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年12月21日
地点:3教学术交流室
主持人:费为银
主要内容: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
[活动掠影]
[心得分享]
1、电气173王思成
晚上我有幸来到了非常高大上的数理学院的学术交流室,数理学院院长费教授与我们讨论了大学生的成长之路,费院长从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五个方面,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国家时代变化为背景,结合自身他人奋斗经历,为我们描述了老一辈优秀学子波澜壮阔的成才之路。然后主要讲了创新和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用了高数和金融学的例子,并结合了众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经历。最后讲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处处都是创新,我们要会把握。讲座最后,费院长开始和我们互动起来,让大家有不会的问题可以问,不少人都举手问,更多的是问学习方法,考研技巧;经过互动,发现大家都想到考研及更深远的目标,也知道了原来有许多人都跟自己一样,有许多迷茫。经过费院长热心的解答,让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了激情与斗志,为心中的梦想不懈奋斗!
2、土木172范明月
12月21日晚,在“高大上”的数理学院学术交流室,费教授给我们做了一个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报告讲座。在这场报告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处。
一是,费教授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学生丁德瑞的经历,一个二本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最后竟然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正如费教授所言,目标+勤奋+机遇=成功。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险阻,但是机会都是就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会一直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二是,我一直想问的问题,今天得到了解答--如何才能做到博学?老师向我们解释说,如果你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你才是本科毕业;如果你认为自己在某个领域上还是可以的,那你便是研究生毕业了;如果你觉得自己在所研究的领域上知道的少之又少、微乎及微,那你才是真正得博士毕业。这堂讲座,让我懂得了,为什么伟人都说学问是求不尽的,我看到了知识的力量,我更看到了大学生拥有知识的重要性。
谢谢费教授,您让我懂得了知识的力量,您让我明白了勤奋的重要性,您更让我坚定了内心求知识的欲望。谢谢菁英班,我会努力尽快找到自己的目标、找准自己的定位。
3、软件172袁野
晚上数理学院院长费为银给我们做了一场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如何成长成才”的讲座。主要从:成长、做学问、创新、做人方面展开。过程中一再提及“素质”,强调综合素质是我们做事从0->1,从1->N的基础。费院长还结合自身经历告诉我们:人生要有设计,也不唯设计。人生不是一个简单的设计过程,是一个努力奋斗的过程。
通过这次讲座,真的该认真反思。自从上了大学,好像渐渐失去了对自己的展望和信心,迷茫地处于流水线之中。自以为是地认为认清了“现实”,清楚了理想与现实界限分明。其实只是自己面对纷繁复杂世界的畏怯和逃避。这只是在浪费时间。真正需要我做的,是用坚持压倒内心的不确定,用生命之火焚烧掉无谓的自我怀疑。我可以跑得再快一点,毕竟人生才刚刚开始!
4、电子171姜玉昆
曾经我也问过自己什么是成功,最后得到的答案是:长远的规划+顽强的意志力+抓住每一次机会=成功,如今,听到费老师在为我们谈到成功时,他给出了更简便的公式:努力+目标+机会=成功。费老师以自身的经历为我们讲到青年大学生在新时期的几点思考:第一,大学生应具备交流、动手、创新和社会适应能力。第二,我们大学生该如何去做到博学而笃行,第三,要注重基础积累,从小事做起,认识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道理,同时也要学会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对于费老师问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时,最后给出的答案是:使得个人价值的提升。在与费老师交谈过程中,他为我们解答了疑惑之处,真正的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并对我们菁英班的同学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费老师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学生在学习路上的指路明灯,使得我们前进的目标更加明确!现在自己虽处于迷茫时期,但我深信:你若努力,青春便好!
5、电子173章宏伟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在那几个方面成才呢?
昨天听了费为银教授的讲座之后受益匪浅,首先作为大学生,我们需要四个能力:1.交流能力。学会交流,学会与人相处。2.动手能力。学习,学是读书,习是动手,学习是两者的结合。3.创新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这些是我们创新的基础。4.社会适应能力。这一点是前面三点的集合,我们只有提升自己的沟通,创新,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努力,不断坚持才能在当下的社会中立足。
第二,我们要博学而笃行,要学会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授在讲座的过程中还提到了他的学生,通过自己的一步步努力实现了那些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没有做到的事,虽然我们的平台没有他们高,但是不意味着我们的未来不比他们精彩。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博观约取,厚积而薄发。这是教授的另外两个建议。我们现在虽然很“菜”,可是所有的成就不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么?我们有着教授当年所没有的资源与优势,就更应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负老师的期望与菁英班的称号。
6、化工171王哲睿
今天,费为银院长给我们带来了讲座,关于大学生成才的几点思考。他讲到了大学生必须培养的几点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费院长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不起眼的孩子到如今成为一个领域上有高度学者。费院长将他的成功总为为一种坚持,一种积极不懈地奋斗。他诙谐得说别人说他这么大了,怎么还搞科研。我可以感受到这是他对自己学术的追求,对数学经济的一种热爱。费院长用经济学中的词汇期权,表达了他对我们未来价值的期望。费院长提到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做到博学而笃行,他告诉我们了一位优秀的学长现在已是博导,学业造诣深,然而他研究生只是本校的普通学生。他的博学,审问,深思,明辨,笃行是他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俗话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不能眼高手低,牢记厚积而博发。
费院长最后提到成功有三要素,分别是目标,勤奋,机遇。我觉得自己应该在数学和专业课的学习上勤思苦想,学会疑惑,探索,感悟。平时,还要做到博学,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费院长的话会激励我在学业上一直前进,在我迷茫的时候,在我最堕落的时候,我一定会记得费院长曾经说过的那句磨难走向成功。
7、环工171刘睿健
费为银博士为我们讲述的一堂意味深长却又让人深刻反思的课。关于“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费教授从大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做到博学而笃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诺贝尔奖得主、如何创新、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这六大方面详细介绍了此次活动内容,最后总结了一个成功公式:目标+勤奋+机遇=成功。可以说,费教授的一丝不苟让我颇为感动,他谦虚的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从底层的环境中走出来,一步一步考到博士学位,这在上个世纪是很了不得的举措,我应以教授为榜样,奋发努力!
就座谈的内容而言,充实不已,我总结一下,自己各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各种能力都比较缺乏,尤其是眼高手低毛病要改!再者勤于思考,学习实践相结合,打好基本功。然后要学会如何创新,最终要学会探索发现,提高社会责任感!可以说,这些宽大而又充实的内容够一个人去完善一辈子了,也许还不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但我们也要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至少过个几年要比现在更有成就,成长的路上坎坎坷坷,熬过来了就是胜利!
