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历时一年半之久,经过多轮研究和讨论,近日,我校正式确定“雨耕勤作 赤铸精工”为 精神表述语。同时,我校与芜湖市深度合作的国际工程师学院也正式确定了形象标识logo。这标志着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
凝练大学精神表述语,铸造校园文化之“魂”
2019年1月11日,学校下发《关于征集凝练 “大学精神”表述语的通知》,全面启动征集活动。经过广泛征集和7次研讨,形成了 精神表述语的8种方案,经校领导审阅后评选出4种方案;2019年9月11日,学校发布《关于征求 精神表述语方案意见的通知》,对备选的4种方案进行意见征集;2020年初,根据17个二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的反馈意见,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最终确定我校大学精神表述语为“雨耕勤作 赤铸精工”。
“雨耕勤作 赤铸精工”,以学校的地址变化为主线,从“雨耕山”到“赤铸山”表述了学校所在地变迁的历程,以及在这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学校精神,蕴含着不忘初心、持续奋斗的精神内核。其中“雨耕”传达精耕细作、勤勉奋斗、捐华务实的精神气质;“勤作”传承了学校初创时期的校训精神,延续了办学传统;“赤铸”传达学校赤胆忠诚、砺志图强、铸人铸魂的理想追求;“精工”体现工科为主办学特点,是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
“雨耕勤作 赤铸精工”是一句高度凝练的表述语,包含了学校的历史溯源、当前发展和未来展望三个维度,在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中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高度认可,在反复讨论中也进一步激发了全校师生爱国、爱校,改革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了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的强大动能。在学校发展“十三五”收官之年,我们凝练出大学精神,也必将拉开学校新一轮大发展的序幕。
夯实国际工程师学院文化,拓宽校园文化之“渠”
学校改革发展重点项目——与芜湖市共建的国际工程师学院,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创新举措。国际工程师学院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工程技术人才,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工程化、企业化、多元化”。在谋划国际工程师学院的顶层规划和统筹推进的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工程师学院文化建设,自2019年以来,我校以国际工程师学院logo设计为抓手,充分考虑学院的定位、理念和办学特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国际工程师学院文化建设工作。
2019年11月,学校启动国际工程师学院校园形象设计工作,宣传部组织艺术学院教师设计了10套国际工程师学院LOGO标志方案,经征求相关专家和校领导的意见及建议后,初选了意见比较集中的3套方案;2020年5月12日,学校在校园网发布《关于 国际工程师学院LOGO设计方案投票的通知》,邀请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投票,并征求意见;2020年6月初,根据投票结果,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明确了最终方案。(附图如下)
院徽与校徽使用相同的外轮廓和色彩,体现了与校本部一体的关系;英文字母“AHPU”为 的英文简称,院徽中间英文字母“IIEE”为国际工程师学院的英文简称,IIEE疏密有致地纵向分割为六条竖线,与校本部艺养风行景区的六艺柱相契合;院徽整体外轮廓为“A”形,主体文字成柱形“I”,AI为人工智能,也是“安徽”与“国际”两个英文字母的首字母,它既体现了学校向新的学科领域迈进的志向,也包含了学校要立足安徽走向国际办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豪迈之情;院徽“工”字造型既指国际工程师学院,也指工程大学,同时还体现了“雨耕勤作 赤铸精工”的大学精神;院徽中的书本元素蕴含着老师教书育人、学生读书成才的美好寓意,中间璀璨的“星形”,象征着学院美好的未来。
在大手笔建设国际工程师学院的同时,高站位地推进学院文化建设,显示出我校坚持立德树人,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我校先后征集了国际工程师学院道路、景区及景点命名,大学文化及校史文化中心在此基础上充分研讨并形成了初步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到天津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调研,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国际工程师学院的理念与内涵文化进行交流,为国际工程师学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国际工程师学院不仅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创新,也将在推进中外合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成为丰富校园文化的源头活水,为学校创新发展凝聚更多的共识,聚集更强的力量。
(文:查桂义;审核:孙浩然;编辑:查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