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2011年暑期教学工作研讨会纪要(二)
二、小组讨论发言摘要
孟梅林:上午王淮梁主任提到寒暑假课堂开放的教学可利用价值很大,把难以写入计划里的课程,写进教学培养计划,利用寒暑假很可取,清华就有此例,有计入学分的。如果值得去做,可以写入我们的培养计划,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需要提高,虽然学校寒暑假有社会实践,但已流于形式失去意义,如果能与老师课题研究结合一起,学校适当给老师一些补贴,就会很有意义。
黄凯: 可开设课题,学校放假之前报名,这样便于假期管理。
顾梅: 可以组成教师团队来操作此事,可以吸引更多学生。
黄凯: 可相互选择,或汲取外校成功经验,或作为第二课堂。
王淮梁:可纳入实践课学分,来进行。从艺术和设计的角度来考虑很有意义。
李震: 可作为实践课和第二课堂进行。
张国斌:是否可作为普及性执行。
史启新:只能针对某些学生,一小部分人。
王淮梁:这要牵涉到青年教师问题,不仅要有课题,还要有项目才能进行,只有具有实践性才能吸引学生。
史启新:学生对课程和专业模糊意识较浓,老师超前教育造成课程错位,我们说真正的艺术设计要回归到脚踏实地上来。比如海报课被图形课上了,标志课把字体上了。
李震:从理论上说是不会出现这个问题的,教学大纲具有纲领性意义。可能写教学大纲的人知道,而很多教师不知道,我建议,每学期发授课计划的时候,把教学大纲发一下。要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就减少此类问题发生了。
王淮梁:系列课程可能会出现此类问题的。
顾梅: 我觉得把教学大纲重新审定一下的是有必要的。
王淮梁:提倡青年教师不要紧盯着学历深造,提倡他们到项目和社会深造。
史启新:如果学院多媒体富足,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调整作业,用大屏幕展示公开作业,有利于提高效率。
黄凯:多媒体靠学院来建设困难较大,本学院有6个多媒体在7#教学楼,今后将逐步采取办法来解决此问题。
史启新:想把这么多学生都留在教室里,关键要有固定教室才行。
王淮梁:固定教室对艺术学院的学生很重要。
黄凯: 若本科生40人享有一间教室,那么我院需要50个普通教室才行,对于学校、学院都是有难度的。
李震:这个安排在现实中确实难度很大,我们学校有23000多人,其他学院也是面临这样的问题。这是98年扩招以来必然现象,其他专业学生也没有固定教室,学生没有归属感,不能沉下心来学习。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条件,自我安排?资源不够,如何有效配置?
青年教师的培养,专业教研室带头人思想怎么融入本教研室很重要,同一个系对本专业要有统一的思想,否则不利于教学,已出现管理的混乱,那么这个专业就的发展前景堪忧。年轻教师的专业后续很重要,一方面要进行学历进修,另一方面根据专业的需要,进行专业进修这个思路非常重要,院长要根据本学院资源进行轻重缓急的合理配置。对系主任而言,把专业做好,向学院要资源是权力,其次在院长的指导下,创造条件,进行过渡性发展。学生一晃4年就过去了,这4年不可复制,在现有的不完善条件下,早点筹划,把教学工作做好。
一个专业做的好不好,一半以上仰赖于系主任,我深深感到艺术学院的老师这次作了很有思想、有深度、有水平的思考。我建议每个学年一次地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建议会后做一个很好的总结,固化成理论成果,体现出这个我们付出心血的结晶。
各专业要有一个五年规划,然后在做长远规划,要有一个很好的衔接。
黄凯:这次我们的会开的比较务实。我们从评估一路走来,处于努力爬坡发展阶段,在“十二五”这个发展阶段,要扎实做好基础建设,老专业如何改造?新专业如何创设?力求尽可能达到一种相对完善。在下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将借助社会资源,多渠道来解决资金问题。我们将加大进修力度,比如可以进入企业进修,实现进修方式多渠道,对教师进行再培养,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学院将全力以赴解决各个系存在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经过“十二五”的平稳发展,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
三、各专业系(部)主任针对讨论内容进行汇报交流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各专业系(部)主任针对讨论内容进行汇报交流:
王淮梁老师提出反思教师中过分重视实践而轻理论的现象,从重知识到重能力,然后到重素质,这是设计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向。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必须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这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转变,也是教育模式的一种突破。要改变传统的“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作业定分”的学习评价方法,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等,课程结业考核由平时表现、项目参与完成情况等多项内容综合给出。学生将会在上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极大锻炼。
顾梅老师对本专业应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设计人才,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学、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以及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提出改革思路。提出进一步修订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完善,做好课程教学模块的设定,继续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加强实践教学,拓展实习基地。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加强工作室的建立与使用。