马上就要奔二了,要为自己的生活考虑周全了,至少得想想如何实现财富自由,学习自由,男人需要更加强大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8、工程172黄秋凡
今天听了费教授的讲座,感觉自己的大学生活还需要做很多事,需要读很多书,争取成为博学多才的人。人生真正的黄金时期在大学,大学是一个自主学习的地方,很多事情我们依靠不了任何人,需要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大学的教育方式与学校管理的模式与高中迥然不同,它不再靠外在压力逼迫我们学习,相反它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自我培养和自我成才的机会,这是一种大学文化。大学的学习是紧张有序的,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上了大学并不意味着我们学习的终止,更不意味着我们人生的成功,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完成。
一个真正有远大目标并期待成功的人能够抵制住各种不良诱惑,给自己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树立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并为这个目标真正的投入学习,直到取得最后的成功在这四年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切自我锻炼和发展的机会,不断的向自己的目标前进。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孤单的,总希望有个人能够在各个方面提醒自己,我想每个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但这终究是不现实的,人的成长就该经历这一过程,至少要想获得成功,便要先学会忍受寂寞。
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进入社会的过程中必将经历一些成功与失败。那么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必然的经历着困难与挫折,甚至苦痛与悲哀,因此我们要随时做好准备,尤其是心理准备,决不能被击垮。就如《老人与海》中的“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有了这样坚强的意志,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披荆斩棘,勇往之前,以更加灿烂的笑容去面对明日的成功。
生活中总会有令我们不如意的事情,我们要做到的是有一颗平常心,不骄不躁,不要因为遇到困难和挫折,悲苦沮丧。事物的发展是前进的,光明的,凡是开头难,倒了总会解决的办法,不能让坏的情绪去控制自己的行为。
9、土木174张旭炎
第一次菁英班讲座在高大上的数理学院交流室举行了,费老师全程用实例来引导我们思考,为我们讲述了教授对新时期大学生成才的几点思考,收货颇丰,心得如下:
四种能力——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1.动手能力就是要求我们不能眼高手低,要将所学用于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知;
2.菁英班是精英荟萃的班级,在这个集体里面我们要学会相互交流,博采众长,将文科生的感性思维带入到理科生的逻辑思维中去,博观约取;
3.讲到创新能力时教授用自己学生的例子让我们意识到创新能力是未来能走多远的重要因素,是未来发展的原动力;
4.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给年轻人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我们要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教授教导我们要在逆境中磨练自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博学笃行勤思苦想
人生的路不是别人设计出来的,就是最了解自己的父母也不例外,成长中的各种偶然性无可避免只有奋斗才是我们唯一能把握的东西。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在最好的时光里最应该做的就是好好的打磨自己,打好基本功有过硬的本领未来的路才会更宽广。
目标+勤奋+机遇=成功
没有目标就是行尸走肉,有了目标还要用勤奋的汗水去经营自己的目标;天道酬勤,偶然性必定存在但是机遇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天上也从来不会掉馅饼。厚积薄发,凤凰涅槃才是应走的道路。
10、车辆171朱会如
周五晚上七点,我听了由费为银教授给我们做的一场讲座。在讲座中,费教授给我们讲了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以及给我讲了一些关于费教授自己和他的学生的一些事情。
听过费教授的讲座,我深受启发。作为当代大学生,拥有学习能力是我们必备的条件,我们除此之外还要有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在各个方面同时发展,广泛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去向别人请教,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就想费教授给我们说的我们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在学习这条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想要获得成功。费教授告诉我们成功公式:目标+勤奋+机遇=成功。一个人首先做事情之前要有个小目标,对自己有个大目标,朝着目标去努力。在有目标的前提下更要努力去做,为了实现目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机会,更好的展示自己。
11、电气173谷陈
我在2018年12月21日有幸通过菁英班这个平台参加了博士,博导,教授:费为银老师的讲座,是给我们当代大学生如何成长成才提建议教方法的讲座。我听过以后感觉如沐春风一般。
老师很看重创新能力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他给我们列举了很多形象生动却毫无浮夸的例子,让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教导我们要想有很好的创新能力,努力积累知识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才能顿悟,才能很好的产生灵感。他也给我们举了很多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例子……他们很多都是数学家……通过举例子的方式,真切有力地让我们看到了数学在当今科学中的作用。
费老师还给我们大学生提了很多具有标准参考意义的“关键句”,诸如:积极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做个心理健康的人……等等,我觉得很有道理。希望我可以做到吧。
费老师还给我们谦虚地大致说了他精彩而又不失扎心和泪水的学生时光,告诉我们,目标不是一开始就定好的,而需要我们在进取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和升华……
经过这两个多小时的“洗礼”,我觉得受益良多。
12、电子173郭庆
今天是星期五,也是我加入菁英班以后第一次参加活动。晚上7点钟,我们参加了数理学院费为银教授给我们做的关于“当代大学生如何成长,成才”的讲座。费教授是研究数学的,但是他却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严肃,相反他语气和蔼,更加平易近人。讲座是在数理学院三楼的学术交流室。室内设备齐全,座椅舒适。我们认真听取了费教授关于“当代大学生如何成长,成才”给出的几点要求。费教授语重心长的话语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尤其是费教授求学的那段经历。他们那是文革刚刚结束,改革开放刚开始,学习条件非常落后,甚至连一个完整的教师都没有。费教授的读博之旅可谓是一波三折,然而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仍然能够取得现在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让我感触很大,也更加坚定了考研的决心。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要从现在开始在学习生活上学会自律,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菁英班学子。
13、英语171储庆庆
很荣幸周五晚上听到博士、博导费为银教授的讲座,感到受益匪浅,脑海中不禁想起“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果真如此,今晚的讲座深深的拓展了我狭隘的思维。
首先,教授告诉我们大学生急需培养的四大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这四大能力说起来简单,但若付诸行动,需要慎言慎行。
一、交流,要学会与人相处,费教授告诉我们,不仅要局限于国内,要融入国际背景中,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深感跨文化交际之重要性,不仅要学好外国语还要做好中国人。
二、动手,我们从小就明白要想有创造力,要动手又动脑的道理,费教授说“学,是读书,习是动手”学习是两者的结合,要有创造力,要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不能只读圣贤书而脱离了实践。
三、创造,虽然对于工科生来说创造是很重要的,但无独有偶,我们文科生也需要创造力,不能刻舟求剑,一昧的搬来旧人的思想,要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四、社会适应,现在的社会千变万化,一个人不可能靠在学校里学的那点东西把一生都保证下来,要学会适应生活,独立自主,学会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大学生是进入社会的过渡时期,至关重要,所以在学习之余要锻炼好自己的适应社交能力。
费教授还强调,我们要做到博学而笃行,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待之并且笃行之。做学问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慢慢积累要广泛涉猎,保持充沛的好奇心,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高中学政治反复背的话题,告诉我们大事都是由小事发展而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道路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脚踏实地的积累经验丰富自我。
同时要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真与美是评价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准则,疑惑、探索、顿悟是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要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成为有用之才。
最后,教授给出他的成功法则:目标+勤奋+机遇=成功。他给出他自己年轻时的艰难求学之路,以及他的学生的成功之路,真真切切,让我们看到身边的成功例子,要相信自己,让我们更加笃定努力与坚持是成功的必备要素。今天我为进了菁英班感到骄傲,明天要让菁英班为我骄傲!
