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推动安徽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建设。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大声说出你的爱”为主题,精心策划了“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节系列活动,通过校、院、班、寝室四级工作网络的积极推动,共同营造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良好环境。
4月27日,学校在录播教室5教117举办了一场题为《校园中的非暴力沟通》的心理健康讲座,主讲人丁园园副教授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科院心理学系硕士生导师。参加本次讲座包括全校心理委员、学院心理健康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的代表,以及担任各学院心理健康工作联络员的辅导员。
针对当前大学生寻求心理咨询的诉求中,人际关系一直是其中的热门问题,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表达又是热点中的热点,本次的讲座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了解非暴力沟通的技术,缓解人际压力。讲座中,丁园园由解读何为“暴力”入手,指出任何侵犯个人“自我”感的事物、任何跨越已知界线的行为就是暴力,当一个较有力量、权威和知识的人,妨碍另一个较无力量的人的自由,是暴力的具体表现。丁园园以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美国学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处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间的冲突的事例让与会人员初步领略了非暴力沟通技术的魅力和力量。要想掌握非暴力沟通技术,需要从充分理解其4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观察指的是在表达前需要明确发生了什么事,让自己烦恼的是观察(事实),还是想法(评论),因为生活中,往往是恶性的、负面的想法和评论导致了冲突的发生和升级;感受指的是个人在遭遇事件的心理活动,会通过情绪词语和身体反应表达出来,需要和个人的看法做区分;需要是感受的根源,自身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相应感受的产生,人要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负责,因为需要本身没有错,但是满足需要的方法是有对错的;请求的提出需要注意方法,首先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其次在提出请求时同时提及感受和需要,最后需要懂得请求与命令的区别,因为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在表达中注意非暴力沟通的这四个要素,再勤加联系,大学生一定可以从其中获益匪浅。
最后,丁园园与现场听众展开了密切互动,以真诚的语言解答了同学关于自己,关于身边的交往与沟通方面有关问题的困惑,迎来了阵阵掌声。
工业151班的李松同学表示听了丁老师的讲座后,受益匪浅。令其感触最深刻的是一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甚至比身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我们要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也要体会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英语151班洪倩宇同学表示,今天的心理讲座让我明白了,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有时确实会影响到他人。在和别人交谈时,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来,而避免使用过激的言辞。我们要尊重对方的选择,同时我们也应该请求别人尊重我们的选择。我们要学会请求而不是命令。非暴力沟通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有所重视。
(文/图:杜松涛;审核:胡家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