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我国和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进一步提升内涵、强化特色、建设现代大学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安徽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若干意见》以及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是学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务实奋进,紧紧围绕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始终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确定的各项主要任务基本完成,为建设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现代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成功更名大学,实现历史性跨越
更名大学是学校“十一五”规划和第二次党代会确立的战略目标,凝聚着学校几代人的期望。学校认真对照更名大学的条件要求,确立工作重点,全面实施了以“2+6”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建设,加大投入,重新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术团队,学科建设水平和产学研结合一体化发展的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经教育部和省政府批准,2010年3月学校更名为
,成功地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教学评估获得优秀,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奋力拼搏,扎实推进教学评建工作。通过评建,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日益巩固,教学条件明显改善,质量意识显著增强,教学过程管理更加规范。学校“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和“三做”育人理念的办学特色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认可。在2007年底的教学评估中,学校成功获得“优秀”等级。2008年以来,学校大力推进评估整改,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实施质量工程,确立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风建设和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学校的本科教学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3、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十一五”时期,学校办学规模继续扩展。全日制本科生达到15596人(不含独立学院),招生生源遍及17个省;研究生达到483人;继续教育稳步发展,五年来共招收培养夜大、函授学生共计2831人。学位点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现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0个;2010年,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并有4个领域获得专业学位点授权。“十一五”末,本科专业发展到49个,含盖工理文经管法等六个学科门类。稳步发展独立学院,现有三本在校生已达到6700多人。按照教育部26号令和省教育厅的要求,逐步规范独立学院办学行为。
加快基本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校园环境。新征土地428亩,现有校园土地面积达到1400余亩。新建教学、生活用房11万余平方米,进一步完善校园道路、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2009年建立了覆盖全校的视频监控系统,图书资料、校园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办学基本条件明显改善。强抓节能减排工作,创建节约型校园;加大校园绿化力度,校园绿地覆盖面已达96%。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
4、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成绩突出,服务社会能力明显提升
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不断加强学科建设。至“十一五”末,学校已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21个各层次校级重点学科,先后建立了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其中,安徽省重点实验室4个,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工程研究中心2个,公共服务平台2个,人文基地1个,技术转移中心1个。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学校主持纵向课题300多项,其中主持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重点课题和60余项省级项目;获省级以上奖励21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330多篇。
坚持深入融合地方经济,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十一五”期间,学校与多个地市、县区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联合建立各类研发组织,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科技特派员工作。近几年,教师参与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112项,共向芜湖、合肥、安庆、铜陵等市的60余家企业派遣了61名科技特派员。
5、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连续三年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积极推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结构布局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大力推进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至“十一五”末,共获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3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12项,其中,省级教学名师7名,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5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获得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个,获得省级教坛新秀8名,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优秀教学管理集体1个,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1名。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学风建设,通过专业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通过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文体艺术活动蓬勃开展,增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学生竞赛获奖逐年攀升,获奖范围、层次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励36项。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得到广泛认可,学校第一志愿报考率逐年上升,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名列全省高校前列,连续五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起连续三次获得安徽省就业标兵单位称号,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不断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逐步建立了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管理、学位授予等一整套较完善的规章制度,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就业率均为100%。
6、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结构更趋合理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完善了人才政策体系。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作用,营造学术氛围,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为导向,共引进、培
7、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平稳推进各项改革
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以“内部机构改革、全员聘用、竞争上岗、评聘分开、搞活分配”等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规范校内各类资源配置,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夯实会计工作基础,建立了与省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新模式,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增收节支,不断提高经费支出效益,为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对学校资产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和内部牵制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促进管理作用;不断强化民主管理,两次召开学校行政与工会联席会议,倾听广大师生员工的诉求,切实维护教职工的根本利益;积极创建模范教职工之家,荣获全国和全省“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稳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8、高度关注民生工程,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关注并积极改善教职工福利,逐步实现了职工收入递增机制,特别是“十一五”中后期,教职工收入每年均有较大幅度改善;积极组织暑期教职工休养、年终送温暖、对困难群众开展帮扶、年终走访老领导老教授、定期健康体检等活动;落实教职工子女就学问题。
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改造教职工生活区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积极争取教职工住房建设项目,经过多方努力已经获得立项,启动了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和售房方案征求意见工作。