14、化工171朱梦龙
在进入箐英班几周后,我们迎来了第一次学习。班主任请来了数理学院院长费为银教授给我们讲解有关数学数学知识。首先,对于大学生提出了四个要求: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我认为这些与学习相辅相成,也是我们必须的能力。在学习中要有着思考能力,向往博学,打好基础,才能厚积薄发。也详细讲解了创新,创新就是有这好奇心、直觉、想像、灵感和有着扎实基础的厚积薄发。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也会掉在善于伸手接住的人手里。成功就是目标加勤奋并且有个好机遇,可机遇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打好基础。在最后回答了怎样养成数学思维,这个我最关心的问题。作为一名工科生,有着数学思维对于学习很加分。教授解答为应该有着适当的机械训练,并且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不断进行思维训练,时间会很长,更需要坚持。这也对我以后数学思维养成有着指导,我也知道我需要去做什么准备工作了。成功与失败无法复制,做最努力的自己。
15、机制173庞艳杰
今天晚上很荣幸能听到费为银教授的讲座,刚开始他讲自己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分别是博士、教授、博导,这三个词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可以说是自己毕生的心血与成就,这其中有快乐,有伤心,也有泪水。我有这样的体会,任何一个成功的人,我们只是看到他现在的成就,现在脸上的那种淡然,其实都是他们用汗水拼搏换来的,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来之不易,都充满了艰辛的奋斗的历程。生活中会有很多的苦难,没有任何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这时想到马克思主义原理学到的一句话,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但道路都是曲折的。而我们所做的就是勇敢面对,适应复杂多变的各种环境和各种挑战。而且生活是不确定的,我们并不能预测自己以后将会做什么事,或者从事某种工作,但是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脚踏实地,刻苦奋斗,要提高个人素质能力。从费为银教授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坚毅的品质。在学习和生活的我们要博学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而且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事情,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
16、通信174王璐
2018年12月21日晚上7点,菁英班全体成员聆听了费为银教授所做的,整场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费教授发自肺腑的经验之谈让我对“新时期大学生如何成长成才”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教授对“大学生急需要培养的四种能力”展开了四点讨论。第一是交流能力,大学生要学会交流,学会与人相处,不仅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国际舞台,都需要人文与科学的融合,而菁英班通过交流,将文科的发散性与理科的逻辑性进行交流结合;第二是动手能力,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拿起来能干,二是干的好;第三是创新能力,即找问题、出思路、想办法、巧实现、能表达,也需要天生的基础和自身的能力;第四是社会适应能力,包含了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不断被磨炼,不断升华来提神自我。这些让我懂得我们需要不断去坚持,不断去努力,才是人生的道理。
其次教授说到“做到博学而笃行”,出自于《中庸·第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告诫我们要不断去学习与思考。接下来,我又学习到了“合抱之木,生于毫木”的道理,当代大学生要勇于实践,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
再者教授也向我们介绍了诺贝尔奖与数学的历史文化,让我们了解到了数学的有趣与生活中的小乐趣。“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也是教授重点提出的部门,第一是真与美是评价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准则,第二是疑惑、探索和顿悟是科学发现的三个阶段,第三是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最后一组公式:目标+勤奋+机遇=成功,让我意识到我们要给自己设定好目标,不忘初心,去坚持自己的梦想,用自己的勤奋与汗水去储备自己,厚积薄发,而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三者相辅相成才会赢来最终的成功!
17、通信171王满满
大学生成才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们应该肩负的崇高历史责任。大学生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菁英班的一员,我们更应该有这种认知。此刻的我们正处于迷茫的大二时期,费为银教授的话给我们指明了许多方向。首先,教授提出了当代大学生成才应具有的集中能力,一是交流能力,主要讲的是学术交流能力。讲述了菁英班由全理科生添加文科生的原因,是对于文科生能教会我们发散性思维的原因。二是动手能力,学习,学是读书,习是动手,学习是两者的结合。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动手能力不够,我们掌握了课本知识缺不会用于实践,学习了理论却不会举一反三去做题目。三是创新能力,为了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我们要创新自己的思维想法,成为国家需要的新型人才。四是社会适应能力,很多人在大学这个集体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与舍友产生矛盾搬离宿舍,被同学孤立等,环境在变化我们要学习去适应环境的变换,要学会包容接纳不能一味的排斥。同时教授也讲述当代大学生要成为一个博学的人,要掌握更全面的知识,提升自我价值。
成才之路道阻且长,教授以自身的经历为我讲述,在当时比我们更加艰辛的教学环境下,他如何一步步求学,如今社会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教学环境我们应该更加努力不辜负社会的期待,学习之路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但我们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心,艰苦奋斗,是任何一个成功人士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是获得成功的必经道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艰苦奋斗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会有变化,但其精神内涵则是一脉相承的。任何时候都会有困难,克服困难就必须要艰苦奋斗。由于种种原因,一个人一生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唯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跨过一个个沟沟坎坎。因此,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能丢,没有艰苦奋斗,就不能成功。
古人说:志当存高远。“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有梦想就有希望,有理想就有方向。一生有一生的理想,一年有一年的目标,一天有一天的安排。大学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规划和安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并通过恒心和毅力逐步实施和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更有价值。
18、电科172班 刘浩
