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发展规划
(修改稿)


  设计艺术研究中心总体的规划和设想是:在省主管部门和学院的领导下,完善和落实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中心管理机制,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围绕3个主要研究方向,组织申报并争取获得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推出一批有较高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培养一批在省内外有广泛影响的优秀人才,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研究机构建成安徽省设计艺术研究的学术中心、资料收藏中心,以及设计艺术研究和发展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发展安徽地方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一、设计艺术研究中心机构设置
  设计艺术研究中心计划设8个研究室:平面设计艺术研究室;环境设计艺术研究室;服装设计艺术研究室;数码艺术研究室;广告设计艺术研究室;产品设计艺术研究室;造型艺术研究室;设计艺术理论研究室等;一个资料室;一个办公室。
  二、主要研究内容
  重点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中的应用与理论问题,目的使设计艺术理论的研究更加科学化,使之规范并符合我省设计艺术发展实际;开展设计艺术文化特别是地方文化研究,在借鉴学习外国设计艺术理论成果的同时,努力结合我国的民族传统和时代特征。我们的设想是:在安徽地方特色的设计艺术应用与理论方面有所突破。
    (一)加强我省设计艺术学科、基础理论、设计艺术文化等研究
1、平面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2、室内设计与皖南地域装饰艺术研究;3、民间民族服饰艺术研究; 4、设计艺术美学与传统艺术的审美研究;5、创造性艺术设计方法学研究;6、设计艺术教育学的研究;7、当代设计艺术及理论的研究; 8、文化产品的系统开发设计研究;9、环境艺术与应用设计研究;10、中外设计文化比较研究等。
  (二)部分研究内容说明
  1、平面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我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平面设计中合理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表达设计主题的民族文化内涵,并赋予现代设计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的新观念;(2)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3)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与语言;(4)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的关系;(5)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的启示;(6)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的结合;(7)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2、室内设计与皖南地域装饰设计艺术研究
  皖南地域文化的艺术与设计上所取的成就举世瞩目,如雕刻艺术、绘画艺术、装饰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本研究方向旨在进行皖南地域文化的综合艺术研究,对潜在于设计形态中的文化脉络进行梳理,并对历史文化在室内设计与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服务于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地说:(1)研究皖南文化对装饰艺术的影响和发展;(2)对徽州雕刻艺术、古民居室内风格等资料进行整理研究;(3)研究皖南装饰艺术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应用价值。
  3、民间服饰艺术研究与应用
  民间服饰艺术的发展变化,推动着民族服饰的演进。但感到一些研究和服装实际生产之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不够紧密,研究中缺乏对民间服饰现象的理性思考,不能准确提炼出民间服饰艺术的特色要素来指导服饰设计创新。本方向旨在对民间民族服饰艺术的发展进行综合性研究,是地域文化、民俗生活、社会心态、经济发展等综合因素的反映,具体研究重点是:(1)皖南地区民间民族服饰艺术的特色要素研究;(2)从皖南文化的系统研究民间民族服饰艺术的表现形式;(3)服饰面料的研究与应用等。
  三、建设目标:
    根据《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的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安徽省设计艺术的科研和信息中心,使本中心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省内外重大项目的研究能力居于省内领先地位,并在全国的相关学术领域占有一定的地位和享有较高的声誉,争取5年之后,将其建成为省内在科研、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和科研体制创新等方面的重点基地。具体目标和措施如下:

  1. 加强学术交流。

  在5年内将本中心建设成为辐射全省和全国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的“伞形”网络的核心,并起到对外学术交流窗口的作用,成为省内高校的设计艺术研究的学术交流和图书资料中心。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与省内外高等学校、研究院所从事设计艺术研究的单位和个人的学术联系,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兼职研究人员或兼职教授,展开多方面的合作关系,选择一些能够使国内著名学者共同参与的重大科研论题进行合作研究。
  2、成立设计艺术研究会,将会址设在本中心,筹办全省、全国的设计艺术方面的学术会议,举办设计艺术作品创作比赛活动等。加强与国外设计艺术研究人员的学术联系与合作,大胆借鉴国外设计艺术研究成果。
  3、积极开展 ,每月开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每半年举办一次学术报告会,每年开一次全省性学术讨论会,采取每3年开一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在3年内选派2-3名学术骨干到国内外学习研究。
  4、建立“设计艺术研究中心”网站,实施本研究中心的网上信息开发发展计划。收藏丰富的专业资料库,使之成为全省具有影响力的设计艺术研究的信息、资料中心和研究咨询中心。
  5、不定期出版“设计艺术研究”内部通讯,条件成熟后,争取办成正式刊物,使之成为全省和全国设计艺术研究成果的交流基地,扩大研究基地的学术影响。
  (二)突出人才培养。
  造就和培养具有突出学术成就和良好学风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使研究中心成为省内设计艺术研究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基地及研究咨询基地。主要措施如下:
