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上级精神
安徽省普通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发布时间:2020-04-10   动态浏览次数:92

安徽省普通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为指导普通高校科学有序地开展防控工作,切实保障校园内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从组织保障、“两案”“八制”制定、防护和防疫用品储备、隔离观察室建设等方面加强新冠肺炎疫情管理,特制定本指引。本指引适用于安徽省普通高校。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参照执行。

一、总体原则和主要目标

1. 总体原则

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预防为主、及时控制,系统联动、群防群控。

2. 主要目标

建立健全防控工作组织体系、形成联防联动的应对处置机制,规范信息统计、报告,制定返校后防控工作流程和要求,认真落实学校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南和操作技术规范。

二、组织体系

1. 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

 学校书记或校长,或者书记、校长共同担任组长,作为第一责任人。

 学校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负责人,并担任常务副组长。

 学校二级机构负责人、后勤管理负责人等为学校领导组成员,同时又是本部门疫情防控工作负责人。

各部门负责。多校区办学的学校,每个校区成立相应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

2. 成立防控专项工作组

各校根据需要,协调多部门参与,成立新冠肺炎领导组办公室、后勤保障组、信息管理组、应急处置组等。

3. 健全工作网络

建立学校部门年级学生四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网络,畅通信息,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4. 报告人与报告制度

根据“责任到人”原则,明确校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人和报告程序。

1)疫情报告人:学校专门指定新冠肺炎疫情报告人,报告人可以是分管副校长,也可以是校医院负责人或者是校医等。

2)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制度

 内部报告

 教职员工向学校报告人报告;

 学生向辅导员报告;

 各单位汇总后均向学校报告人报告。

 外部报告

 学校疫情报告人分别向属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实现“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报告内容见表1

1  安徽省普通高校校园每日健康汇总表

学校名称


统计到的学生人数


未统计到的学生人数


统计到的教职员工人数


未统计到的教职员工人数


外包、临聘人员数


报告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人数


诊断为新冠肺炎人数


诊断为疑似病例人数


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的人数


申报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有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等新冠肺炎疫情时,需2小时内报告。具体报告程序如图1所示。


教职员工属地教育主管部门


学生辅导员学校疫情报告人


家长辅导员属地卫生健康部门


1  安徽省普通高校新冠肺炎疫情报告程序


三、“两案”“八制”建设

从健全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学生返校后的工作要求、师生健康管理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建立返校工作方案和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具体举措和操作规范;同时制定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制度、学校晨午(晚)检等8项制度。见表2。各校“两案”“八制”应实事求是,突出各校特点。其中,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制定参考《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场所防控工作指引》相关内容;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制定参考《安徽省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指引》相关内容。



2  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两案”“八制”清单

序号

预案名称

1

返校工作方案

2

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3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制度

4

学生晨午(晚)检制度

5

因病缺课缺勤登记与追踪制度

6

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7

宣传和健康教育制度

8

心理咨询与干预制度

9

外来人员入校管理制度

10

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



四、学校防护防疫基本防护用品储备

具备复课条件的学校,要有基本的防护和防疫用品,并按照至少2周的数量储备。根据使用情况,适时补充,保持动态平衡。

基本防护和防疫用品清单见表3



3  学校基本防护防疫用品清单

物品类型


体温监测用品

红外体温探测器


额温枪


水银温度计

口罩

一次性医用口罩

手消毒用品

洗手液

表面消毒剂及其用品

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含氯消毒粉、含氯泡腾片)


常量喷雾器


消毒用塑料桶


抹布,拖把


一次性手套

垃圾处置用品

医用垃圾桶


垃圾塑料袋


五、隔离观察室

设置隔离观察室,以备学生、教职员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观察。

1. 隔离观察室的一般要求

 相对独立。应选择距人口密集区较远(原则上大于500米)、采光和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得紧靠教室、食堂以及学生易到达的场所;

 隔离分区。内部根据需要分为生活区、物质保障供应区和医学观察区等,分区标识要明确;

 设施齐全。提供单间居住环境,并配备洗手设施,最好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和洗手设施。必须共用卫生间时须分时段,卫生间用后清洗通风并对设施表面进行消毒;

 提醒标识。挂有“××学校隔离观察室”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隔离区域;

 独立粪池。隔离场所污水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进行消毒处理;

 避免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每天通风、消毒。

2. 隔离观察室防护防疫用品基本配置

学校隔离观察室防护防疫用品基本配置清单见表4。其数量要根据学校校医院/室的工作能力,同时接受属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建议进行采购储备。

4  学校隔离观察室防护防疫用品基本配置清单

物品类型


体温监测用品

水银温度计

隔离室防护用品

医用外科口罩


一次性帽子


乳胶手套


护目镜


隔离衣


一次性医用防护服


胶鞋


医疗垃圾袋和医疗垃圾桶

手消毒用品

洗手液


免洗洗手液(含酒精成分)

空气消毒用品

紫外线灯(移动、悬挂式)或空气消毒机

表面消毒用品

含氯消毒剂(84效度液、含氯消毒粉、含氯泡腾片)