2018年12月21日我听了数理学院院长费为银教授的讲座,他讲了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优秀的人总会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首先他讲了大学生急需培养的四点能力,第一点是交流能力,现在我们站在比其他学生稍微高一点的平台,感觉自己和别人交流没什么障碍,但是老师让我们眼光不要那么短浅,我们身后还有国际舞台。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交流有更高的要求,交流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交流体现情商,而且交流背后总是显示出一个人很好的综合素质。第二点是动手能力,学习,学是读书,习是动手。我们要能拿起来能干,并且能干得好。动手能力体现于实践中。第三点是创新能力,可以找问题,出思路,想办法,巧实现,能表达。从0到1很难,但是从1到n不是很难,随后老师幽默诙谐讲了他的爱徒丁德瑞教授的故事。从丁教授事迹中我发现每个优秀的人成功前总是会有波折,也许会有一个伯乐出现来成就他。优秀的人还总是谦虚的。第四点是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复杂,我们会遭遇很多困难,我们不能放弃,要有抗压能力。同时我们要有思辩能力,要有心里承受能力。磨难中升华自己,逆境中锻炼自己,同时要顺应历史的发展。老师讲了他自己的生平事迹,我们要有自己的人生的设计,但是不能违背大环境大生活的设计。我们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坚持努力,积极不懈的奋斗。
讲完四点能力后他还说我们要博学而笃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只有多读书做到最大努力的博学。“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年的树木也是一点一点长成,不是突然生成的。我们要勇于实践,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直觉、想象、灵感是科技创新的催化剂。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真与美是评价科学与技术共同准则,疑惑、探索、顿悟是科学发现的三个阶段,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我认为大学比锻炼能力更重要的锻炼心境。不同人思想不同做法也会不同,但优秀的人他们思想总是那么类似,所以我们人以群分。成功=目标+勤奋+机遇。的确如此,我们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会获得可能的成功。
19、机制171任英虎
很荣幸能够参加数理学院院长费为银老师给我们做的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成才的一个报告。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中国——这个本已人口众多的国家的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竞争是残酷的,让每个人都活在了一个优胜劣汰的社会之中,来自生活的各种无形压力使我们背得喘不过气来,令我们恐惧,这些与日俱增的压力形成我们堕落的思想,无心去工作、学习,以致于工作样样不顺心,成绩一落千丈,多少人为此而苦闷、压抑,放弃了自己的理想、目标,甚至觉得世界不需要他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该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我们又该如何使得自己的命运在物质文化盛行的世界中彰显风采………费为银教授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就必须培养自己四个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第一,交流能力是我们在这个社会生活的一项基本生存能力。这并不单单指简单的与人交谈,他更应该使我们的一种语言、文字方面的表达能力,这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博学,要通过日常的悉心学习来提升自己的阅历。第二,动手能力是我们能不能做好一件事的最直观体验,它并不简单指一些常规的手工操作,它要表现出的是一个人的办事效率如何,我们当学生切勿要眼高手低,要扎实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应对各种事情时游刃有余。第三,创新能力可以代表一种从无到有的思想,也指推广创新的方式,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要让别人看到我们的培养潜质,才能在创新的路上越走越远。第四,社会适应能力是每位大学生都不应该忽视的能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情况下,我们要学会在逆境中生存,要勇敢的抗击挫折,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费教授的报告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新时代有责任担当的大学生就应该明确理想目标,励精图治,为自己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金融171 邵佩琴
此次交流会上,费教授与我们一起探讨了对于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首先是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费教授以自身经历为例告诫我们人生要积极不懈的奋斗努力。接着作为大学生要做到博学而笃行,博学即意味着要有充沛和旺盛的好奇心;审问即意味着要敢于修正;慎思即意味着要独立思考;明辨即意味着要明辨是非;笃行即意味着要努力实践。第三是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也就是说人事时从小事做起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接着便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和谨慎的思维能力。然后告诉我们直觉、想象和灵感是科技创新的催化剂,创造产生机遇的环境。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真与美是评价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准则,疑惑、探索和顿悟是科学发现的三个阶段,要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最后的最后,费教授给了我们一个成功的公式:目标加勤奋加机遇等于成功,受益匪浅!
21、机械172陈志辉
步入大学,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学者老师们的讲座报告,了解学习这些过来人的已成功人士的求学经历与治学态度等。今天十分荣幸能够有机会听到数理院院长费老师的座谈报告,万般欣喜。两个多小时的报告聆听与学习,收货也是颇丰。在当前较易浮躁的时间段里也算是给自己,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今天费老师给大家做的是“大学生如何成人成才”为主题的报告讲座。通过这两个多小时的相处,能清晰感受到费老师作为一位学者的谦卑与纯真。老师十分细心详细的给大家讲授现阶段,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在成人成才的道路中所需具备的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尤为深刻的是老师在讲到创新方面时所举的自己曾经的学生的例子,那位学长通过自己的努力,经历各种坎坷,刻苦研学,一步步迈向成功,激励人心。这也十分坚定我在未来的决心。
老师整个过程中的报告讲座十分精彩生动,大家都听的十分认真。在最后时候费老师将自己几十年研学经验精炼成一个数学公式送给大家以予勉励:目标+勤奋+机遇=成功。 这一套公式凝聚了老师这多年的研学之精要,收获匪浅。我也会将其牢牢记于心中,通过实践深入感受学习。座谈会后,费老师与大家进行了生动的互动交流,同学们纷纷向老师提出了一些困扰着自己的问题,老师也一一详细的,结合自身经历理解给予解答,过程中其乐融融,收获颇多。座谈结束后,我和几个同学在回来的路上也在深聊互谈,感悟感思。菁英班的每一节课,带给我的影响都是深刻的,不做小写的人,而做奋发的树。对未来的每天,我都充满期待,加油。
22、土木174张克松
今天听了费教授的讲座,深有体会。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要有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他从自身的个人经历来告诫我们,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博观约取,厚积而薄发,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要想成功,你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就如明天就要考研的学姐学长们,准备了一年或者更多时间的学习,只为明天的考试能考出自己的风采,直指当下的成功。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了,一定会等来属于自己的春天,我会努力向着自己的考研梦不断前行,直至成功。最后预祝学长学姐们考研马到成功!