姚明琦老师提出注重意识、理论、实践三位一体式教学。建立导师负责制,由老师和学生互选,每个老师直接负责引导和督促某几个同学的四年专业学习和意识成长,建立导师责任制,在专业方向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技能和素质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定向学习能力,发展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鼓励学生挑战艺术设计的边缘领域,成为新一代的拓展型、创造型艺术设计综合型人才。希望建立课程教师负责制,由于专业老师站在教学最前沿,了解各自专业需要了解的理论知识及在本专业较好的理论书籍,可以指导学生有目的的补充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包括经济管理,人文知识,社会新闻趣事等,把握时代需求,了解社会动态。尊重学生个性,了解学生心态,注重创新情感,发挥学生创新潜能。
实践方面希望老师能够建立工作室制度,老师或系部积极建立自己的特色工作室,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将课堂所学,课下在工作室实践。建立具有“产、学、研”一体化功能的第二课堂,能使学生适应创新环境、培育创新品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
康英认为在新媒体专业课堂教学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学校师资的力量与配置良莠不齐,教师大都从原本的平面媒体教学转向而来,对数码新媒体艺术的认识和教育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可以借鉴的教材、参考资料、理论研究都十分欠缺,只能在教学中摸索前进、不断完善;再一方面,也是由于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设施低起点的情况下上马。她还从从目前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本专业师资力量配备缺乏,对口交流的教材理论研究少等方面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建设,暨培养高素质教学团队,设立工作室的主辅修制想法,她特别强调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认为文化是奠定其与时俱进的基础。
董可木老师则从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等方面,谈了自己的思考和尝试的一些做法:他从发现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等方面对艺术设计的特点及对能力要求与基础课的关系,并介绍了目前基础课实行的两阶段相关做法。
张国斌认为从教学培养角度把学生留在课堂很重要,靠对艺术感兴趣留住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很重要,现在学生人数多,一对一指导时,无法兼顾所有学生。
张学东建议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团队,以学期为单位,设想是以教学团队来上课,形成一个课程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避免课程与课程的冲突,可以有“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可以根据不同老师的特长来进行选择,有利于课程和教师的教学互动。
史启新提出动画产业既是文化产业,又是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高科技产业。随着我国近两年来动画产业兴起与迅速发展,对于动画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根据社会对人才结构需求的不同结合各自院校的具体情况,各类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培养不同层次的动画人才毕业生,我校动画专业虽然开办较早,但是一直存在一些特定的问题,导致我校动画人才培养的滞后。对动画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动画人才的培养可以分为动画创意性培养和动画技术性人才培养。目前,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过于宽泛,而且缺乏针对性,学生毕业后大有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存在。高的创意性岗位不胜任,低的技术性苦累工作不愿意干。我校的动画专业应着力于应用型动画人才的培养,目前的培养方案多集中在单一的动画片创作这一领域,这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师资力量弱、结构失衡:动画专业从创办至今已有7年的历史,教师也扩充到11人,目前只有3人是纯动画专业毕业,其他教师均为其他专业转入动画。参与或承担过高级别动画片制作的几乎没有,因此缺乏很多实战经验,在很多教学环节无法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不高。培养方法单一:动画是一个创意行业,决不是简单的掌握一些工具就能够胜任的。动画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培养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而目前动画专业的教学方法大多是采用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对学生的创意思维、行业素质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手段,抹煞了部分学生强烈的创作热情。
四、学校领导讲话摘要
干洪校长:
我对艺术学院有很浓厚的情怀,四年来艺术学院的办学在不断地提高,教师在不断地进步。我们说一个学校学风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思想。这次会议要把这些个人思考转变成集体财富,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得到更大的提高。
教师应该是办学的主体,教师治学是学校发展提高的基础,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把治学放在首位,要有自己的治学思路,要注重师德教育,为人师表,要强化管理。学风建设方面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学风建设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整体效果离预期还有距离。