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维护校园稳定工作,建立健全了防范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平安校园”创建取得明显成效。
9、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全面深入推进。2008年成功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完成了党委换届,新一届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方针。不断加强基层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建立并实施了二级学院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在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学生党员比例从2005年底的4.4%增长到2010年底的12.4%。每年开展党内评优和表彰活动,逐步建立了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反腐倡廉“惩防、制度、组织、责任”四个体系建设得到强化,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思想理论课改革和建设,不断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认真做好思政评估和思想理论课评估,学校获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深入推进“三做”育人理念,强化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注重解决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心理健康、评优评奖、困难资助、毕业生就业等实际问题。注重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群团工作、关工委工作成效明显。
总结和回顾学校“十一五”期间建设和发展历程,有以下经验和体会: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风清气正,凝心聚力,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二是要坚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一心一意谋求发展。三是要坚持围绕中心,深化内涵,增强实力,创新思路不断突破。四是要坚持服务社会,密切联系,加强沟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二、“十二五”时期学校发展机遇和面临的严峻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实施中部崛起,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继续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努力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以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在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抢抓承接产业转移战略机遇,积极壮大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产业,积极发展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推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和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的加快,对人力资源,尤其是工程技术类人才的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省提出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学科和布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
国家、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政策和总体形势,尤其是我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推动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的发展战略,为我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等政策叠加优势,为我校的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同时,“十一五”期间学校在改革、建设和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也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面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校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大现代大学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竞争形势更加激烈。同时,学校自身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理念与建设现代大学的要求还有差距,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决策水平和执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入推进,与现代大学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不够健全,二级管理机制、目标责任管理、科学的考核机制建设等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科间交叉渗透不够,科学研究重大成果和具有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不多;以工为主的综合优势发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的具体举措有待强化,产学研合作水平、服务地方建设的贡献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改革力度还需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距离高层次人才培养要求有一定差距;具有引领学科发展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创新团队的引进和培养任务仍很艰巨,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和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优化提高,管理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的办法不多,图书、网络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现代大学的要求存在差距;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有待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氛围有待形成,渠道有待开拓,等等。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思路,认真谋划,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全面加强各项建设,主动适应新形势对学校改革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把学校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三、“十二五”时期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坚持走强化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入践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与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三做”育人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凝心聚力,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立足安徽、服务全国、工科优势显著,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要求
——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切实把办学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聚焦到提高发展质量上来。健全和优化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内部管理机制,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新提升。
——始终把人才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关键。要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高瞻远瞩地规划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要加快延揽、培育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通过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始终把强化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强化特色兴校意识,实施差别化发展策略,扶强扶优、做大做强特色学科专业,切实将特色化发展贯穿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中,并在相应领域实现战略性突破,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
——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切实增强办学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始终把开放办学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方针。要围绕国家目标导向和地方经济需求,更加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加强与社会和行业的合作与联系,不断拓展学校发展空间;要面向世界,不断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在国内外形成更大的影响力。
——始终把和谐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要牢固树立民主办学思想,建立和完善利益诉求和协调机制,统筹解决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努力把师生员工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积极性、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取得新进展。
(三)主要目标和任务
1、坚持内涵发展为主,适度扩大办学规模
坚持内涵发展,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努力实现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稳步发展本科生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含专业学位教育),积极拓展继续教育。到2015年,本科专业数达到65个左右,全日制本科生规模达到20000-22000人,争取达到23000人,研究生规模达到1200-1500人,继续教育学生达5000人左右。