23、法学172崔红云
昨晚,我们有幸在数理学院的学术交流室聆听了费为银教授关于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听完费教授的分享,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萦绕在我的脑海。自从上了大学以后,爸妈已经很少插手我的生活,辅导员也很少出现,同学们都有各自的事情,我们每个人好像一夜之间就得长大,很多事情一下子需要自己去判断,去规划。当有人用一些质朴真切的语言表达对我们成长的殷切盼望和祝福时,我个人觉得这份叮嘱真的很难得。
费教授的分享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说的第三点“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这句话,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你想象不到的努力和付出。费教授为我们完整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个小学一年级留级的“问题生”,一步步的考上大学,成功考博,当上教授,成为博导的前半生。纵观费教授的前半生,“坚持”是他的主旋律,坚持学习是他现在依旧在做的事,他每天除了要亲自做一些数学模型上的计算,还在研究经济学,对他来说,每天除去繁杂的工作,还能保持高效率的学习真的是作为晚辈的我汗颜。更让我觉得敬佩的是,费教授对于知识的敬畏之心,他对我们说:“觉得自己对自己所学领域什么都不懂的,说明是博士毕业;觉得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一定了解的,说明是硕士毕业;觉得自己对自己的专业全都掌握了的,一定是本科毕业”。对于我们来说,费教授就像一颗合抱之木,是我们这些小树苗的目标,我们需要不断地吸收阳光和雨露,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才能有质的变化。
在教授分享完了他的观点后,我们很多同学都向教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学习上的困惑,费教授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轻轻松松拨开同学们心头上的迷雾,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尾声,费教授和我们一起愉快的度过了两个多小时的时光。其实,最打动我的不是费教授的分享,而是费教授的人生经历,这比任何话语都更具有说服力。你如果真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我希望自己在追求目标的路上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
24、高分子172孙道萍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晚,在数理学院的三楼学术交流室,数理学院的费由银教授百忙之中抽空给全体菁英班同学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讲座。作为一个博士和博导,教授无疑是我们精英班全体成员的一个楷模。在做谈会期间他以自己成功的人生为例,引导我们一步一步的思想进步。
首先他向我们提到了四种能力,我认为这也是我们当然大学生所缺乏的四种能力。其一是交流能力,如果不交流你将无法感受到世界的变化,如果不交流你将会失去自己确定的方向,如果不交流你的思想则很难有所突破,交流能让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制的飞跃,那么如何拥有这样一种能力便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其二动手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学习多偏向于理论逻辑思维的训练,而缺少了动手能力的培养,然而先一辈人就已经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其三就是创新能力,传统的东西固然美好,但绝不能止步不前,学习如何创新才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更高层次的进步。最后就是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大学生我们说接触的社会可以说是冰山一角。然而当我们毕业之后面临真正的社会我们是否能够适应,由此看来社会适应能力是那么的至关重要。单单从这四种能力的介绍来说,我便已经从教授的谈话中学习到了许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坚持和努力才有机会成功。如何博学而笃行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研究的一个命题。“博”,大通也。(《说文》)即宽广、广博。现代综合性大学,在专业、学科等方面都应具有“博”的特点,在学术思想、学术风格、学术观点上应兼容并包、百花争艳;作为教师,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作为学生,应打下厚实的功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最后费教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他所理解的成功公式:目标+勤奋+机遇=成功。找准目标,勤奋努力,当时机成熟,厚积薄发之时,那你就离成功不远啦。小时候还细心的一为我们姐和。我觉得这场座谈会意义非凡,让我受益匪浅。感谢费教授的精彩演讲,我相信通过费教授的讲解,我们在今后的大学之路上一定会更加的刻苦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思想境界,以有疑惑便探索好学之态,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在思想上,有所进步;在生活上,有所获得。
最后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加油。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25、电气172程灿
12月11日晚上7点,在数理学院的学术交流室,开展了第四届菁英班第一次活动。由费为银(教授,博导,数理学院院长)给大家做一场讲座。
此次讲座的主题为《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首先是第一大点“大学生急需培养的四种能力”,分别是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期间费教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在成长,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坎坷以及机遇等等。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费教授所说的上学期间条件艰苦,冬天里雪地上第一条车轮印来自他的自行车。学习,学是读书,习是动手,学习是两者的结合。因此费教授强调了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他表示动手能力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拿起来能干,二是干得好。“但求做出,不求第一”是我们的通病。第三费教授提到了创新能力,包含几个方面,即找问题、出思路、想办法、巧实现、能表达。找问题是一个观察、发现和抽象过程,出思路是一个逻辑思考过程实现是动手的过程表达是推广、抽象、协作、思考等过程的总和,是创新话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紧密相关,我认为表达能力是我需要提高的一个方面。第二大点是二做到博学而笃行,我个人的理解是首先要博学,这也是菁英班提倡的多读书理念,而笃行,“笃”字有坚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的意思,在博文广识之后,应该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第三点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四点费教授主要介绍了诺贝尔奖与数学的相关知识,并结合了经济学谈数学,强调了数学对我们的重要性。最后一点是“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这也是菁英班里“珍贵稀少”的文科生的必要性,理科生可能普遍在文化素养方面有所欠缺,可以通过相互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接下来的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费教授一一耐心解答。此次交流讲座使我深有启发,我也会将思考所得付诸行动,投入实践之中。
26、自动化173邢蕾
晚上我们有幸听了费为银教授的一场关于新时期大学生成才的几点思考的讲座。认真聆听了教授的演讲之后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听完讲座后的几点感想。
第一点就是我们应该要全面培养自己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不能只拘泥于课本,我们应该要学习如何更好地和他人沟通交流,如何能让自己的表达更富吸引力,更清晰明白。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要与国际接轨,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努力学习外语,并且能够流利地说外语。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如何更好地去践行我们的知识,做到知行合一,自然是需要我们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校园里,动手能力更多地体现在实验课,工训课,以及课外的一些科技活动中。我们应该把握每一次机会,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我们如果想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大的发展,我们就必须具备创新的能力,想要具备这种能力我们只有不断地提升专业知识,培养人文素质。不仅是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都应该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只有能够承受失败、打击、挫折,才可能在逆境中磨练自己,升华自己,通过不断地坚持不断地努力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第二点我们应该要做到慎思笃行,通过不断地学习使自己更博学,通过不断地思考使自己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眼高手低,不好高骛远,要博观约取,厚积而薄发。
最后我想作为一名菁英班的学生,我更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在这个相对更高一点的平台上,把握每一个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机会,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优秀的大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不断地设计短期目标,然后不断努力地实现,不断地追求进步,追求卓越。因为我相信厚积最终会薄发。
27、金融171赵雨
今天,费为银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讲座,讲座内容是: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听完讲座之后,自己收益颇丰。