学校目前正向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结合,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多科性大学的目标奋进。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我们要尽快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艺术学院,都应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抓手,而最终效果将具体体现在社会评价标准上,也即我们高素质应用型毕业生在社会上受欢迎的程度如何。同时,我们的艺术学院在引领文化的功能中,还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联系点校领导李震副校长:
艺术学院是
的亮点,它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取得今天的成绩,它是我校发展的缩影,也是我校发展的见证。我相信艺术学院将会在党委行政领导、各专业系主任、专业骨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继续领跑学科方向,继续为
的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当我们在5年、10年以后再回顾这次会议,会发现这是一次总结过去、谋划未来、把握发展方向的会议。祝艺术学院的明天更加美好!
五、职能部门领导发言摘要
陶庭先:艺术学院对办学历史和办学经验作了非常深入的总结,对如何把我们学院的学生培养成安徽省艺术类领军人物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顾梅所说的专业培养的标准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值得推广。
郭兴众:听了许书记总结和干校长的重要讲话,了解到艺术学院很注重实践教学,并把它提升到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艺术学院的办学是我校的主体力量之一,教育理论的重要表现,是制定标准和敢于担当的精神,艺术学院为我们学校的“十二五”教改提供了参考依据和重要的智力支撑。
项宁:这次会议是艺术学院成立以来最有成效的一次会议,体现了活跃的感性思维,更体现了严密的理性思维。科学会使艺术更具魅力,而艺术更能激发科学的想象;要办好艺术学院的宣传窗口,促进艺术学院与外界的交流。教学应是非常严谨的,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的老师才敢严格要求学生;新生的转型对他的人生非常重要,我们要更加关爱大一学生,使他们走好人生这重要的一步。
六、学院领导总结发言
许晓菁书记代表学院作会议总结发言:
艺术学院2011年教学研讨会,经过认真深入的交流以及坦诚热烈的讨论,即将拉上帷幕了。这里我代表学院党政向在繁忙工作中专程赶来参加我院教学研讨会的校领导干校长、李校长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校领导对我院教学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同时向应邀前来参加我院教学研讨会的郭主任、陶处长和督导员项宁老师表示感谢!也向参加这次会议、并做出了充分准备的与会领导和老师们,特别是做了大量精心细致的准备工作和服务工作的会务组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本次会议作简要总结:
首先,我认为这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教学研讨会是在一个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即十二五开局之年以及学校更名大学,我院更名为学院后召开的第一次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可以说是一次恰逢其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是一次求真务实效果显著的会议。
上午李校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对我院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教学工作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和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对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和十二五规划寄予了厚望,我想领导的讲话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和意义。
接着各系部负责人分别结合自己系部的教学工作的实际,作了很好的发言,刚才又根据分组交流讨论的情况,作了大组交流,大家从大学的本源性特征到各专业及方向的做法、举措、建议谈了很多很好的,很有见地的观点、思路、方法,使我们这次会议,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达到了交流讨论、形成共识、统一思想、明确思路推动我院教学乃至各方面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其次,会议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成效显著。
参加这次会议的所有领导、老师同志们本着对学院建设、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认真回顾了近年来的各系部的教学工作,并通过深入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全面分析了我院“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并从艺术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方案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八位系部主任们的发言、交流很有见地,充满了真知灼见,他们在对本专业及方向的全面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优秀人才的建议和举措。
环境系系主任王淮梁教授,从目前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着专业设置的盲从性,重实践、轻理论,教学模式僵化,重通用、轻专才的误区,从而提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并提出了假期课堂实践做法和进一步设想。
装潢教研室副主任顾梅老师,则重点就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谈了自己的想法,她认为要重视从加强学生专业介绍的引导,到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判,要自始至终统一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并提出了要针对艺术学科的特点,制定具有个性化的评价模式。
