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工作案例展示】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志愿服务模式探究
发布人:陶涛  发布时间:2022-03-02   浏览次数:945


      一、案例概述

202171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回信精神,围绕“建党百年”主题,传承红色基因,聚焦乡村振兴,助力农村青少年教育发展,将红色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引领青年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这个特殊的时候,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小小时光机”志愿服务队前往阜阳市界首市邴集乡开展公益支教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党史学习教育,通过自行搭建的AI党史平台,采用“AI农村”创新形式,为乡村儿童呈现出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实践课程。

 本案例通过AI平台学党史、观影活动、征文比赛党史知识宣讲、人工智能发展历史科普、AI模拟无人机飞行、经典诗词诵读成语科普、军事训练、升旗仪式音乐教育、手工劳动摄影技巧安全教育支教活动,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大力支持与肯定,在为期9的支教工作中,共收到来自邴集乡3行政村8自然村共计132留守儿童当地电视台的报道后,全乡镇所有留守儿童之家开展支教活动,学习小小时光机团队的支教经验,组建“乡村义务支教点”,号召当地返乡大学生投身支教活动,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支教事迹先后被 、安徽大学生网、界首市邴集乡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平台、中国青年网、界首市电视台、安徽工人日报、学习强国平台相继报道,负责人杨同学受邀撰写当地青少年政协提案,大董村民委员会授予该团队所有同学优秀社会实践志愿者称号项目第七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银奖

       二、案例分析

       1.乡村振兴,人才为本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的长期性要求从职业发展的全过程设计制定乡村人才振兴计划人才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支撑。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加强乡村留守儿童的素质教育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向青少年开展爱国、爱党、爱人民,科普知识,军事训练美术教育,音乐知识启蒙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孩子的第二课堂形式,从体验式培训中儿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立德树人

2.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发展素质教育是有效缓解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重要一环,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培育的核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乡村教育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科技兴农和乡村振兴这一发展路径,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学校肩负着促进科技进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任务。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紧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观念的同时注重安全教育的开展,开设特色乡村支教项目,助力农村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坚持五育并举,实施5+1教育模式,重视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乡村教育的独特作用,乡村振兴培养人才,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布局。

3.服务社会,推动进步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善、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案例通过大学生返乡支教,学以致用,将党史教育、专业知识理论科普体育锻炼、美育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通过体验式培训,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推动建立留守儿童的素质教育模式,切实发挥当代青年学生的志愿精神和担当意识。

4.大学育人实践为先

 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发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逐渐凸显。2008中央文明委号召《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提出“志愿精神纳入学校实践教育”2015年教育部印发《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通知(教思政[2015]1号)文件强调把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社会实践纳入实践育人体系之中,成为实践育人有效载体。

       三、实践育人措施及效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广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广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渠道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广大师生青年志愿者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努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开展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大学生广泛参与

(一)措施

1.打造实践新课堂

 引导学生对志愿服务有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志愿服务这种社会实践形式,完成实践方式的转变,进一步从书本转向实践,唤醒当代青年自由的追求,实现他们对自我需求本质的回归,让实践即教育成为一体,实践育人提供新的实践课堂。

2.改进实践新途径

 实践的方法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提高、调节自我心理能力提高自我意识、塑造自我形象、还原自我形态等。志愿服务学生自我个性发展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新的教育途径,改进了实践模式。无论是在整体内容上,还是组织形式上,都有着与应试实践教育的不同。志愿服务对象和领域的不断拓展,将会逐步呈现出一种可持续的态势,激发出育人工作的活力。

3.创新搭建实践平台

 志愿服务是学生意识形态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如今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个性很突出,要通过系统性的培训、辅导,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培养,让志愿者服务更专业,更贴近服务对象的内在需求,同时整体活动也更理性、更高质量成效也更突出。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志愿精神明确自我价值。通过搭建新媒体宣传平台,点到面,从发布宣传,努力实现项目平台信息化管理,实现知行合一,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4. 共建服务一体化

 将实践育人体现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服务,发挥区域合作,为学生走进街道社区走进企事业单位、走进社会开展志愿服务提供项目支持。同时,通过“人民城市合伙人”单位,充分面向社会挖掘周边的资源,建立服务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建、校社联动,让学生在互助中成长,在成事人,为学校教育实践育人提供良好的环境

5. 制定考核评价机制

 要不断完善志愿者协会章程、志愿者工作量考核实施办法、志愿者活动管理条例、学生干部考核实施办法、志愿者协会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让学生明晰工作职责,增强责任心、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调动工作积极性,围绕志愿服务当前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赋予创新的志愿服务工作,考核结果奖惩培训等关联,形成相对完的考核评级体系。

6.纳入教育管理体系

 结合办学特色,将学生志愿服务纳入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保证实践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要符合当代学生的特点、保证安全,要对实践过程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判断活动是否能提升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管理的延续和创新,从而进一步拓宽社会实践领域。

(二)效果

1.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阶段的学生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实践育人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效融合,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强化社会责任、优化社会环境等成效。

2. 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的历史时期,志愿服务逐渐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接触社会,感受国情民情,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实践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真实,更有说服力,更有体验性。通过本次支教活动,充分将理想信念教育、政治教育等有效融入到服务过程中,拓宽实践育人新空间,让思想政治教育拥有亲和力和吸引力。

3. 有利于丰富实践内涵

 实践育人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路径,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志愿者服务活动蓬勃发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高校把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目标,校内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行动,促进学生在过程中践行道德理念通过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道德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了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功能,将社会需求与学校时间内容和任务结合起来,作为思想道德理论教育的有力补充,志愿服务这一社会实践方式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实践中丰富了实践育人的内涵,对实践育人的内容有了新的拓展。