费为银老师首先用了六个字概括了他的经历,博士,教授,博导,看似简单的六个字却一点也不简单。六个字里面包含了太多的努力和泪水,觉得每个看似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都有辛勤的付出,像费为银老师年龄比我们大多了的老师都还这么努力,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然后,费为银老师提出了大学生急需培养的四种能力,第一是交流能力,而良好的交流能力则包含着开阔的视野和对世界的认识,以及文理交融;其次是动手能力,动手能力体现在拿起来能干,不但能干,还能干得好;接着是创新能力,从广义上理解的创新能力就是与原来的想法不一样,狭义上的理解是从0到1的转变,当然这个也是比较难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从1到n的转变;最后是社会适应能力,这个能力又包括了沟通交流能力,思辨能力,心里承受能力。我觉得心里承受能力对我们来说挺重要的,因为在大学生活中,没有人给我们安排好事情,也没有人可以帮我们完成,只有我们自己,当事情都挤压放在一起时,我们就需要一件一件地完成,当完成不了时,我们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积极地去面对,然后继续完成没有完成的事情。
在下面的讲座中,费为银老师多次提到了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文化素养,提高专业素质。最后费为银老师以“目标+勤奋+机遇=成功”结束他的讲座内容,说到人不能没有目标,而我们作为菁英班的学员,就更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至少是这两年半的目标还是要有的,只有明确好目标,规划好自己后面的学习生活,才不会觉得迷茫。
28、 统计171刘钰文
今天费院长给我们分享了关于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费院长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七点内容,经过这次讲座,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新的启发,受益匪浅。
关于大学生急需培养四种能力,分别是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交流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学会交流,学会与人沟通,动手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拿起来能干,能干得好,创新能力是从0到1以及从1到n的突破,从无到有以及推广,社会适应能力,现在的社会千变万化,学生必须学习并能够适应于千变万化的社会。
做到博学而笃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阶段的联系。“笃行”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粗壮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当代大学生要用于实践,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以及与我们分享了费院长的一位优秀学生的经历,也是很好展现了厚积薄发,慢慢努力,慢慢积累,积少成多,和别人的差距也就慢慢拉了开来,我们正是积累的好时期,要踏实积累,并去主动学习,完成自己的小目标。
29、材料171张庆达
很高兴今天能够参加费老师的个人经验分享,费老师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我谈谈几点我的感悟:
1.人生不是我们能规划的,我们要顺应历史的选择,顺应时代的要求,顺应一切的改变,在逆境中成长,在困难之中磨练自己,不要自暴自弃。
2.面对周围环境不可改变时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既然环境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就必须不断的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和能力,不要整天怨天尤人。
3.当代大学生要肩负起时代的使命,要努力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在夯实的基础之上要学会创新,不断奋斗,朝自己的目标不断奋斗。
4.在自己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到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
5.目标+勤奋+机遇=学习
30、机械171镇梁
今天费为银教授给我们大家做了关于“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的讲座,感觉自己受益匪浅,特别是费教授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自己身边学生的例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上个世纪90年代大学生的奋斗经历,鼓励和引导我们努力学习。
首先教授给我们提到了新时期大学生的必须的能力,其中包括: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些能力需要我们日常的培养。接着提到我们要做到博学而笃志,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和“笃行之”。同时通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把我们的基础打牢才能成功。费教授着重的强调的数学(特别是高等数学)的重要性,列举的诺贝尔奖与数学的密切关系。
接下来费教授谈到未来价值提升,鼓励我们利用大学时间积极丰富自己不仅是在学习方面,在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方面也尤为重要,在生活中我们要感悟真善美,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如何创新方面,费教授给了我们两点建议:1、直觉、灵感和想象是创新的基础2、 机遇是创新的条件。最后总结为:目标+勤奋+机遇=成功。
最后费教授解答了我们关于数学学习方面的困惑,对于如何学好高数,我们不仅要学会运用,更要理解和掌握。
这次讲座,我收获很多。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我们要努力的学习!
31、通信171 孙瑜
2018年12月21日晚上7:00-9:00,听了费为银教授关于“当代大学生应该培养的能力”,并说了一些关于如何培养优秀大学生的几点思考,讲座结束后,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想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教授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第一,人际交往能力,随着时间发展推移,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际交往能力成为人才发展的重要指标,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就不得而知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往往需要清晰的逻辑思维和临场应变能力,同时也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因此,当人际交往能力达到一定阶段时,必定意味着能力的提升。第二,动手能力,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不仅仅关于书本知识,也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更注重动手实践能力,因为大学是真正与社会接轨的,步入大学中最重要的学习就是社会实践能力的学习,所以动手能力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第三,创新能力,社会飞速发展,所谓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不管于怎样的阶段,创新发展始终是成功的推动力,所以,大学里更多的要培养个人的创新能力。第四,社会适应能力,现阶段,大部分的大学生心理和身体尚未成熟,特别是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薄弱,经历的事情太少,走过的路太平坦,社会阅历匮乏,导致心理承受能力薄弱,对于困难没有乐观积极的心态,经历挫折也无法直面处理解决,社会经验太少,所以作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一门必修课,且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
其次,教授讲了很多的个人经历,自己自己few学习经历,给我很多的启发,社会给当代的我们提供了丰厚的学习资源,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这些资源,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让自己成人成才,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最后,一样接下来和菁英班的小伙伴一起努力,一起学习!
32、电气中外172邓杨林
今天晚上很荣幸可以听到数理学院院长费为银教授给我们带来的《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讲座。他认为大学生急需培养四种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确如此,我们学习的大都是理论知识,和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费教授还殷切的指出要博学而笃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费教授的人生经历,通往成功的道路没有捷径,也没有一帆风顺。经历过的酸楚只有自己懂得,才懂得这一切来之不易,自己也经历过一些,知道这需要多大的压力去承受,现在,我想只要成功了就好!我相信这一切磨难,只是磨平我的棱角,让自己更璀璨!
费教授还提出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告诉我们进入菁英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升自己,还要带动身边的人,从而影响一批人,这也是学校创建菁英班的目的吧,我们不能只想着利用学校的资源,光顾着自己。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是我们的目的。
成功公式:目标+勤奋+机遇=成功
33、材科172邵启婷
今天有幸能够聆听数理学院院长费为银教授的分享,在教授的讲话伊始,他便说到自己的经历是奋斗、努力、欢乐却也充满泪水的人生。他为我们讲述了他的求学之路,他们当时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是依旧没有放弃对知识和未来的渴望,有时候命运有很多阴差阳错,也有很多不如意,但即便有再多的意外,我们还是要欣然的接受命运的挑战,毕竟没有人的人生一生平坦,顺顺利利。在老师谈到自己第一次考研未成功,进入芜湖机电学院当一名老师,后因学业和科研需要,仍然在工作后继续考研,使我突然想到考研的学长学姐,也祝愿他们考研顺利,不负自己的青春和努力。费教授说的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对,人生都是曲折的过程,但没有人能设计我们的人生,所有的都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要积极不懈的为自己人生而奋斗。在最后,费教授给了我们一个成功公式:目标+勤奋+机遇=成功,也希望我们大家在以后一起依照着这个公式共同奋斗下去,加油!