动画系主任史启新老师,他则围绕动画专业将向何处去,特别是从课程设置、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等谈了自己的思考,并提出了改革等设想。
广告系主任张国斌老师,则从专业环境背景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即 如何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应用于社会的高素质的广告人才,并提出了下一步专业设置的设想,培养既懂设计又懂文案策划的复合型广告设计人才。
新媒体系副主任康英老师,则从目前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本专业师资力量配备缺乏,对口交流的教材理论研究少等方面问题入手,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建设,暨培养高素质教学团队,设立工作室的主辅修制想法,她特别强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文化是奠定其与时俱进的基础。
装饰教研室主任姚明琦老师,则从要处理好“老师、学生、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了“意识、理论、实践”三位一体的循环式教学方法,强调了意识的重要性,导师负责制以及解决学生中存在问题的一些很好的设想。
工业设计系系主任张学东老师则提出了学科系统性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校与地域条件的需要,因人(老师)设课与学生兴趣二者结合的整体思路以及独立思考、自我评判、解决实际问题的培养目标,并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提出了深入的思考。
基础部副主任董可木老师则从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等方面,谈了自己的思考和尝试的一些做法:他从发现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等方面对艺术设计的特点及对能力要求与基础课的关系,介绍了目前基础课实行的两阶段相关做法。
总之,大家从不同侧面对专业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提出了应对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优秀人才的建设和举措。从他们的发言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在思想上对这次会议的高度重视、准备是充分的、思路是清晰的,所提出的建议、举措是可行的,通过本次交流讨论,他们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工程的举措等方面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共识,这些必将对我院的下一步建设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最后,谈一点感受。
今天我认真听取了各系部的工作报告,以及部分老师的谈论发言,刚才又听取了几位系主任的大组发言,心中颇有感触。
发展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思路很好,还要求我们去抓贯彻落实。我们学校已成功更名为大学,我们学院也随之更名为学院,然而更名只是意味着名称的变更,而更名对我校我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绝不会随着更名自然而然得到提高。当然这不仅仅是我院面临的问题,也是其他学院面临的问题,尽快提升更名后的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内涵,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水平和能力,既是学校发展学院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在座的所有老师的共同呼声。
要做到这一点,真正提升我们人才培养质量,我想必须做到“三进”。一是要贴近社会发展实际,一句话贴近才能前进。二是接近学生主体,知情才能制胜,我们的教学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方法、效果,同时还要更加注重我们的教育对象,要了解他们、研究他们,,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是美国著名教育运动创始人,他就曾提出“问题导向”论,就是说要用问题导向指导教学,我们只有弄清楚我们的对象哪些地方存在问题,才能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我们的教学才具有可行性,实效性。三是跟进发展大局、时代趋势,超前才能预后,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信息化时代,我们教育必须要有世界眼光,要善于吸取别人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成果,别人在发展中经历过的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的发展,具有先兆性,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对我们今天的发展具有先导性。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是视野宽阔、创新能力强、社会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各位领导老师同志们,这次会议即将结束了,但我们将会在又一个新的起点上,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进发,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们艺术学院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人们常说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前进、向前、建设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座的都是艺术学院的中坚骨干,肩负着学院进一步发展的重任,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以我们的永不言败的精神状态,良好的智力支撑,积极向前发展的理念,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去实现我们十二五期间更大的成功与辉煌,我坚信艺术学院将与学校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