  1、根据安徽省有关重点研究基地及其研究人员的要求,在3-5年内,使中心人员学历、学科、年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鼓励从事各种科研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加大奖励、资助在科研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教师,尽快形成一支由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副教授为学术骨干的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科研师资队伍,着力培养出若干名全省一流并在全国具有影响的学者。
  2、依托设计艺术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优势,造就一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出一支高层次、业务型后续的研究队伍,按照“少而精、高学位、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的条件,引、聘研究人才,形成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突出学术成就和优良学术风气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
  3、试行研究人员目标管理计划和课题招标计划,实行研究人员聘任、淘汰和流动制,使研究人员少而精、高水平、高产出、高待遇和高知名度。
  4、设立设计艺术研究客座教授职位;与该研究方向国内著名大学和一流研究所联合研究并举办各类短训班、研讨班;接收国内设计艺术研究的访问学者,安排外国专家到本研究中心进行学术交流;聘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研究人员或兼职教授参加本研究中心组织的合作研究。
  5、鼓励中心研究人员与政府、社会挂钩,建立良好的合作,形成一个合作体系,鼓励他们担任政府部门的顾问、其他大学的兼职或名誉教授或研究员,鼓励他们面向各级政府和社会开展咨询和技术服务。承接委托项目,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争取获得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
   (三)深化设计艺术科研体制改革
  针对设计艺术的研究现状和实际,要加强科学的管理,逐步形成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设计艺术科研新机制。要在改革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科研强项、科研特色和地域特色。要通过改革充分调动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建立起机构开放、内外联合、竞争创新的运行机制,形成一个学术空气活跃、学风严谨、鼓励不断创新、鼓励多出科研成果的科研氛围,使本研究中心成为具有解决有关设计艺术方面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的新型科研机构。主要措施如下:
  1、争取省教育厅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中心的平台优势和学科基础,争取有关政策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争取横向经费,每年向地方提供一些课题研究服务,发挥基地作用,争取更大的经费投入,承担更多的应用研究课题,真正形成产学研一体的运行机制。
  2、积极推行研究中心体制改革,制定、修改和完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惩罚制度),创造宽松而富于进取的学术研究氛围,使科研管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科研活动,奖励创新、激励竞争,为形成创新、竞争、合作和持久的新机制而创造条件。
  3、将科研、教学与省内有关和设计艺术的活动结合起来,加强各研究室、资料室和因特网的建设。举办“设计艺术”高级研讨班,逐步扩大硕士研究生规模,鼓励研究人员用自己科研经费聘用研究生作研究助手。
  4、加强跟踪本学科前沿问题的研究。积极参与安徽省设计艺术发展规划,开发学科前沿问题和有关市场开发问题的研究,鼓励研究人员申请省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争取在3年内承担3-5项国家级或省部级的重点科研项目,产出重大研究成果,争取获得5项省(市)级或全国性的奖励。
  5、借鉴国外科研机构的经验,建立以科研项目为结构单元的项目主持人(课题组长)负责制,根据科研项目的情况成立若干项目组,使本中心形成创新、竞争、合作和持久的新型运行机制。根据设计艺术研究的跨学科特点,发挥本中心文理科交叉的知识结构优势,使本中心科研向综合性研究的方向发展。
  6、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设计艺术研究中心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在人员、经费、资料和设备管理上,使之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加强研究群体的内部合作,建构内部学术研究气氛。制定各种政策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为研究人员提供各种有利的科研机会,创设各种学术发展的平台。
  7、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投入。设计艺术研究是需要付出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因此特别需要创造学术氛围,对研究者的劳动予以扶持,要积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拓宽资金来源,改善科研条件。
  四、具体规划
  设计艺术研究中心是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艺术设计系、纺织服装系下的研究室组成的,所以要与校内其它专业研究室的有利资源整合,进行学术研究,有利于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一)主要任务
   以建设安徽设计艺术文化,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创造时代精神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设计艺术的研究为目标,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加强设计艺术理论与设计艺术实践的研究,指导我省设计艺术学科建设,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贡献。
  1、项目申报
  (1)按期完成在研的一些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如国家社科基金《明清安徽画派与徽商》、教育部项目:《安徽民间图形艺术研究与应用》、《徽州古民居设计徽派艺术》、《古籍徽州木刻艺术资料整理》、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徽州古民居设计徽派艺术与徽商》以及软科学项目《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装饰艺术产业发展研究》等。
  (2)在今后的5年中,力争获得5-8项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横向课题,创作一批具有市场应用价值的设计艺术作品,为研究中心科研工作的长期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3)在完成一批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推出5-8部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发表一批高质量的论文,使研究中心的整体研究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在皖南文化特色的设计艺术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水平前列。