34、金融中外171杨玲
2018年12月21日晚19点,数理学院院长费为银给第四期菁英班学员就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作为教授、博士、博导的费院长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分享了自己的亲身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他的主要讲话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点是当代大学生急需培养的四种能力,即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其中交流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国际舞台,交流能力对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为理科生,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文理并重。动手能力就是要求我们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纸上谈兵,将理论应用与实践中,踏实刻苦,认真严谨。创新能力是一项尤为重要的能力,它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只有通过不断积累和学习才能够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最后一点是社会适应能力,大学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过度的平台,我们终将有一天要走向社会,只有良好的适应社会我们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我们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不断的努力充实和完善自己,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第二点是要做到博学而笃行,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做到知行合一,不断的思考,保持好奇心,敢于质疑,不断进步。
第三点是要做到厚积薄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用勤勤恳恳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追寻自己的梦想。
第四点是要重视数学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缜密的思维能力。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许多其他学科都需要数学作为支撑。由此可见,要想在专业领域有长足的发展,必须要扎扎实实打好数学的根基。
最后一点是大学生要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追求真善美。疑惑、探索、顿悟是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严格对自己的要求。
在讲座的最后,院长还倾听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并且就自己的经验给出了宝贵的建议。通过这场讲座,我们收获了许多。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时刻牢记院长的宝贵建议,求真务实,刻苦奋斗,自信自强,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35、应化171 周晓妍
如果用一句俗语来概括今晚费为银教授声情并茂,流畅抒情的讲话,真可说得上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今晚7点于3教报告厅中,费为银教授浅谈了对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他将这个问题分为几个方面来叙述:
第一方面是大学生急需培养的四种能力,首先是交流能力。大学生在校,代表的是自己学院自己班级;在外,代表的是安工程的学子,是新时期大学生整体。因此,与人交流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就成为了新时期大学生彰显集体风采最基本的体现。要想拥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个人的人文素养极为重要,众所周知,在日常交流沟通背后,体现的是一个人阅历的丰富与否,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菁英班才要广招人才,文理兼收,只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理的交融有利于菁英班学子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文科所体现出的发散思维,加之以理科的缜密思维,二者相辅相成,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其次是动手能力,有些大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实际下手做事情却不尽如人意,这就是缺乏动手能力的一个体现。提高动手能力的关键还是得提高自身素质,并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中实践,积累,切实在具体生活中提升动手能力。
再次,大学生还需着手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所谓的创新分两种:第一种,从0到1,也就是从无到有的创新,这种创新极难,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厚积薄发,加之以一定的灵感和机遇,方能有大成;相比之下,第二种创新来得简单些,那就是从1到n,推广型的创新,这种创新正是我们所提倡的,我们也有能力去完成它。具体如何做到从0到1,回归本质,还是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等等…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再加以后天勤奋努力,定能有所成。
最后,费教授最为强调的是社会适应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压力极大,作为大学生,初入社会,吃苦受累是正常的;换一个角度看,这些压力和问题不正是对于个体成长的磨炼吗,我们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就要勇敢地在磨难中升华自己,同时锤炼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思辨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追求优秀的同时,成功自然会归入囊中。这让我想起了《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追求卓越,成功自然会追上你。”
费教授剩余的讲话也很发人深省:首先,大学生要做到博学而笃行。《礼记》中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点中,费教授主要向我们强调了博学:学术研究中要广泛涉猎,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保持学习的欲望;其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从小事做起,不眼高手低,不好高骛远,仰望星空,但要脚踏实地;最后,博观约取,厚积而薄发。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东坡意在言说若要大有作为,施展抱负,需要经过长时间深厚的积累和沉淀。
讲座最后,费教授还赠予我们一列成功公式:目标+勤奋+机遇=成功,也送给自己一段话: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6、自动化172 操畅
本周五晚上7点,我们第四期菁英班全体成员有幸在数理学院的学术交流室聆听到费为银教授的讲座,共同探讨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
讲座伊始,费为银教授向我们讲解了大学生急需培养的四种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他指出这四种能力中蕴藏着一个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非凡的综合素质。同时他结合自身事例,向我们阐明人生并非设计,成功在于天生的基础和自身的努力,当代大学生要不断地在逆境中完善自我,在磨难中升华自我。
费教授谈起他的过往经历恍如隔日,眼中满是风轻云淡,将那些一个人打拼的磨难和艰辛一笔带过。我们全体人员仔细聆听,将这四种能力谨记于心。
接着,费教授从“博学而笃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博观约取、厚积而薄发”三个方面向我们提出学习要慎思明辨、脚踏实地、高瞻远瞩。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出发,费教授强调真与美是评价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准则,疑惑、探索、顿悟是科学发现的三个阶段,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最后,菁英班成员向费教授提出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疑问以及走入的误区,费教授认真倾听,结合自身感受,为每个人都做了细致的解答,并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身经验。
本次讲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短短的两个小时,我感觉受益匪浅。身为新时期大学生,我们要不断充实自我,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为今后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应牢记成功公式——成功=目标+勤奋+机遇,一步一个脚印,谱写自己的成功篇章。
成长成才之路,我想我们正在探寻。菁英之旅,我正在努力!
37、物联网172班张蓉
2018年12月21日,今晚由数理学院院长费为银给我们做了一场讲座,主要是探讨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
一开始,老师给我们提出大学生急需培养的四种能力,分别是: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确,现在的我们缺少这些能力,大学四年里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时间,努力做到老师说的“博学而笃行”,“厚积而薄发”。
后来,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如何创新的经验之谈,老师认为,直觉、想象和灵感是科技创新的催化剂,创造产生机遇的环境。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利用我们现在的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机遇打好扎实的基础。
最后,老师提出成功的公式:目标+勤奋+机遇=成功,所以,确定好目标,勤奋的为之努力,把握难得的机遇,我们终将成功。
38、自动化173陶六杰
我与教授面对面-大学生如何成才
