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
发布人:王蕾  发布时间:2015-12-25   浏览次数:8663

(来源:光明日报)

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孙家学 

对任何国家、任何社会来说,意识形态都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的政治安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每个政党、每个社会维持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高等学校无论是从为谁服务”“服务什么还是怎么服务角度讲,都必须承担意识形态功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等学校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为谁服务——捍卫和促进本国的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大学教育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为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服务,这是世界各国大学教育的通则。英国教育大臣摩根就提出,要把传播正确核心英国价值观这种政治教育,放在与数学、英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例外。在美国,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都设置有35门具有浓厚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色彩的通识课程。美国教育家托马斯里克纳指出,学术课程在价值观培养方面的作用是一个沉睡中的巨人”“如果我们不能把这种课程利用为培养价值观和伦理意识的手段,我们就正在浪费一个大好的时机。韩国在1968年颁布的《国民教育宪章》中强调:爱国家爱民族才是我们的求生之道和构建自由世界的基石。韩国教育部的指导文件指出:为形成国民意识而加强民族教育和政治教育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在韩国的大学里,一般规定国民伦理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

中国的大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其必然要坚持的方向,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是其必然要捍卫的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必然要提倡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认同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用之才,是中国高校正确履行职能、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服好务的必然要求。

服务什么——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提下履行高校四大职能

意识形态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政治系统。高等学校是知识、人才密集的地方,是意识形态工作中最受关注的地方,更是不同意识形态争夺的焦点,我们不能在和平环境下忽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中国的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这是中国高校当前的中心工作,也是中国高校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的具体内容。每项职能的实现,都要把始终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作为目标导向,都要把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稳定作为基本前提。

从人才培养方面来说,中国的高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让学生成为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丰富知识和技能的有德有才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从科学研究方面来说,虽然科学无国界、学术研究无禁区,但科学研究中也存在价值渗透,也存在科学伦理问题,社会主义大学的科学研究,除了要为世界科学技术进步服务,更应该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有序发展服务,当前尤其要为顺利推进和实现中国梦服务。从社会服务来说,毋庸置疑,高校不仅必须要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坚守底线,更要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发挥思想库功能,为营造健康有序和谐的思想文化氛围服务。从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来说,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起和增强全校师生乃至全社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

怎么服务——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核心任务没有改变。大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树立高度的思想共识,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力量,是高校解决好怎么服务问题,正确履行在国家改革发展中所担负的责任与使命的前提和基础。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高等学校都要有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的信念和坚守,增强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勇于挑起重担,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端重要位置,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敢抓敢管、善抓善管、敢于亮剑、善于出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要以思想建设为引领,增强广大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抓好中心组学习活动,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政课育人铸魂功能有效实现。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论坛管理,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以校园媒体建设为抓手,营造健康舆论场,凝聚发展正能量。要提高校园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传递校园好声音,讲好学校好故事,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要建立完善的舆情信息监测体系,做好舆情研判工作,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以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为魂,加强文化建设,构筑师生精神家园。要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培育活动,不断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培养好学生成长成才的把关人。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要积极培育学校精神,不断推出校园文化成果,提升文化活动的品位,形成学校特色文化,有效发挥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作用。

宣传思想工作要占领道义阵地舆论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来源: 光明日报)

 

占领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一重要论断,充分说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有力回应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亟待加强的现实必要性,适时提出了当前如何主动创新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指向性。

占领道义制高点,把握领导权

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要是对宣传战线、领导班子和宣传队伍而言。从根本上说,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核心还是要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强化领导。道义的内涵很丰富,在现代,我们理解应包括规律、道德、正义、主义等含义,从这四个方面占领道义制高点,对于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极为重要。

把握规律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然要求。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虽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却是可认知、可把握、可运用的。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有着一系列重要规律,如何认识和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极端重要工作的关系;宣传思想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如何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如何有效应对国内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带来的影响,等等,面对一系列的矛盾变化,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把握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保持清醒,统揽全局、见微知著,提高意识形态工作前瞻性、增强主动性、打好主动仗。

遵守道德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基本前提。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到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身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不正,舌灿莲花虽令不从。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知行统一、表里如一,以德立身、表率一方,以深厚的党性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工作作风引导舆论、引领社会,同时经受住道德评判、群众监督和历史检验,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信赖和真正拥护。

坚持正义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保证。正义作为道德范畴,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作出肯定判断,并在一定程度上匡正人们社会道德规范及行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使命观,坚定践行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以党的根本宗旨、执政理念、群众路线为标尺培植正义的精神家园,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意识形态领导权掌握在坚持正义的人手中,就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的工作就能增强正义的公信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坚守主义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基本遵循。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意识形态不同。我们坚持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矢志不渝地秉承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是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回应群众现实诉求,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指引正确政治方向。

占领阵地制高点,掌握管理权

管理权主要是对意识形态工作阵地而言的,主要包括对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等构成的传统主流媒体的管理,对博客微博等网络媒体、短信微信等手机媒体以及移动电视等构成的现代信息传播的管理,对讲坛、论坛、讲台、课堂等构成的大众传播的管理。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需要从四个方面占领阵地制高点:

强化政治导向管理。意识形态作为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必须坚持其政治属性。做好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首要的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做到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完善行政科学管理。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建设、管理促进繁荣的理念,把好资质关,关键是把提高质量、丰富内容、把握导向放在重要位置,对于进入文化市场的各类媒体、企业或场所,必须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确保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

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必须提升行业自律,把好内容传播关。关键是优化监管机制,着力提升反应速度、强化处置能力,努力提高优质内容的阵地覆盖率,扭转当前部分媒体、论坛政治模糊化、立场功利化、题材庸俗化的不良倾向。

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加大财力投入,搞好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研发,提高战略装备能力,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掌控优势资源。必须进行技术创新、手段创新、战法创新,占领互联网这块舆论斗争主战场;要机动灵活地扩大我们的传媒资源、壮大主流声音、改善舆论环境,从而争取战略主动,逐步实现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繁荣发展。

占领舆论制高点,掌握话语权

话语权是衡量意识形态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是领导权、管理权的实践旨归。面对纷乱嘈杂的舆论阵地,必须以主流信息占领舆论制高点,牢牢掌握话语权。

一要打造高屋建瓴的主流文化。当前,在世界范围的舆论场内,西强我弱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在国内,由于政治观点和思想认识的差异,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各种利益矛盾的交织叠加,一些错误思潮也不断出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为指导,集中党和人民的智慧力量,全力打造出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我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民族优秀文化特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时代进步发展潮流的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对内要树立并巩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流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要通过各种渠道的有效输出,在国际舆论的交流交锋交融中,增强中国主流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只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才能在国际上增强话语权。

二要敢于旗帜鲜明地发声。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对于敌对势力及其错误思想言论,我们要敢于亮剑,敢于开展舆论斗争;对于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对于社会主义的事业、对于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必须义正词严地维护、坚定不移地捍卫,就是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样才能占领舆论制高点,有效清除意识形态领域的雾霾,激发起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三要讲究宣传策略艺术。讲话要有艺术,宣传要讲技巧。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既要靠真理的力量、传播渠道的畅通,也要靠创新方法、策略、提升宣传工作的艺术、技巧。我们要探索新方式,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四要把话语权力交给人民。我们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全部的舆论宣传就是反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创新宣传工作模式,把引导人民、凝聚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动员人民、吸引人民参与作为基本工作路径,把人民群众素质是否提高、是否得到实惠、是否满意作为工作的评价标准。我们的舆论宣传工作真正掌握了群众,也就真正掌握了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笔:张翔、李庆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