完整的新工科思维主导下的新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围绕社会对工科应用型高级人才品格素养,研究建设《非专业核心素养体验教育》《团队领导力》课程体系、申报素质拓展训练线下精品课程资源。构建体验学课程资源,将“体验就是生产力”、“客户即产品”、“客户即商品”的新思维、新理念融入到企业家、工程师、设计师的人才素质课程中,开设体验产业管理等精品课程。

4、围绕新工科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的特色型人才培养模式,申报校、省、国家等教学成果奖。

三、项目建设成果综述(附有关材料及说明)

项目立项以来,围绕“产学研赛用”五位一体化发展思路,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其主要成果包括:(详细资料见体验产业学院年鉴)

(一)产业成果

与中惠旅集团、河南建培集团、山东建荣集团签署了共建产业学院协议,与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共建体验学专业委员会和营地教育学院,在山东高唐、山东泰安、河南林州、湖南长沙、山西襄汾、芜湖三山区、湾区等市县建设分院或工作站,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开展服务县域“文教体旅康乡”产业服务体系,将科研坐在祖国大地上,产生34项产学研项目,到账566万科研经费。 

(二)教学成果

承担全校学生拓展训练、非专业核心素养体验教育、体验培训技术、活动策划、团队领导力、建设理论与实践等课程教学工作,三年服务39000多人次;培养体验产业管理创新班,完成83名同学顺利毕业。立项以来,产业学院主持教育部协同一人项目1项,省级重大教研项目1项,省重点1项,省级一般项目3项,校级教研项目4项,荣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发表教研论文2篇,参编教材3部。

(三)科研成果

组织学院教师和学生围绕体验教育、体力活动、体验旅游等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发表1类学术文论11篇,中央级报刊论文3篇,出版《体验教育论》《评价与突破:我国应用型人才非专业素质体验教育研究》《破冰活动研究》专著3部,软著3部。

(四)竞赛成果

三年来,依托学学院组建了校红色国防运动代表队、飞盘代表队、攀岩代表队、卡巴迪运动代表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取得喜人的成绩,荣获国家级竞赛冠军3项,全国铜奖1项,分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级挑战杯金奖1项,省级互联网+大赛银奖2项,铜奖4项,校级金奖7项,校级优秀组织奖3次,优秀指导教师5人次。

(五)应用成果

为世界营地大会组委会、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文旅部人才中心、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河南省文旅厅、安徽省文旅厅等机构开展专业研学、营地和体验产业咨询服务,取得良好的效果,培养了国家级裁判员1人,国家一级裁判员7人,选派教师担任国家级比赛裁判长、副裁判长3次,获评国家级优秀裁判员或指导教师4人次。

18人次担任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文旅部、省教育厅、文化旅游厅、市政府、县委联系专家和顾问。为政府和企业是单位开展培训、咨询和规划设计服务76次,受到河南林州市政府写信表扬。完成二类成果推广2项,三类成果推广4项。

四、主要特色

体验产业学院项目形成了三个方面的主要特色为(资料见年鉴):

(一)内容特色:以体验为核心,领跑全国行业发展。

体验产业学院的成立是全国第一个体验产业学院。围绕“体验就是生产力”“让更多人因体验而生长”的思想和理念,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体验学研究学科,成立了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体验学专业委员会,开展人生体验科学和体验产品研究开发,发表了SIC收录科研论文、中央级报刊文章14篇,出版了11部著作和教材。

(二)机制特色:以党建为带领,创新全国平台发展。

在体验产业学院发展中,积极落实抓党建促发展工作,形成了“红品德”服务型战斗堡垒党支部,引领绿色体验产业学院和金色服务营地三位一体发展的“三位一体”新机制。短短两年,支部被确定为样板党支部、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体验产业学院两次荣获先进集体,通过党建带领科研教学服务发展,形成了全国特有的示范效应。

(三)载体特色:以营地为实体,示范全国领先发展。

 水杉和香樟营地是我国高校内建设最早、内容最全面的营地,被授予亚洲特色营地奖、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全国卡巴迪运动特色营地、安徽省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芜湖市青少年体育活动营地、芜湖市教育局和团市委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营地主要服务校内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校外企事业单位党团建、中小学实践教育,3年服务56000多人次,形成了高校服务社会的新模式。

五、经验和示范作用

体验产业学院经过3年的建设发展,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了经验:

(一)始终立足体验产业特色,文教体旅康五类产业交叉发展。

    围绕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体验需要的高度,思考和设计体验产业学院的发展方向,将红色和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体育竞赛运动赋能、主题体验旅游策划、全民健康休闲生活等五大类关乎人幸福美好生活的刚需部分形成体验为本的交叉产业创新发展产业雏形。

(二)始终立足实践育人本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并举推进。

围绕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中心任务,将学生主体体验为特色的实践育人摆在首位,凸显体验教育特色,围绕学生的身体教育,促进学生从德知到德行、智力到智慧、体弱到体强、术美到审美、懒劳到勤劳的综合素质体验教育方式创新探索,完成了学校营地教育的实践育人新载体雏形。

(三)始终立足学校发展高位,产学研赛用五位一体全面展开。

围绕学校博士点立项单位建设中心任务,思考学校需要产业学院支撑的核心关键任务,结合体育学院建设发展关键指标定位,从体验产业、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竞赛、社会应用五个方面齐发力,共联动,形成了学院整体发展的雏形。

通三年过建设发展,体验产业学院形成了如下三个方面的示范作用:

(一)品牌示范作用

2018年体验产业成立以来,就确定了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产业学院发展目标定位。在建设发展中,紧紧围绕体验特色,通过论坛、会议、竞赛、活动、考察等方式吸引全国同行机构和人士凝聚在体验产业学院周围,3年来共有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130余所高校的专业同行来校交流考察,产业学院工作受到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中国青年报、新华网、中国网、中国政协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达到50多次,有效的提升了产业学院品牌,更提升了我校在全国的影响力。

(二)机制示范作用

作为产教融合的平台型产业学院,发挥专业教师团队作用,建设平台红色平台党支部、绿色体验产业学院、金色服务型营地,三位一体创新发展。通过平台吸引和凝聚全校各学科与体验可以交叉的专业教师、博士和教授27人成立研究工作组,打造发展共同体,以一个平台带动一片特色产业发展的机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路径示范作用

作为工科院校的文科方向发展路径较窄,通过体验产业学院的建设发展,成功的探索出一条文科方向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围绕以人为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通过设计围绕人发展需要的服务体系,创新性的将体验作为链接全校各学院各专业发展的纽带,立足大健康产业,从体验出发,将健康运动设施设备研发、服装设备研发、健康食品饮品研发、营地规划设计等领域与工科方向有机融合,形成平台引领学科发展的路径,形成体验学研究学科,形成体验教育学、体验设计学、体验产业学、体验运营学、体验旅游学等分支的整合协同路径雏形。

六、目前存在的不足

(一)项目建设存在的不足

项目建设中存在者团队力量薄弱的问题,面对全校2万多学生的体验教育课程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专业团队人员仅仅只有9人,难以支撑工作任务的良性推进。同时,由于现有体制机制存在着难以引入校外专业力量,又很难以通过体制内引进专业人才,因此需要从本校中培养学生,强化以学生培养带动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这无疑制约了产业学院的快速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对策

采取项目制用人的灵活政策,推进产业学院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吸引全国各地、全世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共建共享资源,推荐产业学院建成体验产业领域的国际知名平台。开放思维,开拓创新,艰苦并努力推进工作进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