75%乙醇消毒液

呕吐物、排泄物消毒用品

固体过氧乙酸呕吐应急处置包


六、培训和演练

1. 培训

学校医护人员积极接受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新冠肺炎病例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校园感染防控、密切接触者管理、个人防护等内容的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2. 演练

学生返校前,按照隔离观察场所接收隔离观察人员的运行流程开展多次疫情防控演练,熟练掌握学校隔离观察室防控工作流程和各项制度,增强法制观念,依法依规开展科学防控。



附件1

晨午晚检管理和缺课缺勤登记与追踪制度


高校每日掌握学生和教职员工健康情况,加强对所有人员的晨午晚检工作以及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一、晨午晚检管理

高校实施晨午晚检制度。学校每日定时汇总,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有疑似传染病疫情或可能存在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还要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1. 晨午晚检的主要内容见表1

1  安徽省校园晨午(晚)检登记表

检查日期:检查人员签名:

姓名


性别


所在院系、专业


年级、班级

年级___________;班级

学号/工号


师生类别

学生;教职员工;外来人员

联系电话


检测体温

有无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有;

有无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有;

有无其他身体不适症状

有;



2. 晨检

学生、教职员工每天早晨入校或者进入教学区上第一节课或者进入各自办公地点之前,专人进行体温检测;辅导员等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二级单位负责人对教职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主管部门单位对外包外聘人员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

1)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发热(额头温度36.8或腋下温度37.3,后者更为准确)、乏力、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畏寒、胸闷、气促、腹泻等。

2)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发热、皮疹或疱疹(眼结膜、皮肤、口腔粘膜)、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咽喉痛、流涕、呼吸不畅)、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腹痛)、腮腺肿痛、黄疸、头痛、精神状态不佳等。

2. 午检

学生、教职员工每天下午入校或者进入教学区上第一节课或者进入各自办公地点之前,专人进行体温检测;辅导员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二级单位负责人对教职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主管部门单位对外包外聘人员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

询问与观察的要点同晨检。

3. 晚检

住校学生每天晚自习前,由宿舍管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辅导员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

询问与观察的要点同晨检。

4. 出现发热病例的应对措施

晨午晚检中若发现学生、教职员工出现各种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感染症状,立即将其转至隔离观察室等待,并向学校疫情报告人和校医报告,做好记录。

必要时联系医院发热门诊,校医陪同学生、教职员工就医。

5. 外来人员的管理

若发现外来人员有发热、近14天到过高风险地区或国家,或者近14天有与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一律不予入校。

二、加强缺课、缺勤登记与追踪

做好缺课、缺勤、早退记录,对因病缺课、缺勤、早退学生和教职员工及时追访和上报。

 辅导员老师负责每日登记缺课、早退的学生,追踪缺课、早退原因,并做好记录;

 人事部门每日登记缺勤的教职员工,追踪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

 学校疫情报告人每天核实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课、缺勤信息,于当日定时上报给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有疑似传染病疫情或可能存在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要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若当日无人因病缺课、缺勤,需进行零报告。


附件2

消毒基本知识和含氯消毒剂配制


学校培训专门人员和保洁人员开展日常消毒,掌握消毒基本知识,学会配制含氯消毒剂。

一、消毒的基本原则

 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

 针对不同消毒对象,应按照其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

 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和手套;

 75%酒精易燃,不提倡大量购置75%医用酒精;

 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

二、消毒基本方法

1. 物理消毒法

 日光曝晒法:对图书、床垫、被褥、衣服等在日光下曝晒46小时,经常将被晒物翻动,使各方面都能被日光直接照射。

 煮沸消毒法:对餐具、棉织物、金属物等耐湿、耐热物品浸没于水中煮沸,持续1530分钟。

 高压蒸汽消毒法:对棉花、敷料等物品,待高压锅上汽后,加阀再蒸15分钟,物品不宜过大,物品间要有空隙,使蒸汽能对流。

2. 化学消毒法

 浸泡消毒法:对餐具、服装、被污染的医疗用品等,使用消毒剂浸没,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取出物品,用清水冲洗、晾干。消毒剂应现配现用,避免长期反复使用。

 擦拭消毒法:对手机、玩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30分钟后,将抹布用清水洗净、拧干,再擦拭物体表面残留的消毒剂。

 喷洒消毒法:对室内空气、墙面、地面和家具表面等,使用喷雾器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喷洒,消毒时间为30分钟以上,消毒后开窗通风。消毒人员应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将食品、衣物等物体存放好,空气消毒前须关好门窗。

三、含氯消毒剂的配制

一般选用84消毒液、含氯消毒粉和含氯泡腾片。配制达到有效氯浓度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方法如下:

有效氯浓度500 mg/L含氯消毒剂配制

 84消毒液。其有效氯含量为5,按照184消毒液加100倍的水稀释即可。

 消毒粉。其有效氯含量为1213,每小包20克。每小包消毒粉加水4.8升。

 含氯泡腾片。其有效氯含量为每片480毫克~580毫克,按1片加1升水配制。

所有含量消毒剂配制后,搅拌均匀,等半小时后使用。

配制消毒剂时佩戴口罩和手套。



若配制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的含氯消毒剂时,水量加倍;配制有效氯浓度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时,水量减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