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与数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导-费为银老师进行了会谈交流,感受颇深,也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首先费教授为我们提出了我们当代大学生急需培养的几种能力,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第一点费教授就提出了我们需要培养交流能力。在社会发展日趋紧密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成为立身社会必不可缺的一种能力。特别是对于有科研志向的同学,重大难题的功课往往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很多人共同的努力,如何协调团队之间的工作,提升团队凝聚力,这是我们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锻炼自己的一大方面。在长期应试教育下,我们的笔试能力很好,但是往往忽略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理论不能很好地实践。动手能力分为两部分,一种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第二种是做事情的执行能力。与此相对应的创新能力也是我们大多数大学生所欠缺的,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思维僵化,在李克强总理提出创新驱动未来的理念以后,我们民族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只有迈开步子,锐意创新,才能开辟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与时代同步发展,适应社会变化节奏。增强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我们能不能实现我们自身价值的重要表现。踏着时代的浪潮,我们要成为一个一个英姿飒爽的弄潮儿。作为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在我们所学的专业里面精通,我们还要博学,广泛的涉猎,不要为专业所束缚。要做到博学慎思审问笃行。而理想的实现并非一帆风顺,这需要我们日积月累的储蓄能量,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直觉、想象、灵感是科学的催化剂。而这些东西的来源绝非偶然,而是需要反复的实验与积累。这都需要我们咬紧牙关,一次次的尝试,不断地付出才能到水到渠成班的顺畅。我们要时刻对事物保持好奇心,抱着研究探索的精神,才会有顿悟的结果。最后费教授也给我们提出了成功的公式:成功=目标+勤奋+机遇。机会总是留给时刻准备着的人,希望我们坚持不懈,攀登理想的高峰,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39、电科171侯逸农
今天晚上,数理学院的费为银教授给我们做了一场以“成长、成才”为主题的报告会。成长、成才,对于成年不久而又正值青春的我们来说,是多么深有感触的两个词汇。诚然,每个人视角不同,看到的成长也不同,费教师以他的亲身经历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励志的成长成才的故事。在他年轻时候的那个时代,教育资源与现在相差甚远,家离学校远,交通不便利,环境恶劣,可是命运不会亏待每一个努力积极专心做学问的人,教授一路走来,收获到了和自己的付出成正比的成就。
在这场报告中,教授提到了当代大学生急需培养的四种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他的一番解读给我带来了很多之前从未有过的想法和视野。交流能力并不是我以前认为的会说话、说得流利就可以的,卓越的交流能力和自身的文化沉淀和经历阅历密切相关,它需要有文化、人文和科学的结合。动手能力不仅要求你会读书,更要会拿起来干,而且要干得好。创新能力尤其使我感触颇多,我们多少人只会粘贴复制式的学习方法,最直观的就是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只会做自己写过的题型,一遇到新题型就束手无策,这也是我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着重去培养的一种能力。最后是社会适应能力,一个人不可能仅靠在学校里学的那点东西把一生都保证下来。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体验生活,唯有经过生活的历练,才能更好地立足于这个社会。
博学而笃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厚积而薄发,这些都是这场报告交给我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希望我能把自己的成长之路走得更宽、更远。
40、电科171汪幸福
今天数理学院博导费为银老师为我们菁英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次鼓舞人心讲座。他以“新时期的大学生”为主题,分为七个大点展开了这次的讲座活动。
首先,费老师提醒我们菁英班的同学:作为大学生,要培养四种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从小的方面来讲,交流能力应包括与同种语言的人的交流能力,包括我们应当有较好的语言能力、学会一定的地方语言、有良好的写作基础。大的方面讲,我们除了要学会中文,还要学会英语等一些国际化的语言,以备在日后谋求更广阔的交际视野。说到动手能力,费为银老师说道,学为读书,习为动手,故而学习中的我们,还要具备足够的动手能力。费为银老师还说道,创新分为从0到1,、1到n这两种,而我们大学生则主要培养1到n的能力,这需要做到找问题、出思路、想办法、巧实现、能表达这五个步骤。而最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则要求我们要学会沟通和思辨,并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二大点,大学生还应做到博学而笃行。要做到这点,我们大学生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积累过程,要学会勤思苦想,要能够耐得住寂寞。正所谓机会是留给有足够准备的人,所以,要抓住机会的话,则要求我们博学而笃行。
第三大点的标题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师说道,我们要成人成才,则要能够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一个目标,有一个起点,有一份努力,足以行千里。老师说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而我们,要好好磨练自己,才能做成自己的事情。
第四大点,博观约取,厚积而薄发。正所谓量变产生质变,只有足够的积累,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学习中,研究中,事业中取得惊人的成就。
第五点,老师和我们谈到了诺贝尔奖与数学,老师谈到了他曾与崇敬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合影,令他感到激动与自豪。随后,又和我们说了历年来经济学奖上科学家们的成就,还和我们着重解释了期权这一概念,加深了我们队经济学的理解。
第六大点,老师和我们谈到如何才能创新。总结为三个关键词就是灵感、环境、机遇。要能够创新,首先肯定要具备一定的天分,其次要有一个促成的环境,最后则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勇敢挑战。
第七点,也是最后一点,老师不忘告诫我们要提高文化素养与思想境界。任何一科目的求学者、研究者,都应当追求真善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心的本质,应该是追求美好的事物的。此外,作为求学者,我们要时刻保持疑惑、探索的态度,才能逐渐有所顿悟。最后,作为一个大学生,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还要具备责任感,才能算得上合格的人才。
在最后的最后,我想以费老师的式子作为结尾:目标+勤奋+机遇=成功。
41、建电172雍家伟:
在16周的的星期五晚上,在数理学院3楼由数理学院院长费教授给我们做了关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几点思考的讲座。在讲座中,费教授结合自己的亲生经历和自己的多年的学习以及教学生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费教授在先前提出的培养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博文笃行,同时又结合自己的学生的经历给大家阐述了纵使起点较低,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终会成功的案例。在结束讲座时,又提出了目标+努力+机遇=成功的8字真言,这场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我会在我以后的生活以及学习中践行这8字真言,不断努力,坚持不懈,决不放弃,勇于创新,最终达到最终的考研目标,圆梦考研,圆梦大学。
42、通信172韩杰
2018年12月21日晚七点,我参加了菁英班第二次活动,即费为银老师对当代大学生的理解与期望。此次讲座费老师主要讲述了七点内容,使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心得。
首先,费老师提出了大学生急需培养的四种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交流能力作为第一个提及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与人相处方面。一个人需要学会与人交流才可以做好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我们应该学好语言,不仅仅是英文,也要学好中午,甚至是地方语言与文字,这样才能做好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动手能力,我们需要拿起来能干与干得好。创新能力,创新体现在创造、新颖两个方面,而创新能力主要包含:找问题、出思路、想方法、巧实现、能表达。我们需要不断地遵循五步,勇于创新,不断探索,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创新。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现在的社会千变万化,我们需要不断适应这个发展、多姿多彩的社会,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二点是做到博学而笃行。《中庸章句》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给我们了很好的提示。老师也根据了自身发展来阐述了这五个方面,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这五个方面。其中“笃行之”是为学的最后阶段,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只有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做到“笃行”。
第三点即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当代大学生应该勇于实践,从小事做起,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接着,老师和我们探讨了博观约取,厚积而薄发的相关例子,通过各个例子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第五点中,老师分享了自己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照片,同时也说明了数学对于我们的思维逻辑等各方面的影响,促进了我们对数学的思考。接下来,老师探讨了如何创新和提高文化素养与思想境界的相关问题。由此我知道了自觉、想象和灵感是科技创新的催化剂。疑惑、探索、领悟是科学发现的三个阶段。
最后,老师提出了成功公式:目标+勤奋+机遇=成功。这个公式让我找到了自己不断前进的万能公式,我相信自己可以通过这个公式不断向前进步。此次讲座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大家一起其乐融融,共同探讨了关于学习、生活的问题,让我再一次地感受到了菁英班的温暖。最后感谢费老师与同学们的分享,期待下一次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