2、强化学科优势,提高学科总体实力和水平
到“十二五”末安徽省级重点学科达到10-15个,校级各类重点学科达到25个左右,争取1-2个学科达到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条件。建成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基地,争取使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加到15个左右。一级学科硕士点达到16-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增加到8-10个,新增10个左右的专业学位授权点。规划3—4个具有一级硕士点学科作为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学科,加大投入,重点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末达到
3、坚持质量立校,全面推进本科教育质量工程
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到2015年,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3个,实现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等国家级质量工程突破。力争五年内有50%以上的专业进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学生竞赛获奖层次和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4、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大幅度提高承担国家级以及省部级以上科研任务的能力,取得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到“十二五”末,争取承担国家级项目60项以上,省部级项目200项以上,科研年均总经费达到亿元以上,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达到30项左右,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40项左右,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和高水平学术论文居省属高校前列。新增与企业共建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联合企业承担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项。
5、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到2015年,专任教师达到1200-1300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比例达到9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5%,部分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超过60%。大幅提高正高职称专任教师比例,高级职称达到40%以上,35岁以下副高、40岁以下正高人数明显增加。重点引进、培养5-10名国内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重点培养30名校级学科(学术)带头人,50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人选100人左右。加大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6、积极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加强交流与合作
制定积极政策,规范管理,构建以二级学院为主体、职能部门提供服务的对外交流合作运行机制。鼓励二级学院自主组织教师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举办各级各类学术会议,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组织学生参加国际竞赛,大幅度提高国际合作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提高学校与社会的契合度和交互能力,引进社会资源办学和开展高水平科技合作,增强自我发展动力和活力;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改革,努力创造条件与知名企业、机构及相关院校开展合作办学,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
7、加大和谐校园建设力度,继续改善民生
进一步完善考核、分配制度体系,落实教职工收入递增机制,保障教职工收入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坚持并不断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加快推进教职工住房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校园公共基础设,美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单位节能达到10%以上;切实抓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构建民主、和谐、平安、幸福校园。
四、“十二五”时期学校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从学校现状出发,着眼于长远发展,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深化改革为发展动力,以加强管理为发展保障,以开放办学为发展途径,以全校师生为发展之本,在提升办学质量特色、完善办学机制体制、提高开放办学水平、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凸显办学特色与优势、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树立科学发展意识,立足国情、省情、校情,进一步明确定位,狠抓内涵,突出特色,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强化改革创新意识,着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三是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正视问题,克服自满,坚定信念,攻坚克难,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四是增强开放合作意识,充分利用安徽省“十二五”规划中的政策叠加优势,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大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力度与深度,加快办学的国际化进程。
(二)切实加强“质量立校”发展战略
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成长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大力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构建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建设和管理体系,加大检查考核,鼓励更多教师投身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实践。建设符合教学研究型大学需要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保障体系。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全面实施教学二级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要求,结合大众化教育背景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全面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理顺教学管理体制,构建充分调动师生教学与学习积极性的教学运行体制。
积极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创造条件、加大投入,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课外科技竞赛、发明创造、创业等活动,加强对第二课堂的引导。通过立项支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建立开放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健全质量保证和监控机制。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选聘制度,推行导师考核与退出机制,进一步提高硕士学位论文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共享相结合、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培育和吸引、稳定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带动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持续加大对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引进对我校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和梯队建设有重要拉动作用的杰出人才。
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模式,搭建创新平台,造就一批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创造力和凝聚力较强的学术团队;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工作目标责任制,积极探索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创业引进、智力引进等灵活多样的引进方式;完善兼职特聘(关键岗位)教授聘任管理制度,构建一支高层次兼职教授队伍。
以“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持续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学缘结构,提升青年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同时,加强青年管理人才队伍培养,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进一步优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机构设置,合理配置、整合人力资源,探索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柔性动态的人员聘用机制,提高用人效益,使各类人员的比例结构更加符合学校事业发展需要。
(四)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创新学科建设工作体制
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大学科布局结构调整力度。发挥省级重点学科的引领作用,结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整合,突出重点,构建6-8个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学科集群。创新学科建设工作体制,完善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激励措施。逐步下移学科建设重心,落实学科建设目标责任制。健全学科建设竞争激励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