4.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当代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远大的理想与目标,肩负着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重任。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学会包容,成为一个热心帮助他人的志愿者在包容的心态下接纳社会的各种情况,促进将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服务社会,为大众创造幸福感。学生通过志愿服务进一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了解,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5. 有助于拓宽实践育人整体效果

 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不仅提升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更多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次公益支教活动使学生在社会现状中不断探索、体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道德觉悟和社会责任感,是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了解社会、丰富阅历提供宝贵的机会展示的舞台,更是高校实践育人手段的进一步延伸。

6. 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校内的常规活动、主题团日活动到校外实践活动,这些都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本案“AI进农村述说百年党史、特色支教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对培养和提升团队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新的实践机会,提升了学生的心理成熟认知和自身潜在的能力。

7.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志愿服务一项实践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高校实践育人的互动有效载体,通过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形式,将实践精神贯穿于志愿服务的整个过程,将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有效连接起来,达到更好的实践育人效果。

8. 有利于丰富生活体验

 学生利用空暇时间,参与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工作和活动,可以来自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接触,通过参与各项志愿服务工作,增加交流,丰富生活与社交圈子,接触到新的事物和新的理念。

9. 有利于最先接触社会

 学校相对是一个小环境,是一个极其小的圈子社会是一个大环境,通过社会实践,既可以增加课外知识和体验接触社会,更可以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交流和领导能力,这是提前适应社会的有效通道途径。

 四实践育人反思与启示

(一)反思

1. 志愿服务类型缺乏创新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自身在不足理念理解不透彻形式上也没有彰显出新时代志愿服务特色,高校实践育人功能发挥不足等状况时有发生。如果不能充分发挥新时代背景下志愿服务理念的价值引导作用,类型创新不足,导致大学生对社会现状的改善作用发挥不够,同时极大地影响参与积极性

2. 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缺失

 为鼓励和规范志愿服务、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志愿服务条例》,目的是“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完善、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高校在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还缺少较为完备的、系统化工作机制和“一盘棋”的组织体系,缺乏对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存在“重形式轻教育”的情况。

3. 志愿服务规范有待加强

 高校为了推动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对学生志愿服务有数量考核,但缺乏全面的统筹安排,经常由学生自发完成,缺少必要的过程考核和培训。一方面,部分志愿者为了完成志愿服务时长,承接一些临时性的志愿服务活动,重数量轻质量,跟着走过场,较盲目地完成志愿服务任务,缺乏应有的团队意识、纪律意识,严重影响志愿服务的规范化,达不到志愿服务育人的初衷 ;另一方面,服务的精准性、规范性、有效性大打折扣,得不到合作单位的认可,影响与基层单位的合作关系,严重浪费志愿服务资源,实现不了高校和社会协同育人的效果。

4. 志愿服务环境存在困境

 良好的环境实践育人的保障。一方面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环境作为保障,志愿服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激励制度都是影响实践育人的因素另一方面,高校所在的社会、经济等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践育人的效果。

5. 志愿服务引领不够突出

 为实现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长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在校园形成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和学生效仿的榜样。现实中部分志愿服务组织者对待志愿服务有时有些简单、粗放。一方面,无法形成经验,凝练不出特色,无法做典型的宣传报道,长此以往形成不了志愿服务文化 ;另一方面,团队工作作风受到影响,导致团队涣散,选拔不出典型,发挥不了佳效果。

6.志愿服务育人价值认识不足

 学生个人方面还存在能力不足、认识不足等短板,不能充分认识到志愿服务的价值所在。一部分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内涵没有清晰的认知,很少有学生能意识到参加志愿服务对自己的成长、能力发展、价值观树立、素养提升的影响。因此,很多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以一种被动的任务驱动式态度完成服务工作,忽略了志愿服务本身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此外,有少数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时有个人功利因素:例如有的学生是为了获得“志愿时长”“评优资格”“入党优先权”而参加志愿服务;有的学生在选择志愿服务活动时,关注的重点不是为他人提供免费服务,而是关心能否更轻松完成志愿服务活动。由于对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没有足够的认知,导致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

(二)启示

  “实践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规划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旨在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活动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支持机制,教育大学生在亲身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文化多样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个性特征明显。在此情况,高校单靠传统的理论灌输难以取得良好育人效果,从而凸显了实践育人的功能。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重要方式,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载体

 新时代高校的实践育人功能的体现必须牢牢把握大学生志愿服务,通过这个重要载体来培育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今高校在面对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时,只有创新形式,才能更好的优化实践育人效果。通过打造高校品牌化志愿服务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结合学科专业优势调研社会需要的志愿服务项目,拓展生活化的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载体。

2.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

 完善体制建设,增强保障工作。健全体制建设是实践育人体系的保障。政府部门加强鼓励政策和法律保障机制的建设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规范管理,有效构建实践育人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给予经费支持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机制,做好动员、选拔、培训、指导工作,加强规范意识树立,提升队伍建设水平,确保活动高水平开展。

 强化思想引领,坚定使命担当。坚持立德树人为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了解学生需求,注重思想引领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发掘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坚定使命担当,启发实践思考,提高精神觉悟

 弘扬志愿精神,营造育人氛围。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弘扬志愿精神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深化道德认知,提高时代信念感,让学生在良好的精神环境中,逐渐成长为祖国需要的时代新人。通过树立榜样,宣传典型,弘扬志愿精神,帮助大学生认识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提升自我管理水平。

 利用现代技术,提升服务效果。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呈现多样化,将现代科技背景下融入更多的志愿服务项目,加强资源的整合共享,建设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将项目品牌化、专业化运作

3.营造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环境氛围

 社会环境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外部条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一是可以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文化的宣传,加深认同感。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二是建立地方政府、企业、高校之间联动机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将人才培养视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不断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