  (4)鼓励和资助应用性研究,发表有关地域文化与设计艺术相结合的考察报告,为政府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设计艺术方面的服务。
  (5)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企业合作,建立设计艺术研究实践基地,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承担地方政府的研究课题,并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担任兼职研究人员,共同开发项目,争取更多横向经费。
  2、学科建设
加强设计艺术学硕士点的建设关键是人才,首先是引进一位已获批准的设计艺术学科的讲习教授带头人,引进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教授或高学历的硕士、博士研究人员;其次,培养一批。自己培养与定向、委托培养相结合。重点在五个方向:设计艺术学、平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数码艺术设计、产品设计艺术,其中以设计艺术学为重点发展方向。
  3、人才培养
  (1)教师队伍培养:
第一层次,培养2-3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知名专家;第二层次,培养4-6名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的专家;第三层次,培养一支专业队伍,满足学院和研究中心不断发展的需要。
  (2)研究生培养:
能满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较系统的知识基础、有较高的思维水平、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一要抓基础知识积累;二要抓创新意识的培养;三要抓思维方法的训练。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形成科学的设计艺术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首先要充分发挥导师的积极性,要严格包括导师制在内的各种学术管理制度,推行优秀导师评选制;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科研积极性,严格管理制度,启动硕士生科研项目计划。
  4、资料和实验室建设
通过五年的共同努力,在现有图书资料的基础上,投入建设一个专门的资料室,使研究中心成为设计艺术类某些方面图书资料最多、最全、最专的资料中心。并且除纸质图书以外,还要增设光盘、声像资料库,同时还要编撰系列资料丛书,形成自己的特色。筹建“设计艺术综合实验室”,包括具有图形处理、立体扫描、成型、声像制作等综合后期处理更加先进的系统装备,为与相关学科的整合及科研工作构筑一个高新技术的支撑环境。
  (二)奋斗目标
  1、推出一批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充满时代精神、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代表我省乃至我国设计艺术研究先进水平的优秀成果。
  2、培养一支政治素质、业务水平较高的中青年、专兼职相结合的科研队伍和一批省内外知名的设计艺术学科带头人。
  3、建设若干个有较高学术水准和研究特色、风格,具有示范作用的设计艺术科研实验基地,逐步形成设计艺术科学多元发展、优势互补的科研网络。
  (三)具体学术目标:
  1、具体目标:
  (1)出版设计艺术研究丛书3套:设计艺术研究丛书(包括平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研究);设计艺术应用技术研究丛书(包括广告艺术设计、数码艺术设计、产品设计艺术等应用研究);设计艺术理论研究丛书(包括艺术设计应用理论、设计艺术策划与管理理论、中外设计艺术文化比较等理论研究)。
  (2)主持5-8项省部级以上相关课题研究;
  (3)发表50-80篇相关论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20-30篇。
  2、具体实现措施
  (1)对基地负责人进行目标管理,签订协议书;
  (2)对各研究室负责人进行目标管理,签订协议书;
  (3)对各子课题研究负责人进行课题招标管理,签订协议书。
在协议中,把以上目标贯注其中,使客观目标成为研究主体的自我目标,提高研究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促成研究目标的预期实现。但要给予充足的研究时间,创造较多的学术讨论机会。
  (四)研究成果社会效益
  1、目标:对安徽省设计艺术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争取大多数研究成果被省市政府或企事业单位采用。
  2、措施:
  (1)积极承担省、市、国家有关设计艺术方面的重大课题研究;
  (2)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合作研究,并邀请有关人员参与研究工作;
  (3)鼓励研究人员担任各级政府部门的顾问、咨询人员;
  (4)加强与各信息中介机构的联系,理通研究成果社会转化的各种渠道,通过各种中介机构,使研究成果能及时、顺利地进入市场。
  (五)研究主体的心理准备
  1、要有研究重大问题的信心;
  2、要不断提高研究重大问题的能力、水平;
  3、要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勤奋、刻苦精神;
  4、要有研究的开放心理,加强学术交流,不断地走出去、请进来;
  5、要有敢于竞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
  (六)完成与中心要求相适应的硬件建设
  1、为加强中心的基础建设,首先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中心的研究室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及配套建设,特别是计算机和相配套的现代化研究手段的基本建设,建立资料建设的专项经费。
  2、建立全省设计艺术研究信息网。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健全和完善资料库,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设计艺术研究信息资源库,使中心建设成为全省本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库和人才培养基地。
  3、力争在3-5年的时间内,将中心建设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设计艺术研究学术中心、资源中心以及产品的研发中心,把中心建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科研与交流等多方面均网络化、视觉化的现代科研基地,
  总之,通过建设,夯实“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推动设计艺术学科的发展,使中心成为安徽省在设计艺术方面最具特色的科研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成为地方文化与设计艺术相结合研究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安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2006年3月2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