努力提升创新团队学术水平。通过加强优秀学科建设,汇聚一批在国内外、同学科领域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和建设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团队、优秀群体。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将资源配置向学科团队倾斜,鼓励学术自由和自主创新。
大力实施“建博增硕”工程,使学校尽快到达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水平。加强工程硕士点质量建设,优化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鼓励有实力的教师到知名大学担任兼职博导,支持二级学院开展联合培
(五)坚持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
进一步突出科技工作的重要作用,按照“量为基础,质为核心,突出特色,服务行业,重点突破,带动相关”的原则,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全方位、多渠道争取科研项目,促进我校科技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争取在重大项目、重大成果和重大奖励方面取得新突破。
在学科优势明显、科研队伍较完整的重点学科或科研领域、科研机构建设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凝聚科研力量,实现学科交叉、文理交叉及相近学科的优势互补,实现科技工作与优势学科方向的跨越式发展。
持续改善科学研究基本条件,增强科技创新保障能力。以省重点学科为依托,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为基础,积极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院所和大型知名企业合作共建研究基地,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创新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完善考核与激励政策,加大对重大重点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以及高水平论文、论著、发明专利的激励和支持力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师生申报国内外各类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出版高水平专著。加强科研项目成果的鉴定、验收和报奖组织工作。
创新社会服务机制,鼓励二级学院发挥各自优势创办科技产业,完善配套政策,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力争在横向科技合作和提供科技服务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贯彻“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方针,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体制和高效快捷的运行机制。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以提高管理水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学风建设水平和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为目标,逐步构建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入推进责权利相统一的校院二级管理模式,落实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突出学院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二级学院加强与兄弟院校、相关行业的交流,跨学院进行资源整合,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
继续完善人事制度改革,着力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更为积极有效、符合学校发展的用人机制,完善教职工的聘任、考评和激励机制。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干部培养培训,提高服务效能。
突出教授治学原则,构建校院两级学术组织构架,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好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搭建和拓展社会参与、社会合作的平台和渠道,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加强民主管理,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在学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推进校务公开,不断扩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健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后勤管理与服务体系,努力推进数字化后勤建设,提高保障能力,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七)开源与节流并举,为学校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增强办学经费的筹措能力。一是积极争取政府及主管部门增加办学经费投入和专项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和有效运用金融信贷资金,保障学校建设发展的需要;二是拓展和深化学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以更优质的科技服务获取社会资源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更大支持。三是努力开拓学校自筹经费的渠道,有效争取社会各界的财力支持,共建学科平台、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体育场馆等。
要加强财务管理,优化收支结构,厉行节约,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统筹财力,发挥资金的杠杆和导向作用,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资产管理体制,转变机制,理顺关系,加强审计,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学校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确保投入重点,保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校园基本建设和民生工程的经费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办学条件。
(八)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到2015年,新建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0万平方米左右;新建学生宿舍、学生食堂、体育场馆等设施8万平方米左右。加强校园基础设施改造和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不断改善校园环境。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和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学校网络信息系统数据标准和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大力推广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应用系统,逐步丰富网络信息资源,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对教育进程的推进作用。加强图书资料和文献数字化建设,新增图书资料30万册,提高文献采集量,积极丰富网络数字化文献资源,以数字图书馆建设引领图书馆发展。加大各类实验室建设力度,进一步规范管理,不断提升实验室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效率。加强综合档案建设,规范档案收集和管理水平,提高利用效率。
(九)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提供政治保障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进一步增强和发挥党委统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
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治校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上来。在党组织和党员中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提高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重点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干部服务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本领。继续做好发展党员的“双培”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青年师生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强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校园,重视对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建立健全保持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合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认真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理论课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继续深入践行“三做”育人理念,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思政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环境。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育人格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文明校园建设,突出办学理念,凝练大学精神,形成具有优良教风学风、浓厚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丰富文化生活的校园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广大师生构建美好精神家园。
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继续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参与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指导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行动纲领,指引着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全校上下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明确目标、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全面实现规划的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